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短视频共享古代,老朱第一个破防 第四十三章 老朱征讨东倭与北元

十万八旗兵摧枯拉朽就变成了一个个尸堆。

场面之震撼,让人无以复加。

正因如此。

还没等介绍机枪和冲锋枪。

一把ak步枪就让所有皇帝陷入疯狂了。

数据归数据,真正看到ak扫射的场面才知道它威力多强。

而且他们观念里装填弹药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这步枪下面有个弹匣,扒下来,再换个新的就可以继续射击。

不像火铳那样,得掏出火药,小心翼翼往枪膛里倒。

尽管他们看不出这是一个模拟的CG动画,尽管真实的世界,在不移动战场的情况下,十个人几乎不可能歼灭十万人。

但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步枪的威力就够了。

皇帝们羡慕得眼都红了。

本朝若是有十把这样的步枪,那不是所向披靡。

天下再无对手。

老朱看看土豆红薯,再看看步枪,红薯顿时就不香了。

视频结束后,天幕上再次出现投票窗口。

这次再也没人轻视了。

帝王榜上的108个皇帝都心动了。

但是心动归心动,那些榜上排名靠后的皇帝也都知道竞选无望。

干脆就投给自己喜欢的朝代或皇帝拉倒。

为了拉票,各朝开国皇帝开始竞相奔走。

大秦。

嬴政一连下达三份口谕,声情并茂的让秦朝百姓为自己投票。

大汉。

刘邦带着韩信等一群能臣,在长安府亲自出现在大街上为自己拉票。

大唐。

李二比他们精明点,没有下圣旨,也没有出宫拉票,直接在天幕上发弹幕,告诫大唐百姓一定要把票投给他。

他起了个头,其他皇帝纷纷效仿。

天幕顿时成了拉票竞选的修罗场。

没有人再闲聊了,一个劲的发表竞选宣言。

这时候,本国百姓多的,或者朝代多的就占有很大优势。

比如大明和大清,不仅百姓多,皇帝也多。

汉朝虽然没有他们人多,但是皇帝多,也是优势。

但是汉朝有个问题,很多人不选刘邦选了汉武帝刘彻。

很快,在各朝各代的投票榜上,刘彻的人数居然超过了刘邦。

吓得刘彻赶紧劝告百姓不要给自己投,全都投给太祖皇帝。

明朝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朱棣的票数虽然没超过朱元璋,但是人气居高不下。

毕竟明朝后来的皇帝都是他这一脉,在某些个后世子孙心里,朱棣比朱元璋更加重要。

朱棣连忙呵斥起来:“胆敢给我投票者,移出太庙!我大明必须万众一心,全部投给我爹!”

大清就不一样了。

乾隆个显眼包居然主动要求清朝所有皇帝和百姓给自己投。

最后大清皇帝果然一致决定给乾隆投票。

然而最后的投票结果让乾隆大吃一惊。

在百姓票方面,他只有300多万!

也就是说除了女真,没有一个百姓投他!

这些大清的华夏族百姓,投的都是明朝宋朝汉朝唐朝秦朝!

乾隆彻底傻了。

他人生第一次进行了反思。

这才惊讶的发现,他们女真进驻中原,本以为经过几代人的统治,这里的百姓已经完全接纳他们。

毕竟平时见面,那些大臣都恭恭敬敬行跪拜之礼。

出宫行大典的时候,沿途百姓也无不臣服歌颂。

谁知!

这一切都是假的!

这些百姓心里根本不支持清廷。

乾隆以为他们被教化,但是回过头来发现被教化的是自己!

这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事实,他喜欢华夏文化,那些文玩字画爱不释手。

可是如何让华夏百姓反过来喜欢女真文化?

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女真没有文化,从树上下来也没有多少年,哪来的文化,唯一的文化可能就是狩猎吃烧烤。

最后获得模拟战争资格的三人分别是朱元璋、嬴政、乾隆。

嬴政主要是别的朝代的皇帝和百姓投票太多。

要不然就凭他跟胡亥这两朝百姓,几乎不可能上榜。

朱元璋能从汉朝和宋朝中脱颖而出,也主要是依赖本朝百姓和皇帝多,以及清朝百姓对他的投票。

【第一名洪武帝。】

【第二名始皇帝。】

【第三名唐太宗。】

【由于乾隆帝不得民心,本国百姓没有对其投票,故而清朝不计入排名。】

乾隆一听都快气疯了,这帮狡猾的百姓,大清不好吗?大清把百姓当奴隶,他觉得这是历史的进步。不把百姓当奴隶,个别百姓他们吃饱了不满意大清统治就会造反,让所有人过不上好日子,所以奴隶制都是为了大家好。

【洪武帝选择现代战争还是本朝战争?】

天幕上出现了几行文字。

老朱两眼一瞪:“啥意思?”

