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你倒是想个办法啊!”兵部尚书杨大人有些焦急,“陛下年少,不知兵战凶威,首辅你还不知道吗?
那建州老奴岂是无能之辈,临战换将,可是兵家大忌!”
方首辅愈加古怪起来,你堂堂兵部尚书,东林干将,竟然反对撤换熊经略,其中有什么阴谋?
杨尚书在首辅的古怪目光注视下,苦笑道,“本官跟首辅,熊经略等虽然政见不同,可本官更是大明兵部尚书,岂能因党争误国事!”
方首辅释然道,“杨大人有心了。”
“陛下想要启用帝师孙大人,也是人之长情!不过陛下年幼,或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就需要我等这些老臣帮陛下把把关。撤换辽东经略,陛下毕竟会考虑我等的意见,到时候找个理由,挡回去就是了。”
“好”杨尚书道,“蛮兵凶残,冒泡换将,必然带来混乱,就怕被老奴钻了空子!”
方首辅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陛下年少,不知也就罢了,孙承宗以为他是谁,辽东经略的担子岂是他现在扛得住的!”
杨尚书附和起来,两人之间的气氛融洽了许多。
“首辅,内延来人了。”
看了一眼杨尚书,方首辅心道,“来了!”
“臣方从哲…叩见陛下!”等到陛下召见,首辅方大人率内阁,各部尚书等重臣匆匆赶了过来。
“平身!”朱由校声音温和,“赐座!”
“谢陛下!”
一番客套后,朱由校笑着说道,“方卿等为大明操劳,朕本不该外给诸卿添麻烦,可先生是个有才的,留在京中只教授朕学识,浪费了,诸卿看有什么职位适合先生的!”
方首辅道,“陛下,孙大人有才,更应留在京中,陪侍陛下左右,好为陛下拾遗捡漏!”
早就站立在一旁的帝师面上毫无表情,心中恼了起来,正想大展拳脚,首辅你上下嘴皮一碰,就要到手的辽东经略要飞了!
“孙大人有才,就要适才尽用,拾遗补漏的事,其他翰林来做,一样可以!”杨涟高声反驳了起来,“陛下,臣举存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为陛下平灭蛮奴,扬我大明兵威!”
“臣等附议!”几位东林骨干齐声附议!
朱由校看了看几位东林高官,又看了看兵部尚书那张跟前世影视中有些相像的脸,问道,“杨大人,天王盖地虎?”
“什么?”杨尚书有些愕然!
看来不是个穿越的,朱由校试探了一下,道,“建奴老奴凶残,犹如狼虎,杨大人看孙先生能不能盖住努尔哈赤这只老虎!”
原来是这样,杨尚书松了口气,“臣以为朝堂内外,如今各种事务繁杂,一动不如一静,孙大人纵然有才,可熊经略在辽东干的不错,不宜轻易撤换!”
杨涟等有些吃惊,你杨宇轩同样是东林中人,在这重要时刻,不推孙大人一把,还拖后腿?
“首辅跟大司马等既然都认为辽东经略不宜擅动,那就依诸卿的意。”朱由校有些歉意的对孙承宗道,“先生是有才的,不如前往锦州,替熊经略分担一些担子,保障一下前方的粮草运输?”
“诸卿以为呢?”
方首辅道,“这法子好,人尽其才,陛下圣明!”
“臣等附议!”楚党的一些官员齐声附议。
“那就这么定了,”朱由校笑眯眯的对孙承宗道,“先生,辽前大军的粮草就拜托先生的,先生是有才的,想来定然不会让将士们缺了粮饷!”
孙大人的脑袋差点宕机,辽东经略没了,变成了运送大队长,苦是苦了点,可辽东前线缺不缺粮,怎么就变成我的责任了,朝廷要是不拔款,我拿什么让辽前兵马吃饱吃好!
“陛下放心,臣定然将户部拔下来的粮饷,安全的送到熊大人的手中。”孙大人道,“周大人,户部的粮饷什么时候拔下来?”
户部尚书周大人道,“陛下,户部无银!请陛下发内帑!”
“臣等附议!”数十位大明位高权重的大臣齐声附议,平时不管如何党争,在从陛下的私库中向外拿银子这件事上,众臣前所未有的齐心!
朱由校身子一软,向椅背上一靠,有些理解万历为什么数十年不临朝,宅在深宫中了。
这帮鸟人自己没本事搞好财政,就会向天子要钱,还不准天子派矿监等,想方设法的都要罢了税监!
“陛下,内库无银,”执掌内帑的大太监曹公公道,“陛下,内帑无银,失火的三殿都无银修,奴婢正要请陛下下旨,让户部拔银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