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300年之屠尽倭寇 第25章 抵挡海匪的关键是联防

海匪有合作的想法是因为杜成这个人从官府出来的,知道官府的套路,想乘虚而入。

卫军也没有办法,现在压力很大,再不做点事情出来,他帽子就没有了。

刘福明又不一样,他是没办法,只能自己想辙,弱势群体,不能等死吧。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正好碰到了一起,想躲就没法躲。

江南的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除去春节,估计就是中元节了。

春节是一年到头,犒劳家人和自己的。

中元节则是感谢祖宗,感谢先人保佑,让家小平安,兴旺发达。

季家庄也是,还没到日子,族里都安排好了。

按照刘家的习惯,是每家提前先把三代以内的先人祭奠完,再参加整个家族的大祭。

所以每家每户的祭祖就称为小祭,一般就是自己家里人。

刘福明父亲是独苗,到了刘福明这里还是独苗,所谓三代以内,就是一个人。

王伯每年都会准备好,他父母的坟墓就在刘家祖坟的边上不远。

十多年前,刘福明父亲特地从自家田地中划给了王伯5亩田,作为私田,也作为墓地。

刘福明恭恭敬敬的带着小河前去祭拜,这几年他都是一个人。

这次他不想一个人去了,所以把小河带上了。

既然已经穿越成了别人的儿子,该尽的义务还是要做,特别是这种。

穿越过来这么长时间,他现在越来越相信命运这个东西了。

祭拜的时候,小河就跪在他的身后,没有任何觉得不妥的地方。

刘福明早就知道,王伯、王婶从来没有出嫁小河的意思,他也不是完全把小河当作妹妹。

这就是他未来的老婆之一,甚至连大哥这个家族主事人都认可,更别说多事的姐姐了。

只是一点,小河不能做正妻,不是因为别的,是现在的时代不行。

按照习俗,自家小祭算是做完了,就等着族老召集祭祖了。

7月底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凉了,这个时代还好,江南夏季没有那么长,天气也没有那么热。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几天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刘福明感觉身体不太舒服。

好几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数了不知多少头羊还是不行。

他不知道怎么了,有点莫名其妙,这跟以前有点不同。

开始他还真认为跟前几次一样,可是感觉又不太像。

连续做梦,是他很少有的,难道是自家又忽略了什么吗。

连续好几天,刘福明都是懵的。

这天吃完早饭,他开始困了,躺在凉亭里,小河打着扇子慢慢扇着风。

中午没吃两口饭,下午又是接着睡,小河都奇怪了,一直问他怎么了。

到了傍晚,也不知是不是白天受了风,就开始发热了。

小河最先知道少爷发热,着急的不得了,一边去准备毛巾,一边赶紧告诉父母,让大山赶紧去找大夫。

看着床上昏昏睡着的刘福明,小河是真心疼,这段时间的每一点美好她都记得。

等到大夫过来,开了药,大山又跟着过去拿药,忙碌了半夜,小河看着已经服药睡着的少爷,稍稍放心了一点,热虽然没有完全降下去,但是感觉到好多了。

下半夜,雨开始大了,劈了啪啦一顿狂泻,一瞬间,屋顶的水顺着房檐流下来。这时风也越来越大,呜呜晔晔的,让人听着都害怕。

刘福明醒了过来,睡了一天,也是昏了一天,看着趴在床边的小河。

他轻轻起身,把小河抱上床,盖上被子,小河应该是太累了,一直没有醒,脸上带着笑容。

来到门外,看着外面瓢泼的大雨,对梦里的一些细节还是记得清清楚楚,回想着经历过的所有,他好像完全活过了一次,甚至有些已经忘在脑后的记忆又回来了。

院子里的雨水落到地上,顺着石板间的缝隙四处流淌,好像一条条脉络,最后汇集到檐沟里,再流到季河中,顺着季河奔向大江。

刘福明的目光随着水流,慢慢望向远方,看得很远很远。

他好像看到远处几百里方圆到处是火,雨中跳跃的火,火光中到处都是人,有一直在奔跑的,也有几人一起的,还有躲在屋里的。

街上也都是一堆堆的人,路上也倒得满地都是。

雨水顺着街道四处流淌,映着红红地火光,显得是那么红。

他好像站在几百米高空,俯视着大地,透过云雾看着下面一个个跟蚂蚁样的人群。

他们三三两两用大刀,用长矛,用手用脚,甚至用牙齿,撕扯着对手。

倒下没关系,胳膊断了没关系,腿断了也没有关系,看到他们眼睛里闪着不屈地光芒。

这个晚上,注定是很多人无眠了!

事后想想,如果说海匪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刘福明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倭寇。

事实证明,杜成不能成气候,确实是因为能力不足。

他认为能管理好这些海匪,可是根本不可能。

倭寇井上仍然是选择了通海,他们就是想报仇,可见他们的气量有多小。

而大螃蟹选择了泰阳,他们上次就想在泰阳大干一场的,可惜最后失败了。

杜成自己选了江口,他已经让人打探了,江口范家是非常有名的富商。

至于其他小股,选择合在一起,对沿江的一些重要村镇进行抢劫。

为什么说倭寇败在这里,他们在小李庄又出了问题。

小李庄自从上次被海匪杀进村子,就非常的警惕,一直安排村民警戒。

很多村民见识到了倭寇的凶残,村子里都是自己的家人,所以他们很精心。

上下两班,还真没几个偷懒睡觉的。

再说,每班有3个人呢,总不会都睡觉吧。

所以,倭寇到了江边,刚准备登陆的时候,被发现了。

自从上次阿牛去季家庄报信,刘福明后来专门来过两次,这个人情很大。

不但拿了很多的东西来,还跟族老说了一下季家庄的做法。

平时的东西先归置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马上就可以跑。

这还真是后来季家庄总结出来的最有效办法,面对海匪,必须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

村里传递消息不是敲锣,生怕惊动了海匪,他们就是一家家传。

十多户人家,不到一刻时辰就全部逃出了村子。

不像上次了,他们在二里多外的树林里搭了一些窝棚,很隐蔽,不是很熟悉的人,根本找不到。

还是一样,青壮在外围,老弱妇孺在中间,也有提前准备好的物资,总算是不会受冻挨饿。

族老还是一样,派出人到县城报信。

这次好一点,不是阿牛一个人了,村里另外一个人去县城,阿牛专门去季家庄报信。

这事,刘福明特意交代过,那些财物无所谓,关键的是人。

再有,海匪没有发现的时候,最后不要去主动招惹他们,消灭海匪是官军的事情。

他们也听说了,附近几个大的村集都组建了护庄队,确保百姓的安全。

特别是季家庄,至少有500人,不说很长时间,至少一天半天的可以坚持。

如果卫军和民团能快速的赶到,海匪最多在这里待一天,这样一来,乡亲们也能撑得住。

他们当时商定的各村报信,也就是因为这一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300年之屠尽倭寇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