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苍穹 第四卷 西陲 第三章 移民西海

小说:苍穹  作者:牛的草原  回目录  举报

未曾背井离乡的人,

不知故乡的可爱。

——维吾尔族谚语

巩世襄的大多数后代远离政治舞台和军事战场,在金陵的竹子巷过着小富即安的生活。

南方国建立不久,巩氏家族中出了一个大活宝。他就是性格活泼、愤世嫉俗的巩秉贵。

巩秉贵是战将巩秉良的堂兄弟,经常嘲笑权贵、讽刺世弊,语出惊人,言辞犀利刻薄。这个活宝硬是用一个隐含讽刺王家女人未缠足的花灯把金陵市民送到遥远荒凉的西海。

国王的结发妻子马兰英没有经过缠足,长了一双大脚,被人们起了个马大脚的绰号。贵为一国之母,马王后要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这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大脚非常扎眼,感到惋惜和自卑。她每天待在后宫之中,轻易不出来见人。如果遇到非要见面的客人,她也总是用裙子将大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深居简出地过日子不符合性格豪放的马王后。有一天,她在后宫里闷得心烦,便坐上轿子到大街小巷散心。

马王后乘坐轿子来到河边。忽然,从河面上吹过一阵大风,倏地将轿子门帘掀起来。马王后端放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马王后愕然发现许多行人吃惊地瞪着自己的大脚。她顿时慌了心神,急忙把脚缩到座塌下面。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市民已经把她的大脚看得一清二楚。

“马王后长了一双大脚!”这条消息迅速在金陵城里传开了,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趣事。因为是马王后露出大脚,所以人们笑称为“露马脚”。后来,人们把不光彩的事情暴露称为“露马脚”。

这一年的元宵节,金陵城举办大型灯会。官府为了体现国泰民安、喜庆祥和的气氛,号召民间艺人制作花灯积极参与灯会。

巩秉贵制作了几个谜语灯笼挂在灯会场上供人们欣赏。其中一个灯笼上画的是:一位长着大脚的女人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

市民看到这个灯笼立刻联想到前一阵子传说的大脚马王后,忍不住地笑起来,偷偷地拿马王后开涮取乐。

国王为了掌控市民的思想动态和社会舆情,在全城安排了许多暗探。这些暗探在灯会现场仔细察看巩秉贵制作的灯谜。经过一番认真的研判分析,他们一致认定巩秉贵故意借猜灯谜讽刺尊贵的马王后。他们没有没收灯笼,而是留下一部分人看着灯笼,另一部分人返回王宫向国王报告。

国王听了密报决定亲自微服私访。他装扮成一个普通的官宦,在太监的陪伴下悄悄地来到灯会场。

国王盯着那个有犯上嫌疑的灯谜看了许久,心中升起万丈怒火:灯谜的确是在侮辱朕高贵的马王后!是谁如此胆大包天?必须进行严厉的惩罚!

国王冷静地又一想:不对啊,如果王家公开指责这个灯谜有问题,岂不是不打自招吗?

国王气得脸色铁青,一怒之下回到王宫。他思忖良久,颁布了一道圣旨:竹子巷的市民即日全部发配到西海,为南方国开荒拓土,守卫边疆。

数万的竹子巷市民接到国王的圣旨顿时傻眼了。他们不明白,诺大的金陵城,为什么偏偏只发配竹子巷的市民到西海呢?后来,他们通过王宫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才知道是巩秉贵的灯谜引发的祸端。

市民纷纷跑到巩家,责怪他道:“你吃饱肚子没事做吗?画什么不行,偏要画个大脚的女人?这下可好了,惹怒了国王的龙颜!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竹子巷,即日要发配到遥远苦寒的西海。这不就是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吗?”

巩秉贵看到自己连累了街坊邻居心中后悔不迭,连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圣旨已经下达,市民不能违逆,否则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巩秉贵带着妻儿来到鼓楼附近的大哥家,羞愧地与年迈的父母告别。

巩老太爷和老太太听说儿子一家要流放到西海,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们一共生养了5个儿女,原本盼望着家和万事兴,自己可以颐养天年。如今,儿子一家要奔赴遥远偏僻的西海,等于提前跨入了鬼门关,和死亡有什么两样啊。这不就是人生之大不幸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老两口悲伤不已,肝肠欲断,哭得死去活来,把一双眼睛都哭瞎了。

无论竹子巷的市民如何请愿哀求,国王都无动于衷。市民只好流着悲愤伤痛的眼泪,变卖掉祖宗传下来的家产,告别世代居住的故土,扶老携幼,哀嚎哭啼地朝着西海蹒跚而去。

押送的监守害怕竹子巷市民中途逃跑,把他们的手捆绑在一根长的绳上,迫使他们只能集体行动。如果谁要撒尿拉屎,就得请求监守解开自己手上的绳子。所以,解手后来成为西海方言中上厕所的代词。

其实,即使巩秉贵没有得罪南方国至高无上的国王和王后,金陵的很多老市民也要搬迁到西海去。

南方国经过多年的战争,到处都是荒田废墟,人口十分紧缺,劳动力严重不足,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到国家的运转。特别是在广大的西北地区,城池空虚,田地荒芜,饿死的百姓多如牛毛,十室倒有九室空,经济极度萧条,商业贸易一片凋敝。

