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我黄袍加身,历朝历代麻了 第三章 肃穆乐声,帝王回忆

【大梁开国登基仪式正式开始。】

肃穆且清幽的乐声从大殿深处传出。

这是一般只有尊贵之人的重大日子才能享受到的音乐。

而今天,就是整个时代或者说整个历史长河最杰出的帝王的的登基仪式。

大梁皇帝刘远。

大秦位面。

秦始皇看到天幕里的这一幕,不禁有些恍惚,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初即位时的场景。

想当年秦已经历四世发展,国力蒸蒸日上。

然而由于从小父亲赢异人就被作为质子,押在敌邻赵国。

年幼的秦始皇也只能在异国他乡出生长大,从小饱受他人排挤,更是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能够重返秦国登上大位。

或许当时就连吃饱饭,对于他而言都是一种奢望。

但没有想到一切发生的那么突然。

秦赵交战,前一天还在担心受怕被赵国人泄愤的嬴政第二天就回到了秦国,还阴差阳错的因为商人吕不韦的举荐和保护,让他的父亲嬴异人当上了太子。

然后老秦王驾崩,嬴政也从异国人质变成了一国王储,来到了整个帝国权力的顶端。

但那时候他也没有想过多,只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毕竟对于他们秦人而言,走出函谷荡平中原,光复大秦才是他们的使命。

那时嬴政想着父亲才刚继位不久,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学习,至少得让他先熟悉熟悉秦国。毕竟他一直生活在赵国,秦的一切只在血液里,对于秦国的局面他还模糊不清。

但没有想到一切发生的那么突然。

父亲在位不到三年就匆匆离世,让他一个年幼的孩子,一个才仅仅在秦国生活了几年的流落异国他乡之子一步登天,直接登上了皇位。

那一天登基典礼上没有人看好他。

场上的大臣们更多只是担忧。

而更把目光投向了他的相父吕不韦和他的母亲赵姬,认为这两个人才是秦国的栋梁。

并且料想日后秦国还有动荡多年,还要蛰伏多年。

似乎父亲的葬礼才是当时的主题,而嬴政的登基只是临时之举,亦是秦国的无奈之举。

他记得那一天。

演奏起的不是威武的雄壮帝王登基之乐,而是父亲去世的哀悼之音。

倘若我继承的也是一个已经一统的强大帝国,或许也是威武雄壮之乐吧。

但是,我嬴政从不后悔。

因为终有一日,六国的乐器都为我而鸣!

这才是我秦人的豪迈!

没有人为我的登基而喝彩,那我就把天下都打服!

让天下人把秦人的铁蹄声视为他嬴政登基的乐曲。

秦人不须丝竹,而是行军战马的嘶鸣,战士冲锋的号角。

那才是秦人的音乐!

大汉位面。

汉高祖刘邦的表情却有些难堪。

他想起当年结束楚汉之争,他登基时的场面了。那时候他和他的好兄弟聚在一起喝酒吃肉,也没有那么大的排场。

毕竟作为历史上第一个靠着白手起家的皇帝,还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可以遵循,只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樊哙英布萧何张良韩信,大家聚在一起,把酒言欢。

音乐不是肃穆的音乐,而是胡地的歌女为他们的胜利而唱出的靡靡之音。

说是靡靡,其实也是胜利者的喜悦。

只可惜快乐的日子不久,歌唱的日子也不久。

这些好兄弟最终因为权力之争而分崩离析。

韩信被自己的老婆诛杀。

英布叛乱。

张良深感权力漩涡之危险而卸甲归田。

樊哙最近参与立储之争也让两人的关系不再亲近。

想起上次回到老家沛县,自己也只能感叹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无奈悲鸣。

那个时候他是孤独的,而每次孤独的时候,他就想起了当年和好兄弟们一起打天下的场景。

一开始总是快乐的。

就连登基的音乐都是如此的快乐。

而此时,北宋位面。

宋太祖赵匡胤的脸上没有什么,倒是在旁边陪侍的南唐后主李煜脸色有些难看。

登基仪式对于他而言,这不是成功者登基仪式,而更像是自己的亡国仪式。

一想到这,他的心又痛了起来。

历史就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登基,乐曲奏鸣,享受无上荣耀。

而有人将沦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为他人的胜利作诗作词演唱,装出一副陪笑的样子,还要让自己的老婆陪侍。

而对于他自己呢,是否曾经在风花雪月的时候也想着建功立业,一统中华,又或是守住祖宗基业呢?

