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剑网三:四海盛唐 第二章 找个饭票

长安城的纷飞雪夜,在昨夜悄然消逝。

张沐安无意识地举起胳膊来,可随即全身的疼痛感如同海水涨潮般将他淹没。

嘶……

疼的他口中倒吸一口凉气。

“等等!我在哪?”

一阵杂乱无章的记忆碎片再度清晰浮现,张沐安咬紧牙关承受疼痛强撑起身子。

柔和宜人的冬季清晨阳光透过木窗洒满了客房,正好落在他所躺的那张木床上,而他的身体下方则铺设着由蒲草制成的褥垫,床上还放置有由竹子编织成的枕头。在他的左手边有一个与床面相同高度的小桌子,桌面摆设着一个陶土烧造的小碗,其中盛有半碗清水;房间的角落处则是一个炭火盆,似乎在昨晚深夜已然熄灭,只留下淡淡的轻烟飘荡。

他身上那件厚实的羽绒衣已经被脱去,叠放在床脚处,然而裤子与贴身衣物则完好的穿在身上。

走出温暖舒适的被窝之后,张沐安立刻感受到了阵阵扑面而来的冷意。

他急忙捡起羽绒衣披在肩头,那些已经凝固变色的血迹,仿佛是在提醒他之前经历过的种种并非梦境。

房间的地板是石砖铺就,哪怕穿着袜子站在上面也十分冰凉。而自己的鞋子或许在与恶狼的搏斗过程中不幸丢失了。

张沐安推开房间的木门,看着眼前寂静无声的庭院,以及四周这些充满古韵的木质厢房,一时之间感到有些无法适从。

粗壮的木柱,独特的斗拱设计,以及青灰色的瓦片,都使习惯于都市高楼林立环境的他倍感陌生。

“诶?这位小郎君,你终于醒了?”一道清脆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张沐安扭头看去,发现是一位约莫14至15岁之间的少女,她以发绳将秀发束成两个小小的发髻。她那稚嫩的圆脸上带着几分婴儿肥。

“小……郎君?”这个称谓令张沐安不太适应。

“对啊?不叫你小郎君,难道叫你小娘子吗?”年轻女子张沐安的反应感到惊讶。

“不不不,是小郎君……”张沐安不敢迟疑,差一点自己性别都变了:“我叫张沐安,敢问小……小娘子尊姓大名?”

“哪有什么尊姓啊?”年轻女子听到张沐安的话,口中连说不敢,但是眼睛确弯成了月牙:“我名为黄莺,昨日见你倒在雪中,就是我们救的你。”

张沐安听闻之后,立马学着影视剧中古人的姿势,胸前抱手,躬身行礼:“感谢诸位的救命大恩!”

“哎呀!”黄莺微笑着避开了一步:“嘻嘻,我就是个小侍女,你真正需要谢的是我家娘子和严掌柜。”

“都要谢的,都要谢的!”张沐安并未因此作罢,仍旧向着黄莺躬身作揖。

“你这人好固执”黄莺用手虚遮自己的嘴巴,眼睛却笑得更弯了:“我家娘子说,等你醒了让我领你去见她,但此刻她正和严掌柜讨论重要事宜,恐怕还需片刻时间才能结束。”

张沐安连忙摆手示意:“无妨无妨!”

接着,他便询问黄莺:“敢问小娘子,这里是何处,现在是哪一年啊?”

“此处乃延康坊,四大商会旗下的剑南商会驻地,至于年份嘛……”黄莺皱着眉头:“你应该说的是载吧?现在是天宝三载,不过还有五日就是天宝四载了~”

“你是冻糊涂了吗?”

“天宝……安禄山?杨贵妃?安史之乱……是天宝十四年还是十五年来着?”张沐安皱起了眉头,心中盘算,嘴里小声嘟囔着。

“什么之乱?”因为张沐安声音小,黄莺听得不是很清:“话说你姓张,范阳张氏吗?”

“我……似乎并不是来自那里,我好像失忆了,并不记得自己家在哪里。”张沐安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啊?这……”听到这些话,这位年轻的女子颇感吃惊,她不曾料到张沐安竟然连自己的家都已不记得,当下有些踌躇,近几年中原天灾不断,流民增多,如果是张沐安是个逃户,怕是有些麻烦。

“这样,还请郎君多加歇息,等我将此事告与娘子,咱们再做打算。”

张沐安只得再次躬身谢过。

待黄莺走后张沐安转身折回室内,坐下床头,开始梳理自己混乱的思绪。

他对唐朝历史的了解最初只停留在课本上,后来十几年中耳濡目染了一些影视剧、纪录片、游戏、小说等零散内容。

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运用老李家的天赋,发动政变,诛杀了当时欲做第二个武则天的韦后,并废黜了李重茂,将自己的父皇重新推上王位。然而,仅仅在政变两年后,其父李旦便把王位禅让了王位与李隆基。开启了唐朝的第二个盛世——开元盛世。

然而,晚年的李隆基因对自我无上的权威极度沉迷,沉溺于声色犬马,荒废朝政,过于信任李林甫、杨国忠等奸邪之臣,闭塞言路,贬弃能臣,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亲手摧毁了自己一手缔造的盛世。

引起安史之乱的原因繁复多样,但都不是自己现在能够阻止的,他现在甚至连个户籍都没有,属于黑户。而唐朝对于这些黑户的处罚相当严厉,轻则杖责,重则流放。

不过,若被认定为逃户,而非黑户,至少还有饭可吃。甚至长安城内有些职位优先提供给逃户申请,可谓盛世中的一抹真情。想要介入长安就别妄想了,即使天赋如李白那样杰出之人,到最后也依然无法融入长安。

眼下唯一的出路便是想尽办法在此立足。从那个侍女的口中得知,此地乃是商会,而商会组成成分复杂,自己也好混入其中……

咚!咚咚!

