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苍穹 第七卷 解放 第六章 大山深处

小说:苍穹  作者:牛的草原  回目录  举报

大水淹不死游鱼,

山高挡不住飞鸟。

——基诺族谚语

第二天,牛玉山、阿西娅和牛银山坐着雇来的马车,出了河州城的西门。

他们在一马平川的大夏河平原上行进。穿过胡家庄、铜匠庄,他们在拜家村停了下来。前面是通往尕阴屲的陡峭小道,马车根本上不去。

牛玉山给车夫付清车费,打发他返回河州城。他从拜家村雇来4头骡子。一头用来驮行李。剩下的3头分别当做他们的坐骑。

4头骡子沿着崎岖的山路吃力地前行,爬上掺杂淡红色土壤的黄土塬,进入井沟的地界。

井沟在河州城的西部,因为居民在山沟里凿井取水,所以得名为井沟。这里山陡沟深,交通艰难,信息闭塞,基本上靠天吃饭,山体滑坡、泥石流、旱灾、涝灾、冰雹、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自然灾害频发,是河州最贫困的地方之一。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五道主岭、八面高坡,还分布着零零碎碎、数不尽的小浅沟壑。农家小院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山峁上。主要居民是撒尔塔人、回民和汉民。其中,撒尔塔人占到总人口的一半。

阿西娅望着越来越高的山坡,在看看脚下越来越深的山沟,忍不住地问道:“阿尤布,你不是说尕阴屲在河州城的西半边吗?阿门者走进大山里了?”

牛玉山笑着说道:“前面就到了。”

他们达到黄土塬上尕阴屲的时候,红彤彤的太阳已经降到山巅,在西边的天空上映射出一片灿烂的彩霞,又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上铺了一层金色的余晖。黄灿灿的晚霞沐浴着尕阴屲,巧妙地掩盖了它的贫穷和苦难,看上去仿佛是一座童话世界里的金银岛。

牛玉山带着阿西娅和牛银山,提着着礼物拜见韩索菲。

韩索菲看到宝贝儿子银山回来了,高兴地一把拉住他的手,嘘寒问暖,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里。

银山腼腆地把给她介绍阿西娅道:“阿妈,这是新姐。”

韩索菲这才松开儿子的手,转过身来和他们打照面。她的的皮肤颜色本来就比较黑,在昏暗的豆油灯下显得更加黝黑。她瞪着一双黄灰色的眼珠,用挑剔的眼光上下打量着阿西娅。

半晌,她才问道:“几个月了?”

阿西娅羞涩地回答道:“7个月”

韩索菲没有继续问下去,派人去叫天山、万山和见山,让他们回家认识一下新姐阿西娅。

末了,韩索菲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挪了挪坐麻的双腿,含混地说道:“你们路上走乏了吧?去休息吧。”

阿西娅跟着牛玉山从韩索菲的房间出来,沿着山坡绕了一个弯道,下到韩索菲住房后面的山坡阴面,看到山坡上有几间开凿的窑洞。

牛玉山告诉阿西娅道:“我们牛家的大院子现在只剩下阿妈住的那点地方了。我们暂时住在这间窑洞里。窑洞外表上不太好看,可是冬暖夏凉,住着非常舒服。”

阿西娅疑惑地问道:“你们以前的那些房子呢?”

牛玉山回答道:“嗨,家庭败落,都输给别人了。你以后慢慢地就知道了。”

阿西娅见丈夫不愿意多谈房子的事情,便转移话题,不安地说道:“看你阿妈的样子,好像有点嫌弃瑙呢。”

牛玉山安慰她道:“阿妈一辈子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要放在心里。反正以后是我们单独过日子,不用天天看她的脸色。”

牛玉山打开窑洞上的木门,拿出一盒洋火擦着,带着阿西娅走了进去。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有大亮。

阿西娅听到窑洞外面有小孩的叫喊声:“阿姆,快点起床撒。阿奶叫你着呢。”

阿西娅透过窗户上的小洞,看到牛天山的孩子哈麦基站在外面。她想告诉正在酣睡的牛玉山,又怕影响他的休息,便迅速穿上衣服下炕。她准备洗脸却发现窑洞里没有水,只好拿着干手巾擦了几下脸,急忙来到韩索菲的房间。

阿西娅一走进门看见,韩索菲表情严肃,穿戴齐整,盘着双腿端坐在土炕上。牛天山的媳妇马希姆、牛万山的媳妇麦里哈和牛见山的媳妇马阿菲恭恭敬敬地垂立在炕边。

韩索菲用猎鹰一般尖锐的眼睛瞪着阿西娅,严厉地责备道:“头一回到婆家,你还想睡到太阳上山吗?阿里有你这样的新媳妇!你们都给瑙记住了,从今以后要比太阳起得早,晚上干完家务活不能马上睡觉,等到星星出来才能上炕。现在,你们一刮背水去,吃过早饭以后再到瑙这里来。瑙有话说给你们听。”

