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听说朱榕居然想要削藩,朱标豁然一惊,条件反射道:
“这可是父皇的国策,你怎敢削藩?”
“呵,国策??”
朱榕面带嘲讽,冷笑道:
“朕造反为的是什么?就是推翻老朱口中的这些国策。”
“杀人者抵命,欠债者还钱,此乃天道。”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对于这些大明的害虫,朕绝不姑息。”
“可他们是你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你怎么能下得了手?”
朱标再次拿亲情说事,想要劝朱榕收手。
毕竟以朱榕现在的做事风格,朱标可以想象,一旦削藩,那如今的这些藩王,能善终的几乎没有。
可是朱榕却突然脸色一肃,冲朱标说道:
“大哥,朕本以为你会是一个深谋远虑之人,可如今看来,你竟然连老二都不如。”
“藩王之害,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难道你就看不到?”
“你以为朕削藩,仅仅是为了为民做主吗?”
“难道不是吗?”
朱标皱眉道:
“你刚才口口声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不就是为了拉拢民心吗?”
“呵呵,大哥,你还是太小看朕了。”
朱榕双目炯炯的望向朱标,高声说道:
“藩王之害,并不止于百姓,更大的危害,是在挖大明的根基。”
“大哥可知,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藩镇之乱?”
“这些都是藩王引起的叛乱,大哥饱读诗书,难道就不知道藩王的危害吗?”
朱标还以为朱榕有何高论,没想到听到的居然还是老调重弹,这不禁让朱标呵呵冷笑。
“呵呵,老六,我还以为你有何高见?”
“这些叛乱,我当然知道,父皇也知道,可是父皇早就对此加以防范,绝不会让藩王有做大的可能。”
“各地藩王,只有区区三卫兵马作为亲兵。”
“并且藩王并不允许直接插手当地的民生政治,更不允许结交当地官员。”
“老六,你告诉我,一个只有三卫兵马,没有丝毫财政支持的藩王,能翻出什么浪花?”
朱元璋的确考虑了藩王造反的可能性,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朱元璋给藩王加了种种的限制。
正如朱标所说,一个手中没钱又没兵的藩王,的确不可能造反。
但是华夏的国情自古以来,就是一言难尽,政策是好政策,真正实行起来,却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朱榕见朱标信心满满的样子,轻哼一声,说道:
“哼,大哥,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藩王的确没有权力节制地方,更无权插手地方政治民生,但是你告诉我,老朱让当地的布政使每天都要去王府汇报政务,这是何道理?”
“如果藩王不是布政使的上级,那他有什么资格让布政使每日前去面见?”
“如果藩王是布政使的上级,那藩王一旦造反,布政使对藩王有任何遏制的能力吗?”
“这...呃...”
朱标想了半天,才想到一个理由,“父皇如此做,只是让各地藩王知道当地的百姓生活如何?”
“这是培养藩王勤勉的观念,让藩王时刻牢记以民为本。”
“呵呵,大哥真会找借口。”
朱榕嘲讽道:
“如果秦王,晋王等人能以民为本,那他们就不会对百姓敲骨吸髓。”
“还有,敢问大哥,自古以来,各地的豪强世家的根本是什么?”
朱标沉思片刻后,缓缓吐出了两个字,“土地。”
“没错,土地。”
“自东汉以来,豪强世家兼并土地,结交当地官府,隐匿人口,逃避税收,是以豪强世家逐渐做大。”
“那么现在的藩王,与前朝的那些豪强和世家又有什么区别?”
朱榕以古照今,举例说道:
“藩王的属地,同样不需要缴纳赋税,他们的土地越多,朝廷所收纳的税收越少。”
“不仅如此,藩王每年还能从朝廷领取俸禄,仅仅一个亲王,一年俸禄就超过十万两。”
“藩王拿到银子,他们最大的可能是做什么?当然是买地,毕竟不需要纳税,只要土地越多,他们的财富才会越多。”
“当藩王在当地世代传承,你说他们会不会结交官府?”
“即便他们想要洁身自好,当地的官府也会巴结他们,因为当他们就藩之后,就注定他们要成为当地最大的地头蛇。”
“哪个就职的官员,不需要有地头蛇的支持?”
“所以可以想象,日后朝廷的官员,在藩王的属地就藩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藩王。”
“大哥,你觉得,这样的官员,能够管得了藩王?这样的制度,能避免藩王造反吗??”
朱标听到这些,顿时沉默不语,不是他不想反驳,而是朱榕说的就是事实。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