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料到,寻人之事竟引出一桩新事。
白日里,许逸之与小胖一同踏入村子进行调查。
此村名为三水村,因三条河穿村而过而得名。
山环水绕,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意。
此村曾以养鱼为业,如今垂钓之风盛行,亦成为市内钓鱼爱好者常来之地。
在白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市里的车辆进入三水村。
它们的目的地要么是河边,进行野钓,要么是乡下的鱼塘,进行付费垂钓。
因此,三水村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偏僻、落后、贫穷之地。
如今,凭借养鱼和钓鱼产业,该村人气兴旺,各类小吃店也纷纷在村里开业。
许逸之和小胖走进村里,立刻就有村民上前询问他们是否想钓鱼。
“我们家有鱼塘,第一次来的游客可以免费赠送一条鱼。”
“阿姨,我们想打听一个人。”
“请问您要打听谁呢?”
“你们村子以前是否有一位名叫老林的老光棍,他的房子位于靠近河边的地方?”
我对女人询问道。
她思索了片刻,却表示未曾听过这个名字。
她甚至带着一丝揶揄的语气对我说,我这样称呼她显得没有礼貌。
柳小胖在一旁偷偷地笑了起来,对我说:“哥,我看她最多三十出头。”
“甚至可能还不到三十,你称呼她为阿姨有些不妥,你应该称呼她为姐姐。”
“我在乡下长大,村里同龄人我都称呼为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你的村庄似乎有些滞后。”
“是的,我承认我老家的经济条件无法与三水村相提并论。”
两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寻找一位年长的人士进行咨询。
他们来到了村广场,那里有许多老人在下棋、喝茶。
许逸之向其中一位老人询问相关情况。
老人听后有些惊讶,“老林?林庆?”
“我们可是多年的好朋友啊。”
许逸之和小胖发出笑声,刚才那个女人不认识老林,确实情有可原。
原来是这位老大爷已经六、七十岁了,而老林是他的发小,村里年轻人自然不熟悉了。
小胖立刻询问老林的一些情况。
大爷详细地叙述道,林庆已经失踪三十多年了,从他失踪的年纪来看,他当时大约三十出头。
由于父母早逝,他无依无靠,独自住在破旧的房子里。
村里的人家大都富裕起来,而他因为贫穷,难以娶妻。
老林曾因意外摔坏了腿,导致走路一瘸一拐,这样的状况使他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因此,老林认清了现实,在大家二十左右就结婚的年代,他一直单身到三十多岁,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光棍。
在村子里年纪相仿的人,甚至他们的孩子都已经上学了。
“他为何离奇失踪,难道无人知晓吗?”
“他曾日日宣称外地有朋友涉足大宗生意,自己即将出门洽谈。“
“村民们以为他远行寻商,却从此杳无音讯。”
“老人家话毕,微叹了一口气。”
“乡村人深知落叶归根的道理,即使老林在村里并无亲朋故旧,却也有如此之多相识之人。”
“他三十多年未曾回乡,这在众人眼中已成定局。”
“回想起往日,恐怕他已经遭遇了不测。”
然而,那位长者未曾料到,人并未如他所想的那样安然无恙地离开村庄,而是在村中遭遇了不幸。
他误以为其已远赴他乡,死于异国他乡了。
在村子里,一个被忽视的孤家寡人,自然就无人过问他的去向。
那位老者忽然开口说:“我所记忆之事已不多,若有需询问,不妨去村里找老赵,您应称他赵伯。
他对村中之事了如指掌,且深得村民信赖。”
“谢谢。”
无需多礼,正值炎炎夏日,我邀请你们品尝杯清茶,以消暑气。
炽热的天气笼罩着三水村,丰富的水源赋予了这里独特的魅力。
正午时分,炽热的阳光将空气烘烤得如同汗蒸房,热度难以言表。
然而,一旦夕阳西下,凉爽的微风便悄然降临,让人倍感舒适。
二人迅速找到了赵伯的住所。
这位老人因其在村中的崇高威望和深受村民们的信赖而备受推崇。
赵伯曾凭借水源丰富的优势引领全村养鱼,使得村庄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鱼村,为村民们带来了富裕。
如今,时代变迁,钓鱼爱好者日益增多,赵伯又为村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建议,虽然养鱼利润已经不如从前,我们不妨改造鱼塘,为城里的人们提供钓鱼的条件。
现在村里已经有不少鱼塘主开始直播,专门为钓鱼爱好者展示鱼塘的风光。
这个提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赵伯的家显赫而壮观,远远就能望见一座独立的庭院,其气派非凡。
庭院内种植着许多果树,这些果树簇拥在一起,密密麻麻地覆盖了入口处,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两人穿过果树林,视野豁然开朗,一座雅致的三层楼房映入眼帘。
这座楼房装修精致,庭院内有凉亭和水池点缀,景色宜人。
在凉亭里,一位穿着衬衫的老人正悠闲地品茶,仿佛是这座精美小楼的守护者。
他见到许逸之二人,笑容满面地打招呼道:“刚刚有人向我透露,说你们来找我了。”
“你好赵伯。”
许逸之的惊讶溢于言表,这位被唤作赵伯的人,他的真实年龄虽无从得知,但他的形象却与一个老者相去甚远。
他并没有白发苍苍,面容保养得宜,更像是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人。
他的气质儒雅,令人印象深刻。
刚刚那位老伯告诉我,赵伯和他们是同辈,年纪六十有余。
“我所种植的茶叶,独特而稀有,你们城里人或许从未尝试过。”
“我也来自乡下,只是,和你们这里的情况不同,我们村并没有你们这里的富裕。”
赵伯愉悦地笑了笑,询问道:“你们为何对老林的事如此感兴趣呢?”
“他并无亲朋,而你们这年纪看起来并不像是和他有所交集的人。”
柳小胖信口胡诌道:
“林叔其实是他家的远亲,但由于血缘关系疏远,长期以来并未有频繁的联系。”
“今年,在他爷爷的生日庆典上,这一亲戚被提起,说是半辈子没有音信了,希望他父亲能去探望一下。”
“然而,他父亲在经营店铺,日常事务繁忙。”
“柳小胖提到,他正有空闲时间,因此愿意代为执行这一任务,去拜访林叔。”
“原来如此,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无从得知老林的行踪,他已失联三十余年。”
“我记忆力相对较强,愿意与你们分享更多关于老林的点滴。”
赵伯的记忆力确实令人叹服,他从不戏言。
他不仅记忆力超群,更让人赞叹的是他对于老林三十多年前的事情的清晰记忆,甚至连那些微小而琐碎的细节都如数家珍。
说起他们小时候下河捉鱼的情景,赵伯能描绘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亲身感受到了那时的欢声笑语。
两个年轻人被深深地吸引了。
赵伯凭借年轻时的冒险精神,足迹遍布各地,他发现了三水村的优势,并以此为号召,鼓励村民们发展渔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成功地引领村民们踏上了养鱼致富的道路,为村庄带来了第一桶金。
“赵伯,恕我直言,这么大一处宅邸,却未见其他家人,不知是何缘故。”
“我?哈哈,我可也是个‘孤家寡人’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