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出生于亚细亚大陆华夏区北方某地,确切地说,是胶澳城邦,平时靠在一些不知名的文学刊物上赚一些稿费为生,有时也会充当“人体发电机”,补贴一下生计。
跟他相依为命的还有妹妹小美。受陈龙的影响,她也十分喜欢读书,很多第一纪元的名著她都烂熟于心。有一次她问我:“哥,你看过《水浒》吗?”
“当然看过了,怎么啦?”
“那你最喜欢哪个人物?”
“武松!”
“为什么呀?”
“为什么……他入得衙门,上得梁山,快意恩仇,知恩图报……这些还不够吗?那你喜欢谁呢?”陈龙反问小美。
“鲁智深。你看啊,武松怒发冲冠,为的都是些私人恩怨,但鲁智深就不同了,他做的都是些为别人打抱不平的事,要是修行些思想和主义什么的,那就活脱脱一个革命家的形象,格局明显比武松高多了。”小美得意地说道。
小美这孩子在文学方面的悟性的确是不错,只可惜生不逢时。
“有时候,我脑筋清新一点下来,也曾译过几首英法的小诗,和几篇不满四千字的德国的短篇小说,于晚上大家睡熟的时候去投邮,再寄给各新开的书局
……
原来是我前回寄去的德文短篇的译稿,已经在某杂志上发表了,信中寄来的是五元钱的一张汇票。我囊里正是将空的时候,有了这五元钱,非但月底要预付的来月的房金可以无忧,并且付过房金以后,还可以维持几天的食料。”
郁达夫这段流水账般的叙事肯定算不上优美,但我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作家即便写上4000字,也决计换不来半日的房租,而第一纪元的人们却可以换得半月的安稳。而且当时的华夏正处乱局,郁达夫当时也尚未成名,只是一介刚刚留学归国的学生而已,乱世中的文人尚且有此待遇,当今全球一统,歌舞升平,却连知名作家也只能靠微薄的稿费聊以维持生计。
我为当今的作家感到惋惜,也为小美的生不逢时而感到愤恨,这虚伪至极的乌托邦!
……
正如狄更斯所言,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时代,这是黑暗的时代。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有些人拥有一切,有些人一无所有,有人生来就在天堂,而有人却恰恰相反——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无论是过往,抑或是现在,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们都坚定地认为,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无以伦比的繁华盛世。”
……
陈龙略一沉吟,便点下发送键,将这篇杂文发给了某杂志社编辑。
陈龙跟小美的居住环境之简陋,比起郁达夫当初住的地方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房地产的蓬勃发展让有钱人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而穷人则只能勉强果腹容身。虽说如此,陈龙和小美却不觉得苦,因为文学的天地是如此之辽阔,他们可以尽情地遨游其中。
好景不长。
不久以后,陈龙便因为在某杂志上发表“诋毁乌托邦制度”的文章而被通缉。由于诋毁乌托邦罪是重罪,他不能被抓,无奈之下便带着小美畏罪潜逃了。
几经周转,他们逃到了扶桑之地的长门城邦。
身处异国他乡,他们的心情顿时放松不少,虽然小美脸上满是疲倦之色,却也难掩内心的兴奋与好奇。
他们决定先填饱肚子再说,便挑了一家拉面店坐下了。他们旁边的桌子坐了一位母亲,领着3个孩子,最小的孩子不过四五岁,那位母亲见有人来,礼貌地向旁边挪了挪,朝我们点了点头。我们回之以微笑。
这时门一响,走进两位老者,看起来保养得都不错,也都挺有派头。只见他们大剌剌地往那位母亲对面的桌子旁一坐,一边大呼小叫地聊着些什么,一边掏出香烟来咕嘟咕嘟地自顾吸了起来。那位母亲一皱眉,连忙将孩子抱到自己身边,一边试图用手扇散烟雾,奈何无济于事。那两名老者见状撇撇嘴,照旧吞云吐雾。这时小美站起身来,对着两位老者鞠了一躬:
“老伯,您看这里都是小朋友,您二位能不能委屈一下,不要在这里吸烟。”
“你算是哪根葱!轮得到你在这里多管闲事!”“大墨镜”老者恶狠狠地说道。
“我就是劝劝您,您不听就算了嘛。干嘛那么凶。”小美回到座位上,一边吃面一边对陈龙说:
“哥,咱这一路上磕磕碰碰,我算看出来了,眼见笔墨也耍不成了,咱就得上梁山!现在那儿就俩镇关西,要不咱这就试试手?”
