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网球:国术球神 第二十一章 冰帝改革第一步(求鲜花,求收藏!)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迹部景吾挑战整个网球部的消息就在学校传开。

来看球的人越来越多。

就连学校的老师也惊动了。

乐器室。

一名脸色严肃,极具威严感,一头金发,身穿一件酒红色正装的中年人,怀抱双手,露出他右手小指上的金色尾戒。

他来到窗口向下望去,刚好可以看到网球场上的情况。

中年人叫榊太郎,传说中的亿万富翁。

因为感兴趣来到冰帝学园做了音乐老师,同时也是网球部的顾问。

“迹部...”

对于迹部的行为榊太郎乐见其成。

自从越智月光走后,网球部的人整天就知道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

作为网球部的顾问,他也早有整顿之心。

网球部现在的正式队员实力不入他的眼,但是其他人的实力更不堪。

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迹部这样的强劲新人加入,对网球部是一件好事。

...

“你们谁先来?”

网球场上,迹部一脸阴沉的看着这些所谓的正式队员。

在英国的时候,他就听过不少霓虹是网球荒漠这种传言。

从小在英国留学的他还不信。

这次回国后,他发现网球部的同龄人的实力与英国那边相差甚远。

这样的情况,这些人还抱着一年级只准捡球的这种烂传统。

这让迹部大爷十分生气。

于是就有了他要挑战整个网球部的决定。

“小鬼,你不要太嚣张。”

直田真司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可不管迹部是不是迹部集团的继承人。

一个一年级的小鬼居然敢践踏网球社的规矩,他一定也给他些教训。

见到有人应战,围观的人纷纷讨论了起来。

“你们说,到底谁会赢?”

“那还用说,对手可是正式队员...”

“迹部可是迹部集团的继承人,他敢伤迹部...”

“一个正式队员欺负一个一年级的实在不堪...”

“...”

很快,比赛开始。

直田真司为了显示自己这个正式队员的身份,还让迹部先发球。

“来吧,沉醉于本大爷的球技之下吧!”

迹部拿着球,毫不客气的发起了球。

可惜的是,真田真司这个谦让者,连迹部一球都接不住。

十分钟后,直田真司一身汗水的跪倒在地、

他与迹部的实力相差悬殊,很快就败下阵来。

而这十分钟迹部才算热好身而已。

“下一个!”

看着跪倒在地的直田真司,迹部毫不留情的叫下一个上场。

看到这一幕的人一年级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同样是一年级,迹部居然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击败了网球部的正式队员。

强,太强了。

有这样的人作为社长,加入网球部后,有社长指导,那他们的实力岂不是会...

与一年级的不同,那些还没有上场的正式队员们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

同样是正式队员,直田真司的实力他们一清二楚,迹部只用了十分钟就击败了真田,他们上去也好不到哪里去。

很快他们就把目光放到了现任部长身上。

武田毅,现任网球部部长。

跟随过上任部长越智月光征战过全国大赛。

越智月光以及其他正式队员毕业后,他顺利的继承了部长的职务。

看着身边队员们的眼神,武田毅知道,自己必须出手了。

尽管他自信自己的实力在关东这块还算不错。

但是面对那个右眼下方长着一颗泪痣,气质优雅,又不失霸道的少年,他实在是地气不足。

武田毅深吸一口气走上球场。

看到是武田毅出场,顿时又引起围观的人一阵骚动,毕竟他可是网球部部长,这个时候出场会不会太早了。

“武田部长上场了,会不会赢下迹部...”

“最好是迹部赢下武田,这样我们就不要捡一年的球...”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上场打球...”

“...”

咔、咔、咔...

照相机拍照的声音持续不断的响起。

球场外围观的人群中,除了学生老师外,还有一个校外人员。

他就是网球月刊的记者井上守。

新的学期到来,他本来是想来学校拍一些网球部新的面貌与气象的。

没想到居然遇到了新生挑战老生的事。

这样的事,有多少年没有发生过了!

作为网球月刊的记者,迹部景吾这个名字对他却有点陌生。

他不得不多拍些照片好拿回去调查。

名字虽陌生,但是实力绝对的不容小觑。

井上守对全国有名的小学生的实力了如指掌。

迹部景吾的实力绝对可以排进前十,甚至前五。

“不愧是关中名校,稍微有些没落就有更强的新人冒出。”

看着场上的迹部景吾,井上守心中感慨。

冰帝自从越智月光等人走后,网球部的实力下降的厉害。

作为一名消息灵通的记者,他对冰帝的这种情况也有所听闻。

原本以为今年冰帝不会续写去年打进全国大赛的辉煌。

结果立即就有迹部这样实力强劲的新人加入网球部。

这说明冰帝未来可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青春学园能再次打进全国大赛?”

“难道真的是南次郎先生吸取了青春学园未来二十年的气运?”

想到自己偶像所在的学校,井上守只觉得其前景暗淡无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网球:国术球神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