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合院回国开始收购轧钢厂 第二十三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二天一上班,李阳走进轧钢厂,就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从上到下培养自己的班底。

普通工人还好说,但是一些管理者必须要属于自己的人,或者说属于自己相信的人,但是也没有办法大换血。

所以李阳就想趁着这次招聘会多引进一些管理者,这样的话,有什么事情下面的人也会向自己汇报,不然自己对轧钢厂两眼一抹黑,很容易被他人欺骗。

而且自己的人多了,也可以慢慢慢慢的把其他不属于自己的人给慢慢的同化掉。

学坏容易学好难,就像后世为什么5S,7S之类的天天搞?

就是因为一旦说有百分之十的人不遵守规章制度,就容易把百分之九十人给同化掉,全都不遵守规章制度。

昨天的报纸是要今天清晨发布,李阳走进轧钢厂的时候,就已经陆陆续续的看到了不少人过来面试。

周曼也在礼堂那边搞了一个面试的地方,李阳走进去一看,可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只是一大清早就有了,几百人过来面试,要知道,这一次针对的可都是属于管理层。

包括办公室的人员,第二批次的话才会是普通的员工,因为只有先把组织架构给弄起来,才能去做其他的。

不然的话没有组织架构只会是一团糟,我国有一句俗语,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没有一个好的指挥系统以及组织架构,火车很容易就会翻车,也不会跑得动。

毕竟要想执行力强,就要目标明确,那就必须只有一个声音,

并且还要把这个声音给贯彻下去,这就是执行力,也就是为什么说要有自己人的原因,不能有阴奉阳违的人出现。

李阳走了进去,看到了周曼因为昨天还没有带他轧钢厂的人见过面,所以现在只有他一个人。

看她忙的焦头乱额,身上的衣服都被香汗给浸湿了李阳很是心痛。

李阳就找来了人事部的人。让人事部的人听从周曼的指挥。

这样才把周曼的压力给减轻下去,要做的第一点就是把所有的面试人员给分类。

到底是应聘管理人员还是应聘研究人员的岗位,又或者是行政人员的岗位,全部都给一一分类出来。

然后办公室的人员就交给了,人事部那边去面试。周曼这边主要负责管理层与研究人员的面试。

李阳看到这边的面试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就给美丽国那边去了电话,让他们搞一批摩托车与汽车的生产线过来。

上午11点钟的时候,李阳这边就拿到了应应聘高层管理者的简历。

发现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刘峰而且工作经历是农机厂机。

这让李阳想到了会不会就是。另一个影视剧中人是铁饭是钢那个农机厂的刘峰呢?

李阳就把他给叫了过来,问了一番刘峰的背景,没想到还真的是他。

想了想刘峰在厂长的这个位置上干了这么多年,经验想必还是有的。

而且方方面面的人他也挺熟悉。李阳看他憔悴模样显然是在那十年中吃了不少的苦头,

而据刘峰所说,他再也不想再进入体制内工作了,所以就出来找工作,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

直到看到了今天的报纸。轧钢厂在招工,所以他就过来了,

以前农机厂是属于轧钢厂的下级工厂,所以他对于轧钢厂也是熟门熟路,对于轧钢厂非常了解专业,也算是专业专科了。

而且刘峰也算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李阳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当即拍板儿决定,以后他就是转钢厂的厂长了,然后组织会议,正好把刘峰跟周曼介绍给他们。

在会议上,李阳对轧钢厂的高层组织架构做了一些改变。

那就是由他担任总经理,周曼担任助理,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可谓是非常高的,总助相当于副总的级别。

而刘总担任厂长。周曼负责协调,生产与销售工作,而刘峰负责生产,许大茂负责销售。

以前的轧钢厂也是有供销部的,而许大茂恰好就在里面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就把供销部改为了销售部门。

以前的供销部其实就是轧钢厂对外协调组织,也就是针对的国企都是一些计划物资。

对于销售部门。的薪资待遇自然也要做出改变,那就是底薪加提成。

底薪是15块钱,提成是万分之一。而许大茂可以拿到总提成。万分之0.3,。

对于这个决定,那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没有能力以前混饭吃的,那当然是愁,对于有能力且对于客户熟门熟路的人,那自然是非常欣喜。

其中徐大茂就非常欣喜,他可是知道的。轧钢厂以后的发展还要上汽车以及。自行车、摩托车,业务。

还有现有的钢铁业务那是非常广泛,他许大茂拿到了百分之零点儿三的提成,看着是少,但是实际上可是非常多的。

但是许大茂是没有底薪的,因为现在轧钢厂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百万了。

也就是说,许大茂现在的保底就已经有了30块钱。

至于其他的车间主任以及各个部门的小组长之类的则保持不变。

并且一周之内要把自行车的生产业务给落实下去。两周之内自行车的流水线必须要建立好,

对于这一点轧钢厂是有底子的以前也试着生产过,只是因为没有拿到批文,所以生产线虽然建立了一多半儿,但是后来也就闲置了下来。

而且一个月内要把摩托车以及汽车的生产场地进行建设完毕,轧钢厂的空闲地方多的是。

建设非常简单,但是合理规划却非常难,也就让刘峰找了一个设计院进行设计,

李阳是坚信,专业的事情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专业的人来做很容易出问题,看似省钱,实则费钱。

另一个就是招工问题,但是针对的都是普通员工。而且这批人要进行培训,所以要提前招齐。

而这次招聘成功的100多个研究人员以及几十个技术人员和一批管理者。恰恰就有这方面的人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合院回国开始收购轧钢厂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