陈龙急忙压低了声音:
“你不要惹事,咱现在正逃命呢,等消停消停再说吧。”
见我似乎有所忌惮,两名老者得态度愈发嚣张起来:
“小子,你是干嘛吃的!看你那副怂样!还不如那小妮子呢,哈哈!”
陈龙不由得火往上撞,回头看了看那两个老家伙,沉声说道:
“我看您二位还是听劝,遵守一下社会公德吧!”
“格子T恤”老者闻言怒道:
“小子,你甭在这儿装大瓣蒜,你在哪里工作,我让你吃不上饭!也不问问老子是谁!”
“我说的是道理,你也别管我在哪儿工作,我就是一无业流民。您这烟到底是熄还是不熄?”
两个老东西嘴巴动了动,没说话,只是狠狠地吸了两口烟,“大墨镜”又端起拉面,冲我使了使劲,又退了两步,一抬手,竟然将一碗面都扣在了那位母亲的头上!然后用挑衅般的眼神望着陈龙,仿佛是在说:
“我们这么大岁数,我欺负别人可以,你要是敢动我,我就讹到你破产!”
可惜他看错人了,这碗面要是砸在陈龙头上,他或许能忍——毕竟逃命要紧。但是他却不走寻常路,去伤害无辜,这个我忍不了!
那位母亲忍着痛,紧紧拉住陈龙的手,用恳求般的眼神望着他,似乎是在求他不要动手。陈龙替她除去头上的秽物,说了声“实在抱歉,让你受牵连了”,又回头看看小美,征求她的意见:
“今天这镇关西咱打了!”
小美连忙站起来,对陈龙说:
“别!哥,咱别惹事!”
还没等陈龙反应过来,小美早抄起烟灰缸,砸扁了“大墨镜”老者的酒糟鼻子,又一回手,“大墨镜”的太阳穴就汩汩地流出血来。
陈龙完全懵了!这丫头的手居然这么黑!人生的第一个“镇关西”就这么被她给抢去了!只好拉起小美往外就跑。小美甩掉了我的手,指了指“格子T恤”:
“别呀,打完再跑,那么急干嘛!”
陈龙简直要被这个丫头气笑了!对着那张丑陋的龅牙脸,一脚蹬了过去,免手术且一劳永逸地治好了他的大龅牙,然后假装镇定地整理一下衣服,拉起小美就走。
可刚出出门他就傻眼了,门口停着两辆警车。这地方警察的效率这么高吗?陈龙心里慌得很,没等人家请,就自己主动开门钻了进去。小美狠狠地踢了我一脚:
“人家请你了吗?你上人家警车干嘛呀?”
车上的两位巡查也是一脸茫然地望着我:
“你是哪位呀?谁让你上来的?”
陈龙讪讪地笑了笑,低头正想退出去,这时“格子T恤”跑了出来,指着我和小美,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满口漏风,说不清楚。原本坐在车上的两名巡查这才下了车,走到“格子T恤”地面前,端详了好一阵,才捉住他的胳膊,塞进警车。我车没下成,被塞进车的“格子T恤”顶了回去,就想从另一边的车门下去。没想到那两名巡查将老者塞进车后,就一左一右坐进车里,这下好了,我出不去了!