为了维护社稷长治久安,国王实行向西部移民、开荒屯田的战略决策,派遣可靠的人到不可靠的地方,看守那些不可靠的人,掺沙子,挖墙脚,巩固新兴国家的边疆。

巩秉贵一家人历经寒暑风雨,长途跋涉来到西塞湟水谷地,被官府安排在一个叫做碾伯卫的小镇定居。

碾伯卫原名乐都,历史十分悠久。羌人最早在这里繁衍生息。鲜卑人建立的南凉国曾经定都于此。隋唐时代称为鄯州。东方国称之为邈川城。1378年,南方国将乐都改称为碾伯卫。

碾伯卫夹在拉脊山与达坂山之间,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碾伯。

巩秉贵在金陵读过很多诗书,还开过一个出售古董的铺子。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的劳动技能。为了全家老小在西海生存,他只好边学习边干活,跟着农民在湟水河岸开垦荒地,栽菜种麦。一年下来,收获的粮食除了满足自家需要,还可以给官府交纳一些公粮。

碾伯卫地处气候寒凉的高原,只能出产耐寒耐旱的大麦和青稞。巩秉贵过去在金陵吃的是白花花的大米,如今被迫接受大麦和青稞。他们一边吃着粗糙的面食,一边怀念金陵的盐水鸭、五香豆和鸭血粉丝汤。

寒去暑来,20多年瞬间而逝。巩秉贵头发花白,身体衰老,步入老年。他在家里照看孙儿,没有力气再下地种田了。

西海地处西部边疆,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长期没有一所官办的学校。经过地方多次奏请,官府才同意设立平西卫儒学。

巩秉贵看到移居到碾伯卫的家庭越来越多,小孩成群结队,却没有供孩子读书识字的学堂。他灵机一动,在家中开办了一个私学,招收别人家的孩子上学,连同自己的孙儿一起教,既挣了别人家的银子,也教育了自己的孙子,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巩家的日子尽管不属于大富大贵,但是比起那些靠种地为生的人家还算不错,至少逢年过节可以吃上一顿大鱼大肉。

西海人大多数是南方国从征屯戍西北卫所的将士,来自东部的江淮一带。军民驻留在西部的河湟、洮岷、河西、安多、河州和乌思藏卫所,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因此绝大多数西海人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金陵。

其实,来到西海的移民不仅有江淮地区的军民,还有大批来自太行的黎民百姓。

太行深居北方一隅,四周有大河和太行山等天然阻隔,很少涉及战乱。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风调雨顺,庄稼连年丰收。当别处战争频繁、荒疫流行的时候,太行却是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与邻近的省份相比较,太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加上周边各省的难民不断流入,南部的人口尤其稠密。

太行这个人口大省自然成为人口输出大省。

并州人王臣的后代王守业继承家业,经营着祖传的王记面食店,收入稳定,家底殷实。

一天,王守业看到面食店的老陈醋不多了,打算到街上的醋铺子买上两坛。太行人酷爱面食和醋,一天三顿饭离不开老陈醋。太行有句谚语说:“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

王守业提着醋坛走出店门,来到喧闹的大街上。

他突然看到城墙边上聚集了一大群人。他们好像在议论什么事情。王守业凑上前去看热闹,只见城墙上贴了一张公告:国王要求每个大户家族推出一户人,不日迁往西海戍边。如有违反不从者以家族全体强制迁移为惩治。

王守业心里犯起了嘀咕:国王怎么出了这么个馊主意?我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并州城,又不是到处乱跑的流民,也不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凭什么要把我们流放到西海去?

他冷静下来又细想道:毕竟这是当今国王下达的命令,老百姓也没有办法抗拒。我们王家这么一个大家族,死活得有一家人移民西海。大哥的身体不好,长途跋涉肯定吃不消。二哥的身体倒是很结实,可是二嫂患有足疾无法远行。三哥三嫂的身体都很好,只是儿媳妇正在孕期,眼下远行也不妥。唉,看来只有自己承担王家移民的重任了。

王守业回到家中,把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家人。

他的妻子慕容氏是已经灭族且东方化的鲜卑人后裔。慕容氏哭泣道:“听说西海是蛮野之地,天气寒冷无比,庄稼难以生长。我们一家人到了那里如何过生活啊?再说了,这一去哪里还有回来的指望啊?今生今世再见爹娘恐怕是难过上青天了。”

王守业耐着性子用仁义道德和忠孝礼让劝说妻子和儿女。直到第三天傍晚,慕容氏和儿女才勉强同意移民。

王守业把面食馆转让给二哥,安顿二哥好好赡养年迈的二老,然后收拾必需的家什,准备随时奉命西迁。

移民集体出发的那一天,王氏家族的成员来到并州城门外。

他们齐刷刷地站成一队,给王守业一家人送行,感谢他们大公无私地代表王氏家族西迁。亲族们流着眼泪,千叮嘱,万叮咛。妇女们将馒头和炒面送给慕容氏,让他们在旅途中充饥。男人们给王守业的手中塞了一些银两。

一时间,犹如生离死别的哭喊声响成一片,令人断肠裂肺。天地凄然动容,降下绵绵细雨。

王守业和大批移民走出太行盆地,进入三秦平原,翻过黄土高坡,颠簸劳苦地来到西海。按照官府的安排,他们一家人定居在碾伯卫的西关。

王守业干起老本行,开了一家面食饭馆。

碾伯卫比不得人口众多、经济繁华的并州城,只是一座偏远的小镇子,人口也十分有限。王家面食店的生意平平淡淡。收入只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没有多少盈余。

来自金陵的巩秉贵一家与来自并州的王守业一家扎根在西海湟水谷地,以黎民百姓的微薄之力参与开发和守护南方国的西部疆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苍穹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