自己也是想过的,但却有深感无力。

毕竟自己不是那块料。

这些对于自己来说是不可能的。

望着天幕里,刘远那意气风发的样子,李煜的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只得又吞下一杯苦酒。

他面前的赵匡胤正一边示意小周后倒酒,一边不紧不慢的说道。

“不知道李后主看到此人此景何想?是否也回忆起自己当君上时的样子了?”

赵匡胤面中带笑,却实有一股狠辣之意。

他也想看看这位南唐后主会说些什么。

如若有艳羡之意,必杀之。

“我只觉得这奏的乐曲非常好听。我这个人没什么志向,平生也只喜欢作词作词听乐。”

“只是这帝王之音终归还是让我感到害怕的,大王您看,我都被吓出冷汗了。”

听到他这番不敢觊觎之词,赵匡胤这才满意。

大明位面。

明太祖朱元璋此时却有些不满意,把筷子一下拍到了桌子上。

“奢靡之音,奢靡之风。这小子当个皇帝都搞这么大的排场,谁还没当过皇帝了?”

“咱家妹子一直告诫着,要一切从简,这才是我大明立国之本,老大老四,我的好孙子,你们学会了吗?”

“嘿嘿,父皇说的是。儿臣日后一定一切从简,遵循祖训。”

太子朱标憨厚的笑道。

他却没有看到他的父亲正一脸黑线。

“以为当了太子就一定让你做皇帝吗?你要先把你那作风德性改一改,要不然朕怎么放心将大明的江山交给你?”

“记住当皇帝不要好牌场,不要大好喜功,要低调踏实,想我当年就是一步一步这么爬上来的。”

“父王说的即是,儿臣以后一定好好辅佐大哥。护佑我大明的安危。”

只见四子朱棣双手抱拳,恭恭敬敬的向朱元璋行礼。

只有朱允炆一言不发,观察着场上的局势,打量着朱元璋和朱棣的神情,他知道自己的爷爷和这位叔叔都是不好对付的主。

悠扬的音乐结束之后,大殿之外。一排排身着黑色甲胄的大梁士兵缓缓的从中间散开,移至两旁,为登上大殿开出一条通道。

此时士兵们排列的整齐有序,脚步一致,军纪严明。

显然是经历过了充足的训练,有备而来,为这一天等待了许久。

只见刘远拉上小乔的手,缓步走出大殿,面对着店外的一众兵士。

诸位名满天下的将士与谋臣紧紧相随在身后,有的还激动的流下了泪水。

他们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

“这场面真叫一个气派,好家伙,这就要检阅三军了吗?”

一些其他位面不禁感慨着。

【有请汉侯刘协,魏侯曹操,吴侯孙权上殿,为大梁皇帝牵马。】

“什么?刘协,曹操,孙权,这不是三国时期吗?”

熟读史家典籍的李世民不禁惊呼,看来这大梁王朝并不是发生在未来的事情,而是在过去的三国时期。

只不过历史被改写了,最终三足鼎立被司马迁登上皇位的故事发生了改变,而是让这个名不见经传,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梁王刘刘远当上了皇帝,这可着实让人有些惊讶。

他连忙吩咐旁边的旁边的史官,让史官记住不要把这件事记下来。

“此乃妖异之事,不利于在民间流传,容易引起民众恐慌。还是等等再看看先吧。”

大宋位面。李煜看着眼前的三人,不禁有些失了神。

他也知道历史,知道这些都是人主并非人臣,而此时他们准备上殿为刘远牵马,很明显也跟他一样,属于是亡国之君。

同为亡国之君,相逢何必曾相识。

顿时就感同身受了起来。

而此时,赵匡胤却有些懊恼。

“好家伙,怎么我就没想到让李煜给我牵马呢?”“看来这个刘远是想让以前的王侯给自己牵马来对他的过去的子民们进行威慑作用,意思是说你的主子都已经服从我了。更有利于加强统治,笼络人心。”

“这才是帝王心术啊。”

赵匡胤不禁想着。

………………

【新书不易,跪求各位读者大大们能够给小弟投递一点鲜花。只要有鲜花,有打赏,有评价票,有月票,小弟愿意每天十更二十更,请所有的读者大大们相信我的手速,作者在这里拜谢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我黄袍加身,历朝历代麻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