“好挤呀!”一名络腮胡子的巡查抱怨。
“可不!这两个家伙可真能添乱!往里点!”坐在我身边的那位巡查一边推我,一边说。
“格子T恤”还不老实,指手画脚地想说话又说不清楚,那位络腮胡子巡查一肘顶在他下巴上,这下他彻底老实了——头歪在一旁,昏死了过去。
后面警车里又出来两名巡查,将那位“大墨镜”老者架了出来,拿照片比对了半天,也塞进了车里。那家伙捂着太阳穴,嘟嘟囔囔说了半天,好像是让警察叫救护车。
一位巡查部长模样的人走过来说道:
“您放心,我们想帮您处理一下,您先跟我们回去配合调查。”
又回头对那两名巡查说道:
“那个小姑娘也一起带回去!让他坐署长旁边!”
小美上了车,狠狠踢了“大墨镜”一脚:
“往那边点,挤死了,老流氓!”
老家伙还想要耍威风,被小美一肘顶在早已开了花的鼻子上,疼得昏了过去。
那个巡查部长模样的人跟两位巡查相视哑然,摇着头上了车:
“今天可是碰上有意思的了,哈哈!”
陈龙突然觉得他的声音有点耳熟,却又觉得不太可能,异国他乡的,哪会有什么熟人?碰巧声音比较像罢了。
也不知又过了多久,车开到了一处码头,码头上早有一伙人等在那里。那个巡查部长模样的人把我拍醒:
“到地方了,下车吧,大作家!”
陈龙抬头仔细一看,果然是他:
“李总编!你这……演的哪一出啊?”
李红轩一笑,说道:
“我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你们一进那家拉面店,我就看见你啦!”
又回头指了指车上那两名老者:
“你们的胆子可真不小,法官跟警察署长也敢打!”
陈龙跟小美对视一眼,低着头,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管他是好人还是恶人,毕竟打人的事情是头一遭,总有些难为情。
“这两个老家伙是退休的法官跟警察署署长,在职的时候利用职权在山田会那里拿了不少好处,如今退休了还死皮赖脸地要钱,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办了这两个老家伙。”
李红轩说着,将两个老家伙摔在了地上。
一个身材健硕、却又不失学者风度的人走过来,拍着李红轩的肩膀:
“老李,辛苦了!这怎么搞得血淋淋的,这次下手够狠的。这两位是?”
“这都是这两位的杰作。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张三,这位是陈龙。”
张三的大名陈龙自然是有所耳闻,他忧国忧民的胸怀、幽默风趣的普法讲座,还有渊博的学识让他钦慕不已。
张三听说是陈龙似乎也非常高兴:
“您的《虚伪的乌托邦》非常发人深省,我是对您仰慕已久,今后还要多多赐教。”
“张三,先把咱们的事情办了吧。”远处一个脸上棱角分明的男人大声说道。
张三拍了拍陈龙的肩膀,说道:
“你先等一下,我还有些事情要办。”便提起地上的两个人,向那个男人走去。
“宫本,让你久等了。喏,人在这里,你看怎么处理吧。”说着将两个人往地上一扔。
“宫本,有你在太好了,快把这群混蛋都给我扔海里去喂鱼!”“大墨镜”退休警视长嚷嚷着,由于没了鼻子,那声音显得格外刺耳。
“扔海里喂鱼?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喏,张三,把这两个老家伙扔海里喂鱼,这艘船就归你们了。”宫本学说着,冲着港口里停着的一艘船努了努嘴,又接着说道:
“不过以你的才干,要是肯留下来的话,我愿意把我的地盘都让给你,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非常感谢你的好意,我也非常敬佩你的为人,倒不如你跟我走,咱们一起出去闯荡一番吧。”张三反过来想拉宫本学入伙。
“不去!不去!这里多安逸呀,乐享其成,何苦在外面漂泊闯荡。既然留不住你,人各有志,那我也不强留了,船上有水,有食物,有备用电池和充电板、海水充电装置,实在不行还有备用的帆,你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就算绕地球一圈儿再回来都够用。有了落脚的地儿别忘了通知我。后会有期哈!”说罢背过身去,又挥了挥手,算是告别了。
“‘法外狂徒号’,嘿嘿,这个好!”马盛涛望着船首刚喷上的几个大字,摇晃着大光头,大步上了船。
张三扭头望着陈龙,好像是在问他:
“你要一起来吗?”
陈龙跟小美正愁入地无门,于是用力点了点头,跟着上了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