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封神:东岳神君,我以山水证道! 洪荒概述2

第三节【鸿钧讲道,定立圣位】

鸿蒙开辟以来,盘古体内污秽泥血汇集一处,形成幽冥血海,天生孕育了一个胎盘,后成冥河老祖,与血海凝为一体,修有大神通,其生而伴有两剑,曰元屠、阿鼻,后又得十二品业火红莲,独居血海之中。

而盘古身体精血,大部分则化为十二祖巫,为巫族之祖。十二祖巫便是那帝江、烛九阴、奢比尸、蓐收、句芒、共工、祝融、后土、玄冥、天吴、强良、弇兹,分掌空间、时间、天气、金、木、水、火、土、雨、风、雷、电之力。其中以玄冥实力最强。后土与妖族娲皇交好,曾在龙汉初劫时与强良、玄冥现身地界共敌魔道。

鸿蒙开辟以来,便有诸界产生,大多数却仍是一片混沌,并未开辟。在其中,人间界却是天地便成,拥有无穷之大,不可想像之大,称为洪荒。

不知何时,鸿钧老祖再得天道栽培,身合天道,成鸿蒙至尊、天道化身,从此得殒圣辟世之法,而所行万事却皆决于天道。鸿钧奉天道之命,紫霄宫开讲,要说开天辟地、斡旋造化之精义。听讲人中,有座下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妖族女娲、鲲鹏、太一、帝俊,西方接引、准提师兄二人,血海冥河老祖,其余散仙红云、镇元子、赤松子等。

鸿钧讲道,分发圣位,机缘不定。其中,太上、元始、通天以盘古三清之名得首座,女娲得鸿钧偈语后亦入座,红云道人好心让座,准提又驱逐鲲鹏落位,与师兄接引共得圣位。太一却因来迟,而失掉了证道机缘。

鸿钧散宝于分宝岩。大弟子太上老君得太极图等法宝,有包罗万象之奥妙;二弟子元始得盘古幡等法宝,书世间万阵之谶言;三弟子通天得诛仙剑阵等法宝,主天道生杀之伐;圣人女娲得宝莲灯等法宝,照御世保民之火;圣人接引得青莲宝色旗等法宝,立西方教化之基;圣人准提得加持神杵等法宝,以为广度有缘之证;太一得混沌钟等法宝,显镇压鸿蒙之威;帝俊得天书等法宝,镇元子得地书等法宝,赤松子得五行鼓等法宝,冥河得玄元控水旗等法宝。其余听道者各有所得。

鸿钧手中十二品净世青莲,因是混沌青莲独脉,已不为天地所容,女娲娘娘借成圣契机牵引,将青莲一分为四,莲花化为三宝玉如意,莲藕化为太乙拂尘,莲叶化为青萍剑,莲土化为九天息壤。此四宝为女娲同三清所得。而鸿钧又将十二品功德金莲赐予接引、准提,以为日后立西方教法。

至此,大势初定。太一以混沌钟镇压鸿蒙世界,登为天帝;女娲造化天地生灵,登为万灵之宗。有诗曰:

诸贤集云聆音道,缘定圣尊宝诰言。

法器分得后世计,莲花独予遗脉连。

登临万界称帝命,众灵归宗福地传。

地仙奉卷朝益寿,境妙传士仙土源。

镇元子因地书而开辟出地仙一界,为地仙之祖,于地仙界西牛贺洲万寿山建道场五庄观,种下人参果。地仙一界即使普通生灵,也都会修道养真,益寿延年。因此诸教皆在地仙界开辟福地。佛门从地仙界建西方极乐、东方净琉璃两大世界,道门亦开辟三清圣境。

有诗赞地仙界曰:

自隐仙山玄奇境,沧海桑田皆作尘。

九转斋戒无需受,自然修得太乙身。

麒麟瑞兽随驱使,运转五行种灵根。

须臾吹往积雪岭,咫尺天涯会群真。

闲来斡旋造化术,参透玄黄生死神。

有智不在年岁高,长生法术度冬春。

自在逍遥真有意,随此高吟神仙文。

第四节【妖天巫地,分立族系】

而后娲皇圣人尊鸿钧法旨,依照上古时妖族所化之“人形”,与兄长妖族羲皇捏土造人。妖族因形态各异而需要化形,而人族皆体态相似,且灵活轻盈,并天生有强大灵智,却无半点修为,于首阳山繁衍生息。女娲又创立妖教,为妖教教主,教化天下群妖。东皇太一带领上古妖族,一部分为天庭,掌天,立有天条;一部分为下界子民。彼时,妖族为三界正统,东皇太一乃天庭至尊,其兄帝俊为妖皇,共管妖族。但东皇忌惮娲皇曾是上古妖族尊神,深受上古妖族崇拜,今又为圣,故令女娲不管妖皇之位。千百年后楚地人族有诗道东皇太一曰:

三界正统兮拨云见日。

天无二日兮惟帝东皇。

皇极御宇兮地载八方。

天地有数兮至尊登临。

冥河老祖见女娲造人取得功德,遂亦演阿修罗一族于幽冥血海之中,收有四大弟子,为:自在天主波旬、欲色天、大梵天、湿婆。阿修罗一族天生欲壑难填,暴戾难堪,形成无数魔王。

冥河大弟子波旬为诸魔王之首,与其妻天妃乌摩育有七十二阿修罗公主。乌摩却因色欲而与波旬师弟湿婆有染。湿婆虽在冥河四大弟子排行最末,却天赋秉异,道行最深。

阿修罗一族另有因陀罗、毗湿奴、鲁托罗、鬼母等诸多魔将,镇守幽冥。其族吞噬坠入血海的生灵魂魄,以增强自身实力。因巫族势大,阿修罗一族始终不出血海,潜心静修。而冥河老祖本欲效仿女娲造物,得取功德,反因造化了阿修罗一族而遭天谴。

自此冥河立幽冥教,号称继承魔教道统。魔祖昔日手下如无天皆来投奔门下。

却说十二祖巫凭借剩余的盘古精血,收集人、妖各族漂泊无依的堕落魂魄,将精血附着于魂魄之上,转世再生,便有天生神通,是为大巫,自此巫族形成,兴盛于人间,部落丛生。

巫门一脉,无盘古元神烙印,空有无边神通,却不能参悟天机。是以先就性情缺失,断无人性,凶狠暴戾,不能立教。大巫无元神,祖巫却有,只是先天不足,以至不能成道。除非十二祖巫归一,聚集盘古真身,再以混沌钟力证。是以祖巫之间不合,混沌钟更在妖族东皇太一手中。此事为巫妖之争种下因果。

而大巫,虽无元神,但天生神通,肉体至强,有夸父、后羿、刑天等,皆领部落为祸一方。

天庭中,太一为天帝,帝俊为妖皇,手下众多上古妖兽,都是肉身修炼,三百六十五路妖族大圣,分管周天星斗、日月更替,可借星力修炼,那星斗至尊太阳星,更是由自己十子三足金乌交替掌管。

妖皇帝俊又据后天之数,以天书升为河图洛书,创两大守护阵法,一是周天星斗大阵,二是混元河洛大阵。

鲲鹏祖师为天庭万妖之师,却与帝俊、太一兄弟不和,懈怠计蒙、英招、毕方、饕餮、鬼车、商羊等十大妖神。

东皇太一苦于自己身为天帝,以致因果缠身,又痛恨未得圣位机缘。希图以力证道,冲破天地,并拟以混沌钟为证道法器。

彼时,三清亦开门建派。老子创人教,尊为道德天尊。元始创阐教,尊为元始天尊。通天创截教,尊为灵宝天尊。

三教皆将圣人道场立于昆仑山,只因洪荒缥缈,天命未到,三教未曾大势。而其中通天因循有教无类,门下一昧乱收,使得元始圣人反感,渐生分歧,虽有老子和解,也绝难调停。最终三教分家,阐教独占昆仑山,通天率领众徒迁往金鳌岛,而老子则于大罗天自设道场,不问尘世。洪荒第一大教仍为妖教。

至此,妖掌天庭,巫行人间。人族人教尚不成气候。有诗曰:

希曙天光翩然现,抟土成人首阳行。

妖庭至尊演万象,巫法通玄化千灵。

混元河洛据日月,都天神煞择仙通。

昆仑生歧渐飘渺,尘世喧嚣妖巫铭。

第五节【巫妖大战,洪荒破碎】

妖皇帝俊治理妖界,使妖族于下界纷纷建立王国,并立有国君,诸妖国井井有条。太一又以修为高深之妖,册封为诸山、诸水之神。但人间界中,巫族诸部落实有大势,繁衍壮硕。而祖巫好战,共工与祝融不知何故在不周山大战,双双身殒,其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娘娘以乾坤鼎炼石补天。四极废,天道鸿钧召座前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镇压四极。元始天尊则采不周山巅之岩,化作番天印,传给大弟子广成子。有诗曰:

不周星殒天地恸,清倾西北陷东南。

漫荼水渍浸人界,四极尽废道法参。

乾坤造化圣母炼,彩石承阙穹顶全。

诸象争纷巨功遣,番印竞取山巅岩。

东皇十子私离太阳星扶桑木游戏人间,却使无辜众生焦灼,水涸泉干,地裂山崩,万民叫苦不迭。东皇责罚不重,引得大巫夸父不满,行逐日之事,东皇十子火烧夸父。大巫后羿闻之大怒,举部落之力,加以巫族各种秘术,造箭射杀九只金乌,又杀死护驾诸多妖圣。东皇切齿深恨。

由此,巫族所承之业力过重,以致天道难容,引发巫妖之劫,巫族与妖族大战。巫族有剩余十祖巫,妖族亦有天庭诸圣凭周天星斗大阵和混元河洛大阵守护天庭。女娲由于身为圣人,不可逆了天数,又碍于与玄冥后土两女交好,故未插手妖巫之争。

妖族由于所传秘术精深,且太一为所谓“圣人之下第一人”,及帝俊、羲和、望舒、鲲鹏等紫霄宫听道之徒,起初一直如以山击卵,节节凯歌。后十大祖巫聚齐,以各自强悍炼体之术破除妖法,几乎势不可挡。

祖巫玄冥忿恨天庭跋扈之势,欲沉东海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岛以儆效尤。反被龙伯人所阻,玄冥部落起兵进击龙伯,欲除之,却发现龙伯人魂灵能破损巫族炼体之术,又因龙伯人为人族,进而知晓人族魂灵之妙用。

帝俊得知,聚集群妖下界,往人族起源之地首阳山而来,要屠杀人族以炼神兵屠巫剑。虽最终被圣人女娲调停,妖族与人族也由此惹下永世因果。人族被女娲、镇元子等仙圣所救。

而玄冥此时也在人间偶遇仅存的上古凶兽犼,二者激斗一场,玄冥将其收服,趁着帝俊率诸路妖圣下界,同手下大巫九凤领群巫冲破天庭卫戌,肆意屠戮妖神。东皇太一大惊,本以为胜券在握,却只因与妖师鲲鹏有隙,鲲鹏又恐战败波连自身性命安危,遂于摆阵决战之际握河图洛书脱逃,独自回北冥隐居,二阵因此大坏。

太一亲自领兵与十祖巫决战,其余祖巫殒尽,玄冥修为最强,与太一同归于尽,妖巫俱殒。人间界巫妖之战仍在继续,若干上古妖族身亡,剩余有的躲藏起来,有的归附通天教主所创截教。巫妖两族由此势弱。

凶兽犼用此战所吸收之妖巫灵气,练就上古神通,可将灵气注入死难之尸,唤醒以僵死之体。称为僵尸之祖。犼纵邪法从天庭杀害羲皇后,降临人间,正准备胡为乱作之际,被女娲所除。

内中祖巫后土存活于世,她见众生陷于杀劫,忽然生了怜悯之心,便发宏愿而身化六道轮回,与幽冥血海之上建立冥界,得大功德,几乎可成圣。妖教娲皇圣人兄长羲皇丧命在天庭,不久经六道轮回重生为人,即为伏羲。但犼却从冥界逃逸出来,魂灵一分为三,寻找寄主。

东皇太一手中混沌钟,能镇压鸿蒙世界,乃三大先天至宝之首。但太一陨落后混沌钟却下落不明。实际是被天庭车夫占为己有,带到下界占山为王,是为覆海大圣蛟魔王。

巫妖一战,洪荒(即人间界)泯灭,碎片化成诸多洲陆及太虚星空,因地域狭小,诸天修士迁移地仙界。人族自首阳山受戮之后,亦开始自行迁徙。有诗曰:

灼日十耀泯焚寂,众生迭苦水涸干。

挽弓搭箭连珠九,戮子仇深恨难翻。

偶伐龙伯屠巫铸,擎族无能大势牵。

劫生怜起化宏愿,六道幽冥凶犼沾。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封神:东岳神君,我以山水证道!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