马希姆睁着大眼睛,看了看阿西娅挺着的大肚子,又看了看韩索菲,好心地提醒道:“阿妈,阿西娅……是……大肚子……”

韩索菲看到马希姆竟敢当众挑战自己的权威,立刻瞪起淡黄色的眼珠。两道细眉瞬时竖立在额头上。手掌啪地一下拍打在小炕桌上,把大家吓了一大跳。

韩索菲厉声喝道:“你当瑙是瞎子吗?新媳妇必须学会牛家的规矩。你和阿菲春天生的尕娃,瑙当时是阿门者对待你们的?不长记性!快快地给瑙背水去!”

阿西娅跟着马希姆、麦里哈和马阿菲走出韩索菲的房间,背起放在屋檐下的木桶,沿着陡峭的小路向沟底走去。

马希姆叮嘱阿西娅道:“新姐,你慢一点走,把脚底踩实了。我看,你再有两个月就生了吧?”

阿西娅回答道:“阳历11月。村里没有水井吗?阿门者要到山沟里背水?”

麦里哈一向嘴快,抢着回答道:“哎呀,新姐,你可真是个城里人啊!你看哪个山尖尖上挖出水了?我们这里阿门者叫井沟?就是沟里头有个水井!”

阿西娅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又问道:“你们都有几个尕娃?”

麦里哈乐呵呵地说道:“我和万山还莫有尕娃呢。”

马希姆回答道:“刚才去叫你的哈麦基是天山前面媳妇生的。我今年春天才生了一个尕丫头,叫阿依舍。我们都顺嘴叫她尕舍。”

马阿菲最后说道:“我和见山的第一个尕娃不到一岁就没了。今年春天生的尕娃是老二,名字叫拜凯。”

妯娌们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不知不觉下到沟底了。

她们来到一个流淌着清水的泉眼边,一瓢一瓢地把木桶装满水,然后互相帮忙把木桶放在后背上。

马希姆帮助阿西娅背木桶,借着木桶摇晃故意洒了一些水,然后才轻轻地放到她的背上。

阿西娅吃力地背着木桶,一步一挪地往上移动脚步。

为了照顾阿西娅,妯娌们有意放慢脚步。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她们才回到尕阴屲的家中。

她们把水倒入一个大瓦缸,然后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聊天。

忽然,韩索菲一把推开窗户,伸出半个脑袋,大声地喊道:“大缸还没有满。再去背一趟。”

四妯娌互相对视一眼,偷偷地做个鬼脸,背起木桶又下山了。

阿西娅返背完水回自己住的窑洞,看到牛玉山已经醒来了。

牛玉山看着阿西娅一脸委屈的样子,追问了半天才问清楚原因,便安慰她道:“你都快生了,以后就不要背水了。我等一会给阿妈说上一声。”

阿西娅欣慰地点点头,赶紧生火准备做饭。

吃罢早饭,阿西娅收拾好碗筷锅灶,急忙来到韩索菲的房间。

韩索菲见阿西娅是一个人来的,不悦地问道:“阿西娅,玉山干什么去了?”

阿西娅回答道:“玉山在窑洞门口劈柴呢。”

韩索菲立即纠正道:“媳妇们不许叫自己男人的名字。这是瑙定下的规矩!你给瑙牢牢地记在心里。”

阿西娅的心中对韩索菲的规定很不服气:名字就是让别人叫的,不叫名字叫阿门个?殊不料,她在无意之中竟脱口说出来了。

韩索菲气恼地说道:“名字是让阿达、阿妈叫的。媳妇只能叫自己男人是掌柜的。男人的头上为啥戴着一顶帽子?就是要罩住全家,管理好媳妇和尕娃们。好了,不和你们啰嗦了。上炕坐下吧。一个人撑开一把毛线,另一个人缠成一个轱辘(方言,圆团)。”

妯娌们赶紧脱掉脚上的鞋,爬上韩索菲的大土炕。马希姆和阿西娅坐在韩索菲的右边。麦里哈和马阿菲坐在韩索菲的左边。

韩索菲神色傲然地坐在儿媳妇中间,好像一个八面威风的监工,专注地监督着她们干活。

也许是她的权威得到了满足,韩索菲主动给儿媳妇们讲起自己的故事:

“‘回回里的撒鲁,番子里的康巴,’你们知不知道这句话是阿门个意思?告诉你们吧,回回人里头最勇猛的是瑙们撒鲁尔人,藏民里头最勇猛的是康巴人。撒鲁尔人可不是一般的人哪,是最尊重教门、敢为教门牺牲生命的英雄。

