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明末:我为崇祯,拯救大明朝 第19章 高得节

毕竟,蒙古族裔,

世居内地汉化在大明,并不奇怪的。

明初朱元璋招降了大量旧元军安置在边境

陕甘一代卫所明军蒙古人比例最初甚至可能超过了汉人。

随着朱八八强推汉姓和汉俗,并向边镇移民,大量番人被汉化了。

此后历届边军多有招募蒙古人充做军力的传统,

万历年间总兵宣大总兵麻贵就曾携蒙古家丁到朝鲜作战,

哱拜之乱更是原降驸并做了明军的蒙古人叛乱。

明末更是一大票蒙古人在明军序列中作战,一些蒙古人还成为了明军军官,

比如赫赫有名的满桂。

那可绝对是对于大明忠心耿耿的战将,和鞑子每战都有他的身影。

最后力战而亡。

简直是堪称蒙奸,比起汉人还要对于大明忠诚。

至少是比起辽东军阀好多了。

所以虽然是看到了都是蒙古人,

朱由检也没有丝毫的惊讶,也没有不高兴什么的。

而看到了这一位据说十分昏庸,毫无统帅能力的大明天子。

高得节也是露出一股惊讶之色。

本来以为朱由检应该是,畏畏缩缩的模样。

没有想到朱由检继承了老朱家的长相颇为英俊,

气势也充满说不出来的帝王威势。

只是身材有一些瘦削。

也让高得节有一些疑惑。

这般的天子怎么会落入到如今的地步,

居然是连北方和京城都是保不住了。

逼得南下呢?

不过高得节也没有多想了。

直接便是翻身下马,跪地道:“末将高得节,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万岁!!”

那一千蒙古的夷丁骑兵,也都是颇为忠诚的模样。

直接翻身下马,毫无犹豫跪地道:

“夷丁骑兵,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万岁!!”

“万岁爷万岁万万岁!!”

看到了这般模样。

众人都是狂热忠诚的模样。

朱由检也是满意点头。

大明现在虽然是有一些虚了,但是几百年的威势还是在的。

甚至是日后张献忠死亡之后,还叮嘱自己的手下,大明乃是正统,让他们在他死后投奔大明。

连造反的都是如此说。

可见大明还是多么得民心的。

只是被朱由检自己这一位满清第一巴图鲁活生生霍霍死了。

在现在的朱由检手下,大明绝对还是有救的。

当即,朱由检也是立刻上前,亲手将高得节搀扶了起来。

看到了高得节并不是吴三桂辽东那一派的军官,而是陕西一派的军官。

而且派来的也不是辽东骑兵,而是蒙古人组成的夷丁骑兵

朱由检反而是更加高兴了起来!!

夷丁突骑,明朝末年隶属于吴三桂的一支骑兵部队。

这支以吴氏父子、兄弟、亲属及其子弟、家丁组成的三千人的军事力量,

是名副其实的吴家军,纯属吴氏家族的私人武装。

战斗力极为不凡。

基本便是一些吴三桂亲属子弟,辽东家丁,加上蒙古骑兵混合组成的

而派来的不是吴三桂最嫡系的辽东骑兵,而是蒙古骑兵。

高得节也不是辽东人,而是陕西人。

自然是一件好事。

这般或许是朱由检可以将他们策反,让他们彻底成为自己手下的士兵。

历史上,吴三桂起兵,高得节一马当先攻克江西全境,

两次大败清朝和硕安和亲王岳乐,非常能打。

但是这人结局比较悲催,屡遭谗言,被吴三桂没有重用,抑郁而死。

此人还是用的到的。

当然了,或许是也因为他们不属于辽东集团。

所以吴三桂才是将他们派出来支援自己了。

自己的真正嫡系,吴三桂可是不舍得的。

此刻,他恐怕是已经动了要投降大清的念头,作为后路了。

毕竟他也明白大清的八旗军战斗力多么的恐怖!

扶起高得节,朱由检说道:

“爱卿速速请起,如今我下勤王令,各地几乎无人赶来啊!!爱卿还是第一位啊!

光是看这一点,爱卿便是我大明赤胆忠心的忠臣啊!!”

高得节听到了这话,也是略微尴尬了起来。

现在大明确实是日薄西山了。

甚至是无人赶来勤王。

各地的一些军阀要么是太远无法赶来,要么几乎都是在观望局势起来了。

要不是吴三桂担忧在京城的他父母和妻妾。

加上崇祯屡次催促。

也不会派遣他只是率领一千骑兵来支援了。

不过既然其他人没有来,自然是他好好表现的机会了。

立刻,高得节也是再度扑通跪地道:

“陛下,微臣对于陛下忠心耿耿,必定是誓死护卫陛下南迁之路的安全!!

哪怕是死亡,粉身碎骨,也要护卫陛下南下!”

高得节一脸赤胆忠心的模样。

只是不知道内心如何了。

不过崇祯也没有在意他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了!

现在关键还是要收复高得节和这一千夷丁骑兵的忠心。

当即他开口道:“好一个赤胆忠心的高得节,你让我想到当年的关云长和岳武穆啊!

王承恩,拟圣旨,高得节第一个赶来京城勤王护驾,封赏为武穆伯!!

剩下来的1000夷丁骑兵,都是对于朕忠心耿耿之辈,每人赏赐10两白银!!

若是可成功南迁,每人还有赏赐和分田!!”

而听到了这话。

高得节自然是激动的身躯颤抖,无比狂喜了起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明末:我为崇祯,拯救大明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