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被女帝玷污千年,我成了绝世剑仙 第四章 千年修行无人识,一朝破境天下惊

“这个混球,还想飞上天,也不怕摔死你。”颜倾城一脸不忿的骂了一句。

“大白,前面山头停一下,我要突破境界。”

“你确定是突破境界?你知不知道境界是什么?”

“大白,这么说话,兄弟是做不长久滴!”

“谁稀罕你一样。”白虎和李道玄这一千年以来,可没少吃他的亏。这家伙的这张嘴,呼啦呼啦的,没少被忽悠!

……

陇山顶上!

“鳏夫,提取奖励……”

(恭喜鳏夫宿主,提取奖励成功,获得原始剑典一部,原始道剑一柄,五百年修为灌顶。)

李道玄的识海中,猛然多出许多晦暗不明的知识。

“鳏夫,直接修为灌顶。”李道玄也不去看那些功法了,身体会自动修炼。

(好的,宿主。)

天地元气暴动,方圆千里的天地元气汇聚而来,注入李道玄的身体,停留千年不得寸进的境界开始提升……

这一下,引得千里之内的修者纷纷驻足观望,面露骇然,这般天地异象,实在太过惊人。

高阶修行者飞掠而起,望着陇山顶上异象中心的翩翩少年。

“这到底是什么修为,能引得这般天地异象?”

“凉州城来了这般强者,我得赶紧通知家族。”

炼气,筑基,金丹……五百年修为灌顶,李道玄直接从练气境来到金丹境。

“果然不愧是玄阳体质。五百年的修为只能让我突破到金丹境。果然是玄阳体质,踏马的!”

李道玄感受了一下自身的改变,睁开眼睛,站起身,就想显摆一下,一步迈出,从山顶坠落下去……

“我靠……什么鬼……”

“大白救命啊……”

白虎已经感知到了李道玄的境界,从练气圆满到了金丹前期。

“摔不死你个浑蛋!”白虎咕哝了一声,一跃而下……

…………

凉州,陇山郡,李家。

“李家主,我们此来只为了一件事情,就是当初您与我宇文家主定下的亲事。”

李隆基瞥了一眼宇文家主事和宇文清雅,内心冷笑了一下,“真是世风日下,这宇文家攀上了高枝,就觉得自己不可一世了。”

“你一个主事,有何资格与我对话。”李隆基冷冷的说了一句。

“门童,你来与这位主事大人好好说道说道。”李隆基叫来了门童!

“是,家主。”门童进来,行了一礼,转身对着宇文家主事,淡淡道:“宇文主事,请说出你的来意,和请求。我李家乃礼仪之家,绝不会为难于你。”

宇文家主事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愤怒又不好发作,看了身边的宇文清雅一眼。

宇文清雅轻移莲步,躬身一礼,“世伯,清雅此来只为解除和世兄的亲事,您也知道,世兄已经离开一千年了。”

“这一千年杳无音信……”

“您总不能用这亲事绑住清雅一辈子不是吗?”

李隆基没有说话,闭目养神。

宇文家是在李家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宇文家当初为了巴结李家,立下规矩,宇文家世代娇女,只嫁李家之人。

宇文家主宇文钥更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李隆基的儿子李道玄,尽管李道玄出生时先天不足。

李隆基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先天不足,才同意了宇文钥的提议。

如今,宇文清雅拜入仙门,修行几百年,已然是返虚境的强者,自然是看不起李家先天不足的少家主。

更何况,李道玄意外消失了千年之久,音信全无,宇文清雅本本就不同意这场亲事,正好宇文钥搭上了京中权贵的关系,想让宇文清雅去联姻。

这才来到李家,想要解除姻亲关系。宇文清雅也想借此机会,摆脱姻缘的羁绊,潜心修道!

修道一途,讲求道心纯粹,心无旁骛。如此,才能道途通畅。不会滋生心魔!

“你们宇文家真是恬不知耻,当初求着我李家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少家主不过是入了仙门修行,你们就迫不及待的要解除姻亲关系?”

一位少女从门外走了进来,一脸不屑的说道。

“紫悦见过伯父!”姬紫悦来到近前,躬身一礼。

“紫悦丫头来了啊!随便坐吧。”李隆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都说李家是礼仪之家,为何谁都能在大殿上吠沸洋扬?”宇文家主事讥笑道!同时释放自己的威压向着姬紫悦压了过去。

“放肆……”

李隆基斥了一声,宇文家主事的威压被一句放肆震散,嘴角溢出丝丝血迹,退到宇文清雅身后!

“这老家伙实力好强,一出口就震伤了我的五脏六腑!”

“世伯,清雅的本意是解除姻亲关系,并没有什么恶意,何况,我们两家本是世交,您总不会为难清雅一个小辈吧?”

“世交?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你宇文家配吗?”姬紫悦怼了一句。

“这位姑娘,在李家,礼仪德戒你没学到,却是出落得牙尖嘴利。”宇文清雅笑意盈盈的道。

刚刚的讥讽并没有让她的心弦其任何涟漪,在她眼中,对方不过一个小丫头而已。讽刺一句回去也就罢了。

“你……”,姬紫悦还想说什么,李隆基摆了摆手,阻止了姬紫悦要说的话。

(境界:练气,筑基,金丹,化神,返虚,归道,合体,大乘,归元,真仙……)

新书首发,求支持,求评价,求鲜花,求收藏

再三拜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被女帝玷污千年,我成了绝世剑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