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前方是一片湖泊,三艘小船已经在岸边等候了,此时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一起,开始听着程济部署逃亡事宜。
“诸位,吾等此行,便是为了护住陛下而来,如今,老夫带陛下下旨,还望诸位莫要挂怀。”
“请程大人吩咐,吾等万死不辞。”
“那老夫便当仁不让了,梁田玉、宋和、周恕、何济等人则扮作陛下替身,西去武汉等地,以吸引燕兵注意力。记住,不要停,能跑多远算多远,能躲多久算多久。”
几人点点头,每个人都有视死如归的模样。
“廖平、史仲彬等人则西去襄阳。范阳调集大军,廖将军,大明江山与否,都拜托将军了。”
“末将领命,请问大人,要是卑职搬来救兵,如何寻找陛下啊。陛下等人要在哪里安身?”
程济言道:“老夫与陛下,杨应能、叶希贤、牛景先、郑洽、王之臣取道江苏太湖、南下浙江。如果廖将军搬得救兵,就去苏州吧。”
廖平点点头:“也好,那就这么办。请于末将等人一艘小船,咱们就此别过。”
说完,众人齐齐跪在朱允炆面前:“陛下,臣等一去,凶险未知,还望陛下保重龙体,以筹将来。
燕贼倒行逆施,作乱犯上,必不得好死,还望陛下静心以待,等待臣等归来。臣等就此拜别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脚下的各位大臣,朱允炆也不免悲从中来,自己何德何能,能有如此忠臣义士啊。
一个个将他们扶起:“诸位爱卿,大明国祚,万里江山,朕就拜托各位了,请受朕一拜!”
“陛下~”
一副君臣肝胆相照的画面,让一旁的程济泪眼婆娑。
只见朱允炆从怀里一个劲往出掏银子,每个都是五十两的银子,甚至每人还发了两个金元宝。
每个大臣都得到了几千两的银子,对比他们的工资来说,这算上是一笔巨款了。
“诸位爱卿,这一路风餐露宿,山高水长,出来的急,也未等多待傍身之物,还望诸位爱卿照顾好身体,待你我君臣相会,朕在另行封赏。”
“陛下!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看着他们还要跪地施礼,朱允炆连忙扶住,心里烦躁的不行,还得装着不忍分别的样子奉劝他们早些离去。
看着众人慢慢远离,只剩下了自己这边的七个人,也聊胜于无吧。
“还请陛下登船!”
望着远处的山脉渐渐而去,朱允炆一时不知作何感想,他现在就想自己单独找个地方安静的思索几天,想一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程济端着一碗粥走出来言道:“陛下,您都三天没进食了,多少吃一些吧。”
“好!有劳爱卿了。”
看着朱允炆吃饭,所有人都高兴,程济言道:“陛下,这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失误算不得什么。只要陛下励精图治,东山再起便不远了。”
朱允炆看着眼前的六个人,打算先统一思想,这帮文人啊,脑子里天天忠君爱国,但办事的能力还是差了很多,如果不统一思想,别说打回京城了,半路出家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了。
“呵呵,依照爱卿的意思,咱们是一时失误?”
程济一愣:“自然!”
朱允炆笑道:“爱卿,如今朕细细想来,燕王朱棣虽有雄才,如果不是朝中诸位大臣,燕王焉能有今日?”
程济一愣:“陛下此言何意?难道是臣等不够忠心?”
“老爱卿啊,你也是精通易理之人,要知道,儒家不可言兵啊,自太祖之时,满朝武将皆被屠杀殆尽,靠着咱们这个秀才朝廷,哪会是燕王的对手呢。
你们看,当初盛庸不过是小败而已,但后期人家打的就不错,但有人弹劾盛庸年纪大了,没有进取之心,反而派出了李景隆。
呵呵,朕的六十万大军啊,被燕王不足十万人打的七零八落,这种战事,除了能让燕王多了一些战绩,与我朝堂有何益处?
朕这几天在想,太祖之所以把位置传给朕,是礼法所致,但也是燕王的试炼之石啊。他燕王想要上位,必须得压得过朕才是。
同样,朕想坐稳这个江山,也得压得住各路藩王才行,当初的削藩是对的,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错就错在,咱们太心急了,哪怕仿照“推恩令”,咱们也不会败的如此之快。”
朱允炆说完笑道:“如今,诸位爱卿与朕都成了丧家之犬,从此以后,希望所有人能统一思想,听从朕的指示,让朕带着你们重新杀回京城!”
几个人虽然不对朱允炆抱有太大幻想,先如今见到陛下能重整旗鼓,也都欣然磕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以后莫要叫我陛下了,就叫我应文师父。除了我们三个和尚,各位都以兄弟相称吧。”
“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