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合院:我!军统六哥,相亲白玲 第十八章:好酒好菜,贾张氏入瓮

“肘子!”

“大鲤鱼!”

听到这两个词的一瞬间。

贾张氏双眼冒出了绿光。

一旁的陈静吓了一跳,还以为身边的老太太变异了呢!

好在,下一秒,绿光消失。

贾张氏扭捏道:“吃啥到次要,我扶你去二荤铺坐会,看看脚崴的严重不!”

说完,也不管陈静答应不答应的。

搀着她,冒着大雪往前走。

看到贾张氏这猴急样,陈静心中更加鄙夷。

不过,任务在身,她不得不继续装瘸,随着贾张氏往前走。

好在离得不远,几分钟后,俩人进了二荤铺。

一进屋,贾张氏就四处乱看。

五十年代不比后世,去饭店吃饭十分平常,跟喝凉水一样容易。

这年月,吃饱就不错了。

普通人家除了过年,一个月都看不见半点荤腥。

那家那户去了趟二荤铺能吹小半年。

贾张氏活了五十多年,进二荤铺不超过五次。

可惜,此时的饭店没有后世那种菜肴成品的图片。

墙上挂着木牌只写着菜名和价格。

贾张氏是大文盲,看了一圈,一个字不认识,大失所望。

陈静来二荤铺的目的就是收买贾张氏,拉进关系。

她也不废话,直接对跑堂挥了挥手。

跑堂的笑着走了过来。

“您二位来点什么?别看咱铺子小,煎炒烹炸样样都行!”

“要是不吃炒菜,面条饺子也有!”

听完跑堂的介绍,贾张氏不自觉的,狠狠地咽了咽口水。

陈静对她笑道:“大娘,也不知道你爱吃啥,那我就看着随便点两样!?”

听了这话,贾张氏好悬没急眼,没跳起来骂娘。

什么叫随便点两样?!

说好的肘子和大鲤鱼呢?!

贾张氏内心十分不乐意,嘴上却假惺惺道:

“没帮什么大忙,随便点个肉菜就行。”

“没有肉菜,炒个鸡蛋也将就!”

陈静也不搭话,只是微微摇头,熟练的点起了菜。

“扣肘子来一个,木须肉来一份,红焖大鲤鱼来一条。”

“炸肉丸子来一份,炒肥肠来一份,白菜鲜肉的饺子来一斤!”

看到对面新认识的女人点了这么多硬菜。

贾张氏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害怕。

害怕这是传说中的仙人跳,亦或是对面女人要带她吃霸王餐,准备给她撇下抵账。

下意识的,贾张氏端详起对面来。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之后吓了一跳。

刚刚,她一直心里想着大肘子和大鲤鱼,没有好好看陈静。

此时才发现,对面的女人长也太俊了。

而且,脸上流露出的风情,甚至比自己儿媳妇秦淮茹还高上几分。

再看女人身上的衣服也都不是便宜货。

贾张氏立刻做出自己的判断,对面女人是个有身份的人。

绝对不是仙人跳,更不会扔自己抵账。

想到这里,她瞬间来了精神。

换了一副心疼的模样道:

“大妹子,跟我外道啥,点这么菜吃不完,浪费了!”

陈静摆手道:“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大冷的天,大娘你顶着大雪帮了我,那就是我的恩人!”

“请恩人吃顿饭,没有什么浪费不浪费的!”

“再一个,吃不完,大娘您要不嫌弃,可以带回家留着晚上吃!”

不得不说,能进军统当特务的,不论男女都是有两下子的。

陈静和贾张氏照面不超过俩小时,说话不超过五句。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她已经把贾张氏的性格,喜好摸得门清。

几乎每句话都说到贾张氏的心坎里。

贾张氏为人小气,狡黠,在南锣鼓巷是个万人烦,一个朋友都没有。

被人这样奉承还是生平第一次。

更重要的是,不要钱连吃带拿,这是做梦都梦不到好事。

贾张氏心里乐开了花。

陈静趁热打铁,继续道:“大娘,大雪天的,用不用喝两盅暖和暖和?!”

贾张氏别看是个女的,还是老太太,却是个地地道道贪杯的货色。

赶紧道:“我老太太喝不喝没啥,大闺女你脚崴了,喝点酒可以活血!”

陈静呵呵一笑道:“还是大娘想的周到!”

说着,又问跑堂的要了一斤上等的莲花白。

大雪寒天,二荤铺就她们一桌客人。

很快,酒菜齐全。

跑堂的喊了声,“菜齐了,您二位慢用!”

望着眼前满桌的肉菜,绿色眼珠子再次出现。

贾张氏扭捏道:“出来的急,忘了吃早饭,还真有点饿了!”

这番做派,落在陈静眼中十分可笑。

她心中冷笑不已,口中却道:“饿了就赶紧吃,吃饱了咱娘俩好好喝两盅!”

“中(三声)!”

高兴之余,贾张氏猛地冒出了河南口音。

就见她露胳膊弯袖子,筷子如同旋风一般飞了起来。

一大口肘子就着一口大鲤鱼。

一大筷子木须肉就着一大筷子肥肠。

乒乓球大小的肉丸子,元宝大小的饺子,一口一个。

陈静越看越恶心,好悬没吐了。

感觉对面坐着的不是人,而是一头老母猪。

不过,为了工作,她强忍吐意,不停地给贾张氏夹菜。

片刻后,五盘肉菜,一斤饺子被贾张氏一人干了大半。

陈静笑道:“大娘,吃得差不多了吧,咱娘俩整两盅?”

“中!”

贾张氏放下筷子,同时松了松勒得绑紧的裤腰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合院:我!军统六哥,相亲白玲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