正当张沐安陷入沉思之际,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

“张郎君,这是给你换洗衣物和一双新鞋,你收拾妥当后,劳烦前往前厅一叙。”

~~

商会驻地总体分为前后两院,张沐安被安置于后院厢房之内,与此相邻的还有一座独立庭院,应当为主人家之居所。走出房门后,沿着回廊行进约一二十步,便到达前院一侧,而前院正中的建筑正是驻地前厅。

踏上两步石阶,跨过门槛,走进这间约三十余平米的前厅,前厅正前方摆放着一把红木交椅,两侧各置交椅两张,右侧配置一条长桌,左侧墙边则摆满各类物品。

正面的一把交椅上坐着一位女子,而左边上首第一张椅子上则坐着一名老人。

屋内其他情况张沐安未敢过多注视,仅仅用余光悄了两眼,便走上前在厅中站定。

“张沐安,对于诸位的救命之恩。”

中央的女子并未回应,反倒是那位老者率先开口询问:

“据说你患上了失魂症?”

“是……我只记得昨日之事,其他的都不曾记得了……”

“……”老者没有继续发问,而是将视线转向坐在上方的女子,毕竟人是她出言救下的,决策应该由她来做出。

此次四大商会长安相聚,按理应由各会长出席,但剑南商会却是由会长之女——周安安出面。尽管众人早已知晓,会长膝下无子,仅有一女,因此剑南商会未来极有可能由周安安继任,然而近期却有一些流言蜚语……

“你目前有何打算?”坐在前方的周安安缓缓问询。年轻的面容上,透露出一种超越其年龄的气势。

“我希望在完全恢复记忆之前,能够在商会找到一份差事,不求回报,只为回报救命之恩。”张沐沉声回答道。

“可识字?”

“识得。”

“这句如何读?”周安安指向前厅墙上悬挂的一幅书法作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诗,堪称佳作!”张沐安定睛一看,楷书字迹饱满,笔锋有力,内容竟是王维的诗。

但把思乡诗挂在会客的前厅……

周安安没有接茬,他当然知道王维的诗很好,毕竟王维是开元九载的状元。要不然也不会把两位公主都迷得五迷三道的。

“可会算数?”

“有所涉猎。”

“哦?”周安安内心略显震惊,张沐安知礼节,又举止得体,穿着打扮与一般流民迥然不同,因此会识文断字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既然识字,那认识王维的诗也是情理之中。然而能进行算术运算,实在是出乎意料的事儿。

虽然本朝设有算学,但历代圣人对于算学的推广力度并不相同,致使算学一道其实并无太多人钻研,而明算科虽然可以取士,但大多都是九品官员。导致大多数读书人对于算学并不加以重视,更多还是读进士科或明经科。

毕竟国子博士为五品,而算学博士只有从九品下。

“那你学过什么算经?”周安安继续问道。

“什么?”张沐安显得有些疑惑。

算经?高等数学算吗?

周安安观张沐安满脸困惑,心中有些气恼。

“既然曾研习算术,所学内容总记得吧?”周安安皱着眉头继续询问:“诸如《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抑或《缉古》算经?”

“不记得了……”

“……”

“您可否考我一下?”张沐安见对方脸色愈发阴沉,立马开口提议。

这可是长期饭票,要是失之交臂,岂不是要在寒冬腊月里挨饿受冻?

周安安望向严老,严老微笑颌首:“现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持米几何?”

张沐安内心稍显轻松,这道题倒是不难。

“桌上自有算筹、纸墨可用。”严老指明旁边桌案,示意张沐安可以随意取用工具。

张沐安施礼谢过,也不故弄玄虚什么心算,毕竟此刻答案的精确度更为关键。

他走到桌前,稍作观察算盘,发现与现代算盘略有不同。不过他反正也不用算盘,直接握住笔在纸上迅速演算。

不会使用算筹?

周安安与严掌柜见状对视一眼,觉得张沐安口中的“有所涉猎”或许只是为了留下来而说了谎。

为等他们有所反应,张沐安那边已得出答案。

“十斗十六分斗之十五。”

“这……的确是这样……”严掌柜捋着胡子的手停了下来。

他里面站了起来,走到桌前,看向张沐安刚刚画写的纸面。发现竟是自己完全不懂的符号。

“今有七人,分八钱三分钱之一。问人得几何?”严掌柜再次出题。

张沐安听后又在纸上写了个算式。

“人得一钱二十一分钱之四。”

“又有三人三分人之一,分六钱三分钱之一,四分钱之三。问人得几何?”

“……人得二钱八分钱之一。”

“何人教你的算术?”

“不记得了……”

“……”

严老现在的眉头都能夹死一直苍蝇,明明答案都对,而其中的推导过程却让人一头雾水。

“回禀小娘子,张郎君确实研习国《九章》,擅长算术……”

周安安微微颔首,心想此人看来并未撒谎,随后继续问道:“你可学过武?”

“……不曾”这个张沐安是真不会,子弹时间这种东西他也还没搞清,万一是肾上腺素飙升导致的幻觉呢?

“长安商会现在可用逃户吗?”这句话是问严老的。

“啊?”谁知严老还在盯着张沐安的演算纸研究,听到周安安询问自己,马上回复道:“近年来逃户人数激增,县衙已经禁止商户私下招募逃户,除非成为奴籍。然而若是仅仅担任帮闲……或许还有些许通融的余地。”

“他身份尚未明晰,暂时不宜入奴籍……恰好我将在长安逗留一段时日,此次仅带了黄莺与阿牛随行,你就先跟在我旁边帮闲吧。”

“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剑网三:四海盛唐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