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双大明对比:给老朱看堡宗留学! 第三十八章:老朱:允炆将来必成贤明之君!

就在朱元璋难以定夺之时,光幕已经重新开始了下一轮的对比。

【原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

奉天殿内的皇子们,也在此时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光幕。

好奇这位大明第二世皇帝,会有怎样的表现,能否不负洪武皇帝所托!

这也算是给朱元璋思索如何处置‘藩王分封制’,腾出了时间。

索性,朱元璋也暂时不再考虑藩王分封制的事情。

安心看向光幕。

反正藩王之害现在还没有凸显出来,

不用急在这一时进行处置。

倒是允炆那孩子,可是被他寄予了厚望!

“咱已经痛失了雄英,将来还可能痛失标儿。”

“现在只希望这孩子继位之后,能不负所望!”

“咱也不奢望他会比那个世界的雄英做的更优秀。”

“但最起码,咱希望他会是一个贤明之君!”

“最不济也要是个守成之君,保得住咱留下的这份基业。”

“让我大明国祚继续绵延下去,国泰民安,稳步发展。”

想到这,朱元璋又不禁摇头失笑,笑自己未免过于紧张。

就算再怎么不济,大明江山交到允炆手里,也不至于会就此断绝。

毕竟还有那么多藩王戍守各地,还有九大塞王镇守边疆,外敌绝难侵入!

正在此时,现在还是个稚童的朱允炆,也奉诏被内侍带到了奉天殿内。

见到殿内站着这么多人,小小年纪的朱允炆难免有些瑟缩。

紧张的靠在了朱标身边,揪住了他的袍袖。

龙椅上的朱元璋见状,笑了笑,轻声道:

“允炆,到皇爷爷这儿来。”

朱允炆闻言,怯怯的看了看朱标,

见他点头,这才走上御阶,走到朱元璋身边。

朱元璋一把便将其抱了起来,抱在膝前。

爷孙二人同坐一把龙椅,足可见朱元璋对朱允炆的宠爱。

此等恩宠,也令群臣不由有些咂舌。

而光幕也在此时,开始浮现出朱允炆一生的影像。

画面中,

朱允炆从小长于东宫,锦衣玉食享用不尽。

还是个稚童时,便早早受业启蒙!

在面对给自己讲课的儒师时,总能以礼相待,极尽谦恭。

许多教导过朱允炆的名师大儒,都对其夸赞有加。

这般风平浪静的温室之中,朱允炆茁壮成长。

直到皇太孙朱雄英早夭,他便被太子朱标愈发看重。

而朱允炆也学以致用,对上恭顺,对下宽厚,令人交口称赞!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由泛起了一抹笑意。

只要按照这个轨迹继续成长下去。

允炆将来绝对会成为一个贤明之君。

倒是咱多虑了!

说不定,光幕之前提及的,能与咱相提并论的大明皇帝。

就会是允炆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愈发期待起来。

————————————

原大明。

永乐时期。

朱棣原本还在思索,那位皇太孙会怎么处置藩王分封制弊病。

忽然看到光幕中,开始播放建文皇帝的一生。

让他心中骤然一紧。

之前所想的诸般事宜,也全都被抛之脑后!

紧蹙着眉头盯着光幕,有些惴惴不安。

毕竟只要牵扯到朱允炆,就必然离不开他这个亲叔叔!

一旁的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等人,

都是表情有些古怪的撇了眼自己老爹。

唇角边那抹幸灾乐祸的微笑,怎么也压不下去。

——————————————

新大明。

龙腾时期。

于谦看着光幕画面中那个尊老爱幼,宽厚仁孝的朱允炆,

也是仍不住点头称赞道:“小小年纪,便能懂忠孝,知事理。”

“若是成长起来,也必然会是个翩翩君子,不失乃父之风。”

“照此看来,这位皇孙继位之后,应当也能立下几分功绩!”

龙袍老者听到这话,却是神情古怪的瞥了于谦一眼。

于谦不明所以,只得问道:

“陛下,微臣说的有问题?”

龙袍老者摇了摇头,嘴角微翘,说道:

“没问题。”

“发自内心的说,允炆他在朕心中....是个好人。”

“对于大明百姓来说,也称得上是个好皇帝。”

“但却如同温室中成长起来的花蕊,没有经历过任何风浪的洗礼!”

“所以在一些关键事情上,难免会缺乏主见,作出错误的决定。”

“而身为皇帝,有时一个错误,便足以让人懊悔终生。”

于谦听的有些云里雾里,但通过眼前这位陛下的只言片语,他也敏锐的察觉到,这位建文皇帝的一生,恐怕不会简单。

想到这里,他再次看向了光幕,兴趣十足。

————————————

光幕中,

朱允炆的幼年时期很快跳过,转眼便以到了及冠之年。

这时,太子朱标已死,朱允炆也被确立为皇太孙,将来承继大统。

一日。

朱允炆在乾清宫内聆听着朱元璋的敦敦教诲。

朱元璋对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皇孙,也是倾囊相授。

有什么问题,朱元璋都会悉心传授。

但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开始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将来难免会成为隐患。

面对朱允炆的担忧,光幕中已然垂垂老矣的朱元璋淡然的说道: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也适时问出了心中疑惑。

“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此段前文已经有过赘述,不水字数直接跳过。)

得到朱元璋肯定的回答之后,朱允炆躬身告退。

可他离开乾清宫后,便在东角门面见了时任东宫伴读的黄子澄,问道:

“各地藩王地位尊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若是生变,该如何应对?”

黄子澄只是淡定的捋着胡须,答道:

“诸王的兵力,自保守城还勉强够看,但他们要是敢大逆不道,起兵谋反!”

“将来太孙继位,大可发兵征讨,剿灭叛军,缉拿反王便是!”

“区区藩王,面对我朝廷大军,还不是手到擒来?太孙何故多虑!”

朱允炆听完,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双大明对比:给老朱看堡宗留学!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