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自佛祖立教以来,经过历代大方丈不断改制后,其内在结构已经与俗世朝廷极为相似。
如果将佛门祖庭看作是朝廷庙堂,诸庭阁如同六部九卿,各地分支佛门便是等同地方三司衙门,又有极为类似绣衣府的八部众。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佛门就像是修行界中又一个统领天下的朝廷。
按照这个说法,诸如道门、玄教可以算是一方诸侯,至于仙剑宗,那便是天字号的乱党。
如今乱党“贼首”南宫玄胤已经授首,可还有一个余孽孙怀景逃亡在外,于是大方丈回山之后,在明镜宫中亲自颁下谕旨,令八部众会同各地佛门共同缉捕仙剑宗余孽孙怀景,生死不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根据八部众搜寻到的资料,仙剑宗余孽孙怀景乃是西北河西原人士。
不过因为西京开元寺覆灭之事,八部众在西北的势力大减,又与绣衣府正因为此事来回扯皮。
所以八部众没有在西北塞外过多耗费精力,而是将人手全部手缩回关内,八部众中,大小首座共有一百零八,此次派出四十六位首座。
另有首座以下的八部众弟子一百二十余人。
同时各地方佛门也派出弟子无数,在整个江南乃至是中原北地布下一张天罗地网,静等孙怀景这只漏网之鱼自投罗网。
佛门的这张大网,以湖州、江州和江为重中之重,徽州、豫州和齐州等地略微次之,然后才是直隶州、燕州、陕州等地。
八部众此番派出的四十六位首座中,有十位大首座,三十六位首座。
七州一都之地各有一位大首座坐镇,又有一位首座总掌全局。
而三十六位首座也有高低之分,诸如郑琦这样的红人,自然是留在江南之地静等功劳上门,那些不怎么得意之人,则是被上司分派到燕州、陕州等地。
智玉是一名刚刚升任没有多久的八部众首座,与郑琦年岁相差不大,却是没有郑琦那般好命,只能排在在一百零八位首座的末尾位置。
平日里别说众主,就连一般大首座也见不上几面,这次缉拿仙剑宗余孽,他理所当然地被分配到了最是偏远的三州之一燕州。
大周版图辽阔,而八部众才不过寥寥数百人,若是想要掌控整个州府,未免力有不逮,所以一般八部众都要由各地佛门配合。
这次智玉手下也被燕州佛门分派了百余名弟子,可他却没有手掌权柄的欣喜,只有忐忑之感。
因为在此之前,八部众四十六位首座在那位主事大首座的主持下,曾经有过一场秘密的碰头会议。
在这场会议上,基本定下了孙怀景去江南的几条路线,分别是从燕州西岭口入齐州,从陕州大易府入豫州,或是直接绕道蜀州入湖州。
但不管他从哪条路走,最后的目的地肯定是江陵,所以主事大首座定下了外松内紧的方略,将主要人手都集中在江南一带,只用少部分人撒在外围几州。
如果仙剑宗余孽是在江南落网,那么驻守江南的诸人肯定是第一等功劳,可外围几州的执事们就只剩下一点点苦劳了。
若是事后查明仙剑宗余孽是从哪个州过去的,驻守此州的人还要受到牵连问责。
智玉刚刚升任执事没多久,可不想因为此事再被贬谪下去。
按照八部众律,七十二首座在必要之时可指挥统领各地佛门弟子一百二十人,智玉本身有一等境界,又有一百余名境界从六等到四等不等的燕州佛门弟子助阵。
若是只有一个一等境界的仙剑宗余孽,他丝毫不怕,怕就怕那个仙剑宗余孽身旁还有剑锋堂的高手随行护卫。
如果是一两个人仙境界的剑位,那么他们这一百余人不但是打草惊蛇,而且还是以卵击石。
到那时,他可就不是一个贬谪革职的下场,怕是要性命不保。
所以智玉接到这个烫手的差事后,万事小心,事事向上禀报,而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坐镇燕州的大首座,智武高僧。
智武高僧虽然只在三十六位大首座中排名第三十五,但既然法号中有武,可见其武力相当不俗。
