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要管收获,
做官要使众服。
——黎族谚语
1256年,一支草原国军队前去征服渐渐恢复生机的伊朗和阿拉伯。他们来到哈桑的祖国尕勒莽王国。
尕勒莽王国的战士高举六角形图案的旗帜,激情迸发,英勇作战,给草原国军队制造了许多麻烦。
哈桑所在的撒鲁尔部落是尕勒莽王国一个举足轻重的群体。部落的头人名叫撒鲁尔,据说是乌古斯可汗的一个孙子。撒鲁尔在伊朗语中是到处挥动剑和矛的人。
自古以来,识时务者为俊杰。
面对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击败的强大敌人,撒鲁尔部落里展开了选择誓死抵抗还是投降求生的争论。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竭力主张,为避免男女老幼遭受杀戮的灭顶之灾,应该向草原国军队表达归顺,走保存部落的妥协道路。
哈桑已经长大,成为一个英俊健壮的战士。他的心中也十分清楚,单靠撒鲁尔部落的力量无法战胜草原国军队。因此,他非常赞同尕勒莽兄弟的主张,坚定地站在他们这一边。
然而,绝大部分撒鲁尔人则是感情胜过理智。他们同仇敌忾,豪情万丈,坚决主张与来犯之敌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他们对尕勒莽兄弟冷嘲热讽,甚至排挤打击排挤。一些人还向尕勒莽丢来女人的头帕和裙子,羞辱他们是胆怯懦弱和人,不配做撒鲁尔人。
哈桑看到尕勒莽兄弟遭受同族人的仇视和侮辱感到非常愤怒。他跑回家拿起一把长剑要去和那些人拼命,被尕勒莽兄弟拦了回来。
尕勒莽兄弟经过商量决定,带领赞同自己主张的撒鲁尔人离开这个国家,到别处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地。
哈桑和父母以及赞同尕勒莽兄弟的撒鲁尔人收拾行囊,携带著名书法家伊本·班瓦卜手写的经书和故乡的水土,扶老携幼,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走去。
他们走到一个叫做萨尔赫兹(位于今天土库曼斯坦马雷州)的地方,碰到了正在西进的草原国军队,立即向他们表示愿意归附。
草原国将领对尕勒莽等人的归附感到特别高兴。为了防止主战派土库曼人对他们发动攻击,他将他们派遣到东部守卫撒马尔罕这座重要的城池。
哈桑一家人跟随尕勒莽兄弟来到历史名城撒马尔罕。
他蓦然发现,撒马尔罕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商业大城市了。坎坷不平的街道,低矮破旧的房屋,逆来顺受的市民,呈现出一片败落和萧条的景象,毫无大都市的繁华和生气。
尕勒莽在撒马尔罕恪守职责,依法治理,亲善平民,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同时,他也遭到最高长官的嫉恨和迫害。
一天,最高长官派人偷来一头平民家的黄牛。他们将黄牛宰杀吃完肉以后,将土库曼人认为最贵重的牛头和牛蹄包在牛皮里,悄悄地放在尕勒莽的屋顶上,故意制造尕勒莽偷盗黄牛的假象。
黄牛的主人发现自己家的牛被偷盗,立即跑到最高长官那里报案。
最高长官装腔作势地声称:“本人身为撒马尔罕的长官,一定要严惩万恶的盗贼,为善良无辜的平民伸张正义。”
他下令在撒马尔罕全城展开大搜查,不抓到盗贼决不罢休。
奉命搜查的人在大街上做了做样子,仅仅是为了表演给市民观看。随后,他们直奔尕勒莽居住的庭院,瞪大了眼睛在地窖、房前、屋后和房顶上仔细搜查,很快查获了事先放在那里的赃物。他们如获至宝,急忙拿着赃物跑回去向最高长官汇报。
最高长官看到赃物以后高兴得眉开眼笑,立即下令以偷盗牲畜的罪名逮捕尕勒莽,择日举行公开审判。
哈桑听说尕勒莽被最高长官抓走了,心急如焚,立马跑到官府门前高声叫喊冤枉,要求官府查明事实、不能冤枉好人。
最高长官踱着碎步走到平台上,恶狠狠地瞪着哈桑,不屑一顾地呵斥道:“撒马尔罕的小狗小猫都不敢在我的府前经过。你这个可恶的撒鲁尔人,难道活得不耐烦了吗?来人,把他给我捆起来,关到大牢里去。”
审讯尕勒莽的日子到了。最高长官命人把撒马尔罕全城的市民召集到广场上,让他们亲眼看看官府是如何审判尕勒莽的。
最高长官用戴满宝石戒指的胖手指着尕勒莽,慷慨激昂地对市民说道:“这就是你们日夜尊敬的贵人!这位谦谦君子现在却干出了偷盗黄牛的勾当!证据确凿,物赃齐全。你们自己说说看,该怎样处置这个伪君子和盗牛贼呢?”
长期受到压迫的市民对自己的奴性已经习以为常。在最高长官的威逼之下,他们只得昧着良心回答道:“我们听从长官的指令。您说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最高长官听到这话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奸笑。
他立刻高声宣布道:“本官秉持公正和正义判处偷盗黄牛的尕勒莽死刑!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在泽拉夫尚河畔执行!请全体市民前往监督。”
吉人自有天相。
傍晚,草原国监督官带着布哈拉的最高长官出人意料地来到撒马尔罕。他当众宣布:两地最高长官对调,即刻生效。
这个极其特殊和偶然的原因延迟了官府对尕勒莽执行死刑。
阿合莽眼看解救哥哥的机会来了,急忙向新上任的最高长官递上申诉状,要求彻查尕勒莽偷盗黄牛的冤案。
新长官初来咋到正打算做上一两件漂亮的事情取信于撒马尔罕市民。于是,他立即派人重审此案。
事情的真相很快被查清楚了。尕勒莽沉冤得申,性命得保。哈桑也从牢狱里被解救出来。
从此以后,尕勒莽视哈桑为自己最亲密的心腹和朋友。
新长官对尕勒莽说道:“你们在撒马尔罕驻守的时间也不短了,不如去到东方的果朱换防。我的妹夫就在那里任职。果朱的北边是汉地,南边是吐蕃,土地广阔,人口稀少,非常需要开发建设。现在,那里居住着一些早年移居的撒尔塔人。”
尕勒莽问道:“大人,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果朱呢?”
新长官说道:“听说你们一直带着故乡的水土?那好,你们一直向东走。哪里的水土与你们故乡的水土一模一样,哪里就是果朱城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