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流水浮花落 第六章 :英雄初识,把剑同欢

小说:流水浮花落  作者:鸣重  回目录  举报

翌日清晨,遇水流一如既往的早起,去后院溜达。却不想,汤婆今日早已在院中,黑色一身,衣着紧凑,左手提着一把红缨长剑,右手握着一把无鞘钝刀。见遇水流前来,便主动招呼:“遇公子,老身等候多时啦!今儿也想活动活动筋骨,可否相陪?”说罢未等遇水流开口,便把钝刀递给了过去。

“咱们就简简单单拆两招,点到为止吧,老身这把骨头定是跑不动了,能出出汗就行。遇公子将就着!”说罢汤婆后退几步,摆开架势。遇水流不好辞让,便也院中站定起来。

说时迟,来时快,汤婆几个大跨步直冲到遇的眼前,右手突然拔剑,出鞘时已向遇水流横削过来。遇水流忽觉铁刀沉重,无法快速立刀隔挡,只好身子后仰,暂且躲过这一招。不料,对方长剑并未长摆下去,而是随着汤婆的脚步,反复在遇水流胸前快速划削着,蹬蹬蹬蹬,遇水流被逼的连退几步,总算举起刀,荡开了汤婆的剑身。汤婆瞬时转身背对遇水流,曲腿弯腰,被荡开的剑尖饶了半圈,趁势又回刺遇水流的腿部。遇水流尚未站定身形,如何能躲得过这一剑,只好顺着刀的重量下压,又似乎觉得太过危险,便中途收力扭腕,刀背落在汤婆的手臂之上。汤婆就此收剑。

待遇水流重新站定,汤婆又提剑向对方面部直刺而来。遇水流习惯性又是举刀去荡,不料对方剑尖一闪一退,铁刀只荡了个空;汤婆脚步向前紧迈了一大步,重复向面部直刺而来,遇水流又要去荡,不想汤婆身形忽下沉弯腰,手臂弯曲,剑身从上往下直划向遇水流的小腹,铁剑又只荡了个空。如此近距离,遇水流本能收腹后撤腰部,躲过此剑,汤婆只是手腕一提,剑尖便趁势点在了遇水流持剑的手臂上,短短三四口气功夫,胜负立现。

“汤婆好厉害,汤婆好厉害!”小直溜儿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在旁边喊起来了,怕是听到了遇水流起床声,便跟着一起了。看似简简单单的几招,遇水流已经惊出一身的冷汗。汤婆也扶剑在地,喘着气,哈哈笑起来。

“老身已过花甲之年,倚老卖老,先是占了个好兵器,后又争了个突然,只图个一时痛快。遇公子别介意,且看老身这几招如何?”

“汤婆这几招剑很是精巧。这第一招是先割草后扫叶,第二招是先切瓜后点豆,重点都在于后者,先逼迫小生乱了阵脚,再让在下自己往剑上送。绝妙绝妙,受教了。”看汤婆平时走路都要人扶着,没想到端起剑来却生龙活虎得很,遇水流虽已经被惊的一身冷汗,却也能把对方招式看得明明白白。

“遇公子评的在理,这双刃剑,对比起单刃刀,就在于一个快字,不需要转动刀身,就可以不停地攻击。但是快则无力,无力则巧,巧能避凶就实。故此,窍门便是一个‘巧’字。上阵对敌,不过三两招功夫。急了则偏有力,有力则慢,不如步步为营,先抢招破了对方的中正,趁机废其手力脚力,则胜之早晚。这些都是女人家取巧的招式,若为男子,剑术同腕力皆有,几招便可以缠住对方兵器,再巧也无用。”汤婆慢慢解释道。

听罢,遇水流深以为然,便央求汤婆再演示几遍,跟学剑法。小直溜也提一根木棍,向前跃跃欲试。汤婆自然很是开心,朝阳晨雾,老少三人并排,教者乐教,学者爱学,刀花剑影,引鸡齐鸣。

众人用罢早膳,回房琢磨再睡个回笼觉。小直溜儿却取出了笔墨纸砚,一本正经的爬在桌上画着小人儿。遇水流好奇便问上一句,小直溜儿答道:“汤婆和水流哥都有好武艺,我也要跟着开始学,每天学的多怕记不住,就画下来,将来慢慢练。”遇水流连连点头称赞,想来小直溜儿小小年纪,没有父母在身边,却能在坊里帮得上忙,自然是很努力的。想起自己从小除了读书,就是被母亲逼着学武,若是当时能有这番积极的考虑,说不定武艺会更进一层。想罢,从行李翻出一本旧书,躺着仔细琢磨起来。

谢武早就醒了,看着其他俩人一大早的进出忙活,丝毫不被影响,只躺在榻上不愿动弹。入世三十几载的人,见多了江湖的风风雨雨,更喜欢过平静的日子。没事情的时候,就这样天天躺着就好,躺着想心事,躺着打发日子。