于是天幕又介绍了一遍:

【现代战争,可以进行位面置换,皇帝们可模拟穿越至现代,掌控现代世界的士兵和武器。】

老朱继续瞪眼:“位面置换是啥意思?”

【可携带本朝原有班底,来到现代进行战争活动。】

【……】

解释了半天,老朱终于听懂了。

也就是说,他可以把洪武朝的百姓全部置换到现代世界。

享受现代世界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军事等等一切的一切。

老朱毫不犹豫选了本朝战争。

现代战争对他来说完全是门外汉。

虽然他很羡慕现代武器,但是战争的方式是相对的,本朝战争虽然落后,可同时期的世界各国同样落后。

而战争的意义不管现代还是古代,都万变不离其宗。

无非是抢人抢地抢资源。

他现在一腔热血,满脑子都是为华夏开辟领土。

尤其是自己现在得了投票第一名。

明明清朝人口最多,清朝的百姓却完全不给自己的皇帝投票,转而给他这个明朝皇帝投。

这说明华夏百姓心中的文明一直没有断根。

任何外族来入侵,朝廷软弱无能无力抵御,但是外族可以入侵这片土地,却改变不了这里的华夏文明。

此时此刻,他充满了对华夏子民的责任感。

只想尽可能的付出自己的贡献,对得起华夏百姓对自己投票的厚望。

一想到华夏子民沦陷在鞑子的奴隶制统治下,老朱心如刀绞。

而导致这种悲剧的发生,无疑是朱家后世子孙治国不力!

按照天幕的顺序,下一个该讲朱祁镇了。

老朱一想到这小子就咬牙切齿,这不肖子孙评分只有2.3分,是垫底的存在!

他必得是干了什么天怨人怒的事才会这么不堪。

他这个开国之君只能多出力,就当为这不肖子孙赎罪了。

了解完近代史之后,老朱对东倭深恶痛绝,而后世华夏对这个白眼狼也诸多不满。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即,老朱让大太监刘会,传徐辉祖、李景隆、耿炳文,以及蓝玉等人入宫。

徐辉祖三人就不用说了,这是朱棣靖难的功臣,老朱很欣赏。

当然这三个人里他最喜欢的还是李景隆,毕竟他爹李文忠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光是他的亲外甥,也是他的养子。

早年他对李文忠的器重,不亚于朱标朱棣等人。

其子李景隆也颇有乃父之风,深明大义,帮助朱棣靖难。

没别的可说,老朱自然要重用李景隆。

至于蓝玉,堂堂征北大将军,封凉国公,按战功来论,已然是大明在世的第一武将。

打仗怎么少得了他。

本来看了天幕中的洪武四大案,老朱对蓝玉颇有戒心。

其实他对蓝玉一直都不放心,标儿的四个儿子,嫡长子朱雄煐死了,老二朱允炆已经被立为皇长孙,但是老三朱允熥是嫡子。

而蓝玉是朱允熥的舅姥爷。

也就是说,现在才五十出头的蓝玉,只要活着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因为当年把朱允炆扶成皇长孙,蓝玉是有意见的。

毕竟朱允熥跟朱允炆就差了一岁,而朱允熥是嫡子,朱允炆只是个小老婆生的。

退一步说,最坏的情况出现,老朱和朱标都遭遇不测之后。

那么朱允炆的江山一定坐不稳。

蓝玉在军方的地位,注定他不甘心。

倘若他心怀不轨,起兵造反,让朱允熥登基,是绝对有可能的。

但是现在没关系了,老朱已经决定杀掉朱允炆和吕氏,保护好朱标登基,作为朱标的舅舅,蓝玉没有任何理由造反。

关于对外作战,老朱心里的计划已经成型了。

蓝玉带朱棡北征。

徐辉祖和李景隆出海讨伐东倭。

双线作战。

老将耿炳文坐镇中军。随时策应。哪边作战不利了,随时过去支援。

关于北征,这次再也不是以前那样的打法了,这次不仅是把鞑子赶走,而是要彻底占领北元那片土地。

毫无疑问北元是打不过大明的。

之一所北元一直存在,就是占了北元地广人稀的光。

一打就跑。

而明军又不能长期驻扎那里,所以始终无法将其根除。

但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单纯是要侵占土地,北元跑不跑都无所谓。

至于周边那些不征之国,本来就是个政治手段之下的障眼法,对大明统治有利,就把他们当成不征国,对大明不利,那自然没话说,打就是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短视频共享古代,老朱第一个破防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