“当年,瑙们的祖先尕勒莽和阿合莽从西域来到街子,看到那里水草丰美就定居下来。街子在积石县城西半个10里的地方。南面是神圣的奥土斯山,北面是宽阔的大河,四周都是肥沃的田园和漂亮的庄廓。杏花红,柳树绿,花儿香,果子甜。尕勒莽和阿合莽的拱北就在那里。拱北附近还有一个流淌着甜水的骆驼泉。那可是一眼神泉啊。

“撒鲁尔人的地名一律叫做工。工是从干字转变过来的。干是撒鲁尔话,意思是城镇。最早的时候,以积石县城为中心分成12个工。城的西面是上6工,分别是街子、草滩坝、查加、别列、查汉大寺和苏只;城的东面是下6工,分别是清水、达速古、孟达、张尕、夕昌和乃曼,合起来就是撒鲁尔的12工。

“后来发生战乱,人口一下子少了很多。官府就把12工合并成8工。上4工有46个村庄,下4工有36个村庄,一共是82个村庄。一些撒鲁尔人逃难到附近的化隆,形成甘都工、卡日岗工、上水地工、黑城子工和十五会工的外5工。化隆的外5工和循化本地的8工加起来刚好是13工。卡日岗工的撒鲁尔人和藏民们一起生活,风俗习惯受到他们的影响,现在连衣服都改穿藏民的了。

“撒鲁尔人最擅长擀毡、织褐、打铁、凿石、制鞋。工艺比你们的考究,样样行行都有哩。”

麦里哈插嘴说道:“这么说来,阿妈的手工一定是人里头的尖子。阿一天做双鞋子给我们当个样子吧?”

韩索菲狠狠地瞪了麦里哈一眼,训斥道:“阿里来的这么多废话?悄悄地干活!”

麦里哈憨憨地笑了一下,不再吭声了。

韩索菲得意地继续说道:“刺绣,剪纸,窗花,都是撒鲁尔女人最擅长的手艺。瑙们撒鲁尔人特别敬重阿舅亲,常说‘铁出炉家,人出舅家’。可惜你们的阿舅离这里太远了,莫有闲功夫过来。等到将来有机会,瑙带你们到积石看一看去。”

马希姆问道:“阿妈,听说撒鲁尔人唱的民歌好听得很。是不是呀?”

韩索菲的脸上顿时浮现出骄傲的神情来。

她自豪地说道:“那是当然了。撒鲁尔的民歌分成好几种呢。撒鲁尔曲是老百姓用撒鲁尔话唱的民歌,有《巴西古溜溜》、《撤鲁尔赛西布尕》。花儿是用汉话唱的民歌,一般歌词是4句,曲调和藏民的歌有些像,声音高高的,简直上到云彩里了,实在好听得很哪。宴席曲是瑙们娶亲的时候唱的曲子。

“瑙们还有个乐器叫做口弦,用黄铜或者银子做成的,样子像马的蹄子。瑙年轻的时候口弦吹得可好了。

“瑙们的骆驼舞也好看!4个表演的人反穿上羊皮袄,模仿骆驼走路和扭脖子的动作。他们不光跳舞,中间还穿插风趣的对话呢。

“瑙们住的房子是用木头和泥巴搭成的二层篱笆木楼。木楼的四周用土墙围成一个庄廓。在院墙的4个角顶放上一块白石头,和藏民的习俗一样。”

麦里哈忍不住又插话问道:“阿妈,撒鲁尔人好多地方阿门者都和藏民一样啊?”

韩索菲瞥了一眼麦里哈,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兴趣盎然地继续讲述道:

“宽展的地方修庭院,先用夯土垒起一个方形的围墙,围成口字形的庄廊,然后横着盖上一排房子,形成‘前是房屋后果园’的布局。前面的房子一般建成平房,有堂屋,厨房、小房、大门、牲畜圈和草房。堂屋的墙上贴着阿拉伯文的书法,看上去既素雅洁净又庄重气派。后头的果园栽种蔬菜和瓜果。一到春夏季节,满园子红灿灿、绿油油的,比花园还好看呢。

“瑙最享受的生活是和你们公公在平西度过的。那时候,瑙们的风光和那个架势在尕阴屲是莫有人比得上的。唉,老话说得好,青山常在,时光难留啊!算了,以后再给你们说这些吧。快到中午了,你们回去给掌柜的和尕娃们做饭吧。

“对了,瑙的宝贝女儿宰乃拜过上两天要回娘家。瑙好长时间都莫有见到她了,还怪想念她的,晚上经常梦到她。不知道现在她和婆婆的关系好了莫有?”

马阿菲、牛见山与韩索菲、牛银山在一起生活。她听到韩索菲的指示,赶紧溜下炕到厨房做饭去了。

阿西娅、马希姆和麦里哈也得到了解脱,迅速放下手中的毛线,急急忙忙回自己家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苍穹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