坊里平日里安静的很,这几日忽然热闹起来,总是会吸引一些不甘寂寞的人。自打每日天一亮,老少三人就定时晨练后,坊里其他人也有想来凑凑热闹的。先是梨花和七桂,后来有邓小鹅和谢武,最后连张大娘都会来偶尔参与一下。梨花图的是遇水流和小直溜儿在,一起玩耍热闹;七桂虽爱热闹,但不喜武艺,因张大娘吩咐过,抚琴的手若是练了武艺便会僵如木枝,难以精进,所以七桂练的少,坐在一旁为众人摆些茶水,看看热闹也很惬意;谢武自然是不愿早起的,耐不住被邓小鹅从被窝拽出来,邓小鹅羡慕梨花开朗和桂花的爱娇,想着自己虽然年纪已是她们俩的两倍多,但也不至于老到每天靠思虑伤心度日,也应该学学钻到人群里开开心心过活;张大娘是大当家的,出出面压压阵也是常理。至于坊里其他人,管家周全和宫里来的学员都居宿别院,平时演出之外,少往后院来溜达;三娘三爷彭算盘他们平时都忙的很,哪有闲心玩这些。

汤婆,除了会一些刀剑术之外,竟也懂一些遇水流习练过的招式。只要遇水流演示一遍,都能顺着再重复下来,大概天下武功如出一辙,相似相同因而能模仿也不算意外。除此之外,她自己拿手的绝技还有指弹铁针。这铁针六寸有余,非寻常重量,藏于两袖腕背或腰间、长发中。遇到危险时,可出其不意。单手飞针十步可刺人眼目;双手旋身飞针,敌众我寡时可解被围之困;藏于手指间,近战时更是难以察觉的兵器。但凡属于暗器之流,其威力可想而知,这么尖锐的兵器,看一看都感到心里惊慌。

小直溜儿却独喜欢这汤婆的指弹铁针,小小年纪竟懂得,此技不需与敌近身,便可自保的道理。汤婆顺其意,让其去厨房寻一打筷子,佯作飞针,叮嘱需日复一日习练,不可荒废,定能大成。小直溜儿果然照办,汤婆便也愿授其技法和窍门,如此经一月,不足六岁的小直溜儿竟能用筷子十步之外,穿入悬挂的萝卜片,坊里上下无不对其刮目相看。

说起张大娘,虽说已五十多岁,却身形如鹤,胜似壮年。其武艺师从其父,十岁不到便随父同行江湖历练,熟习一百二十翻云掌,出招刚柔并济,收放自如。遇水流试与其对招,对方毫无躲避,正守正攻,光明大方,轻松卸掉遇水流的拳力;击之如弹棉,受之似缚绳,难攻更难逃;而其内力如车轮翻滚,山洪喷泄,似无穷无尽;近可指拳断木,力大可拍碎石,揉臂分筋错骨;又耍得七十二路太极剑,化各路兵器之所长,只守不攻,无奸无邪,如佛似道,俨然一代宗师模样。加之其对胡乐也有非常之精通,实属坊内第一高人。

遇水流得开眼界,一招一式皆欲思记于心,张大娘则劝其会意不会形,记心不记式。小直溜儿则日日将所见之招式心法,写画于纸上,夜晚赏读,图日后有大用处。

谢武,善壁虎游墙,巧登云梯,三步飞身上房如食粥米般平常;手能打穴,知人身体经络深浅,稳准快点,轻则令敌麻木,重可伤及性命,非短时可练成之技;此外,鸳鸯脚功夫更非一般毒辣,手缠脚戳,背向踹点蹬碾,碎石轻而易举,绝不输张大娘之掌力,乃双人空手对阵之上技。兵器上,却并不见其习练过哪般。

日久见识,遇水流渐渐感觉出自己的不如,叹小小坊里竟高手如云。小直溜儿则拜学谢武,描画人体穴位图,挂于房内随时观摩。

邓小鹅师从其父,懂得一些基础武艺,又跟随张大娘多年,剑术自然懂得一些,比划比划还是有模有样的。梨花,师傅众多,学的自然也杂,其虽天生英气,却招招似要取敌性命,汤婆每次都劝她:“急不得,急不得!“

谈起石门寺石和尚,张大娘言:“曾授其心法,习练过几掌,似有所得。无奈其壮年时方始习武,有力有技却无气,资质平常,加之身形肥满,难有精进。遇公子自小习武,有技又有力,且正气满身,最适合这套掌法。虽说如此,你我都是肉体凡胎,没有个三年五载,怕都难有大成。“遇水流点头明意。

这日日练功,时间竟过的飞快,眼看就是乞巧节。遇水流自打把皮靴送给老仙人后,每日穿布鞋练功,个把月就把鞋子磨了几个洞。梨花建议找个日子一起出门买双好鞋子,顺便带寒哥逛一逛京城;七桂也乐意出门凑热闹,于是俩人约了小鹅一起,提前几天计划好了去哪里吃什么买什么之类的了。出门的日子,自然也选在了节日这一天。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流水浮花落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