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真的冤枉!
毕竟他现在什么都没做。
喊了敢造反也不过是口嗨一下。
跟朱元璋赌气的成分居多。
就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挨了打,可不委屈嘛。
幸好大哥来了,终于见到亲人了
“大哥,父皇好不讲理。”
朱标急忙护住弟弟,“父皇,快停手啊!”
看到朱标来了,朱元璋知道打不成了。
再打下去朱标非扑上去挡板子不可。
“孽子,你看在你大哥的份上也不该谋反!”
朱棣要吐血了,这是亲爹吗?
谋反的帽子能随便扣吗?
“大哥,我没有谋反!”
“好,好,大哥知道你没有谋反。”
朱标连忙安抚弟弟并解释起来。
“是这样。。。。。。”
朱棣哪里会信?
他勃然大怒!
“这不可能!一定是有人装神弄鬼,离家天家骨肉,真是好大的狗胆!”
朱元璋冷笑一声,也懒得多费口舌。
盘算着下次光幕和声音出现,让这小子一起来。
到时候看他还怎么狡辩?
隔了五日,那道光幕果然再次亮起。
朱元璋连忙叫来了朱标和朱棣一起观看记录。
朱棣大吃一惊,看的目眩神迷。
他不禁自言自语道:“这。。。。。。难道是仙迹?”
“四弟不必惊慌,之前我和父皇母后已经看过一次了。
这是后世人对大明的解说,你看看就明白了。
听到关键地方,你就用笔记录下来。”
朱棣神情呆滞的点点头。
“哈喽,我是你们亲爱的up主梁老师讲历史。
前两天UP主的一个长辈生病了。
UP主送她去医院检查,幸好没有大问题。
现在正在住院休养,已经好多了。
因此耽误了两天时间,小伙伴们别生气哈。”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终于放下一半的心。
至于另一半心,朱元璋没亲眼看到马皇后健健康康的站在他面前。
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来的。
“上期我们主要讲了明成祖朱棣的靖难过程。
这期我们讲一讲朱棣成为皇帝后又做了哪些事。
以及他为什么被称为永乐大帝。”
“明成祖朱棣!”
这五个字仿佛一道惊雷劈到了朱棣头顶!
他茫然的看着朱元璋和朱标。
“我。。。。。。我没有!”
“这不可能的!”
朱标无奈的再次安抚弟弟。
“没事,四弟且细听,听完再说。”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拜谒孝陵。
随后在南京奉天殿即位。”
朱棣的大脑正在急速转动。
难不成未来的自己真的造反了?
垂死病中惊坐起,反贼竟是我自己?
可就算造反了,又为什么是成祖?
开国才能称祖,这是常识啊!
难不成有人谋朝篡位,自己带兵重整河山?
可是那道声音无情的打碎了他的美梦。
“朱棣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舆论战和打倒反对派。
这不奇怪,越是谋朝篡位,越心虚。
他就越要四处宣扬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这方面朱棣做的可以说相当过份了。
他修改史书,将自己的庶出身份改为嫡出。
也就是认马皇后为母,掩盖了自己生母的身份。”
什么???
第一件事就是在老朱的雷点上蹦迪啊!
之前的板子被朱标夺走。
老朱一时没有趁手的兵器,索性狠狠扇了朱棣两巴掌。
“我打死你这个不忠不孝的龟儿。”
这回连朱标都没有拦。
“四弟,你这。。。。。。有些过了。”
“顺便说一下,关于朱棣生母的身份问题早有公论。
朱棣生母为碽妃。
是由我国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吴晗先生和傅斯年先生论证出来的。
在此向他们致敬。”
朱棣难以置信,“我不会这么对母妃的。”
可是那道可恶的声音还在继续。
“他还去掉了朱允炆追尊的兴宗孝康皇帝,仍称朱标为懿文太子。”
朱元璋破防!
“龟儿,敢这么对你大哥!”
不用说,又是狠狠一顿巴掌。
“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法统,朱棣百般润色和修改了很多史书。
一边宣扬爸爸爱他,他爱爸爸。
一边到处抹黑朱标朱允炆父子。”
朱元璋狠狠破防!
“没良心的东西,敢说你大哥坏话!”
又是狠狠一顿巴掌!
呜呜呜,朱棣心都碎了。
爸爸哪里爱他?
爸爸只爱大哥!
他也不要爱爸爸了!
朱标深深地叹气,他倒也能理解。
只是从小抚养长大的亲弟弟这么对他,他还是难免有点寒心。
脸已经肿成猪头的朱棣不敢看朱标的眼神。
怎么办啊?
这下连大哥也要不爱他了!
“与此同时,朱棣废建文新政,恢复旧制。
开设奸臣榜,大肆诛杀建文旧臣。
朱棣如此做有维护统治的原因,也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这就不得不提到朱允炆建文新政的内容。”
听到此处,朱元璋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这是关于国家政策的内容,必须都给咱原原本本的记下来。
老大你记第一句,老四你记第二句。
这么循环,咱给你们查缺补漏。”
朱标和朱棣知道其重要性,顿时摒弃杂念,专心准备做笔记。
“朱允炆的建文新政主要内容有五点
一、推行削藩二、重文轻武三、经济改革四、更改官制五、宽省刑狱。”
“削藩的事前面已经详细讲过,就不再提了,咱们就讲后四点。”
削藩为什么不再提?
藩王朱棣很想听一听啊!
但是朱棣又不敢抗议,唉!
“第二点和第三点可以结合起来看。
朱允炆重用文人士大夫,减免江南赋税,表面上看起来是休养生息的仁政。
但是这种行为直接壮大了江南文官力量,后患无穷。
首先,这些纸上谈兵的文人一力推动削藩,却缺乏正确的谋划和相应的军事指挥能力,只会瞎指挥。
最典型的就是大聪明黄子澄。”
朱元璋突然出声说道,“咱记得这个黄子澄,哼哼,就是他保举的废物李景隆。”
朱棣讶异的看了一眼爸爸。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李景隆平常不是很得爸爸宠爱吗?
看来失宠的不止我朱棣一个,太好了!
朱棣高兴的好像脸上的疼痛都减轻了一些。
“在削藩的问题上,当时朝中大臣提出了很多不错的建议。
像卓敬建议直接改封,高巍建议换藩王下一代子弟的封地。
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
结果黄子澄鼓动朱允炆武力削藩!
武力削藩就武力削藩吧。
齐泰建议先拿燕王开刀。
黄子澄偏偏又要把最厉害的朱棣放在最后面再削,直接养虎为患!
而且这还不是他犯过最愚蠢的错误!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