不精玄通秘法,以武入道,与仙剑宗的霸道剑倒是有几分相似,对上专擅玄通的同境界高手很是吃亏,可对上凡仙之境界下的俗世武夫,那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西岭口是燕州的重要入关要道,智武在除夕那天就已经抵达此地。
此时在西岭口的守备府中,身材高大雄壮的智武没有穿那身八部众的招牌袈裟,而是换上了一身大周武将的制式铁甲,越发衬托得他一身跋扈武夫气焰。
坐在智武和尚一旁的正是本地主人,西岭口的守备统领。
这位守备统领虽然是武将,但却像个文官,身着武将官服,手里却是捧着一本圣人典籍,从内而外地透着一股子儒雅气,与武城天官形成鲜明对比。
虽说佛门和朝廷近几年有些不和,可那都是上头大人物的事情,底下的人大多还是像以前一样,各论各的交情。
这位统领大人姓许名生,太平二年的进士,本就是读书人,后来太平五年时西北边境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叛乱。
他作为兵部官员随军出征,后来阴差阳错地从兵部转入大都督府名下,竟是“投笔从戎”了。
不过本朝并不歧视武人,所以许生也没觉得有多大冤屈,就这么在西北扎根,这么多年下来,也是因祸得福,混到了从三品的一方大员。
如果当年继续留在京城按部就班地擢升,顶破天也就是个五品员外郎。
从三品的实权将领和一个五品京官,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若是手里没有这实打实的三千兵马,身为八部众三十六大首座之一的智武高僧会与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相交?
一场初春的小雪飘洒而落,智武望向窗外,轻声问道:“许施主,你说那个仙剑宗余孽,会有几分可能从燕州走?”
正在读书的许生皱了皱眉头,抬起头来淡然说道:“大约有三成吧,如果我是他,不会走燕州,也不会走陕州,而是从辽州出海,直接从海路去江南。”
说罢他将视线重新转回到手中的圣人篇章之中。
智武高僧神情有些晦暗,开始在房内来回踱步,一身甲叶哗啦作响。
颇为英俊的统领大人又是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书籍,对这位相识已经近十年的老友无奈道:“我已经把那人的画像散发下去,又有你带来的人手在暗中探查,只要他敢从西岭口走,那就一定逃不出你我的手心,且放心吧。”
智武停下脚步,长长叹息一声,“实在是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不过如今也只能借许兄吉言,但愿如此吧。”
智武以及智玉,如何都料想不到孙怀景如今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只是略微改变形貌之后混迹于商队之中,再加上他素来遇事有静气,哪怕是与八部众首座擦肩而过也可以做到云淡风轻。
所以不管是佛门弟子还是守城官兵,都没能认出他就是那个被四下缉捕的天字号仙剑宗余孽。
外面下起了小雪,孙怀景站在客栈的廊檐下,双手笼藏袖中,望着飘飘洒洒的雪末,怔怔出神。
天空似黑非黑,就像一张白纸渗了些许墨迹,呈现出一种晦暗的乌青颜色,就像这个天气一般,让人很难生出欢喜愉悦。
温姓老人走出客栈,望了孙怀景一眼,略带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孙小兄弟,最近城内的气氛似乎有点不大对劲。”
孙怀景微笑道:“温老也察觉出来了?”
“哦?”温姓老人神情一凝,“难道孙小兄弟知道是怎么回事?”
孙怀景好似漫不经心道:“八部众办事,缉捕仙剑宗余孽罢了。”
温姓老人松了一口气,沉声道:“老朽知道了,小兄弟尽管去就是,老朽只当是什么也没看见。”
孙怀景点点头,看着老者转身回了客栈,嘴角翘出一个淡淡笑容。
仙剑宗少主去追捕仙剑宗余孽,可真是一个不怎么好笑的冷笑话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