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吾父唐明皇,吾妃杨玉环 第42章 向李隆基进献小钢弩、小钢箭!让大唐军将更强悍!

李隆基陪在武惠妃身旁,吃着由洛阳急送来的新鲜青菜。

那滋味真的是太好了!

最近长安的青菜都是由南方进贡的。

经过长途的运输,青菜都蔫了,吃起来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口感。

和李琩献上来的青菜比,那就是天大的差距。

“皇上,琩儿还真的挺有孝心的呢。”

“他应该是知道皇上最近吃不到新鲜蔬菜,胃口不好,所以才在王府庄园收获了新一批的反季节蔬菜之后,赶紧送一筐过来。”

武惠妃在李琩送来的家书里头,已经知道王府庄园那里发生的一些变化。

李琩想要通过科技来强大大唐,那当然是要和武惠妃通好气的。

要不然那些御史在李隆基的面前参上一本,一道圣旨下来,恐怕一切都得回到原始耕种的时代了。

李隆基嘴上吃着青菜感觉到香,听着武惠妃的夸奖,心里头是挺甜的。

但他现在皱着眉说道:

“爱妃,你可知道,琩儿在洛阳城里胡作非为,已经让御史大夫感到惊恐了。”

“参他的奏折已经堆得一尺高!”

“他好端端的当王爷不行吗?”

“偏偏在庄园上搞出了农、工、商三样副业来。”

“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这让皇家威严何在啊?”

武惠妃噗嗤一笑。

这种反应很出乎李隆基的意料之外。

“爱妃,你为何发笑?”

武惠妃当即将李琩写给她的最近一封家书拿出来。

“皇上。”

“琩儿早就料到他的做法会引起朝臣的不满。”

“但他在给臣妾的家书里头,可是说得有理有据啊!”

“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与民争利,而是让利于民!”

“你想想啊!”

“洛阳城里头的食肆能够在王府庄园那里买到反季节蔬菜。”

“那么食肆的生意自然会好一些,赚的就多一些。”

“然后呢,进行从商人那里抽到的税额就多一些。”

“而有钱人不差那几十文钱,愿意掏钱买新鲜。”

“朝廷也等于借商人的手,把有钱人的钱收归国库。”

“这些钱,如果用到点子上,就能够增强国力,让大唐更加兴旺啊!”

李隆基听着武惠妃转达了李琩的意思,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这一套说辞,细想起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啊!”

武惠妃更加得意了。

“还有。”

“琩儿说他自幼就喜欢看书,有不少书中的知识藏在脑子里不用出来不舒服。”

“所以他趁着自己有闲暇,就在部曲当中挑了三个人当了农头、工头、商头。”

“他教会三人怎么打理农事、工事、商事,然后就把庄园当中的大小事务交给他们去打理了。”

“现在琩儿的庄园能够自负盈亏,都不用咱们朝廷给他俸禄了。”

武惠妃在说着李琩的事情时,眼中始终闪烁着得意的光芒。

自家的孩子,咋就那么优秀呢?

李隆基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琩儿他怎么净学些贱民才需要学的知识呢?”

“如果他学的是治国安邦的策略,也许朕可以让他像太宗皇帝一样,先当尚书令啊。”

武惠妃心中一喜。

他知道,太宗皇帝当了尚书令之后,大唐后世就没有哪位大臣敢去担任这一个职务的。

谁敢和千古一帝李世民比啊?

而现在李隆基却对李琩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比肩祖上,成为尚书令!

“皇上,臣妾最近也在寻思着。”

“琩儿既然喜欢闲散的生活,咱们就顺着他吧,如果你让他拘束在朝堂之上,反而不妙。”

武惠妃在李琩的影响下,也渐渐想通了。

想要为他谋得太子之位,得不着痕迹。

现在李隆基已经断了心思,不再想要纳杨玉环为贵妃。

太子那边也已经受了严惩。

那就可以缓一缓了。

只要李琩那边整出有功于大唐的名堂来,届时众望所归,不是更好吗?

武惠妃本来打算用残酷手段逼死太子李瑛的。

却因为李林甫死去而少了内应。

同时高力士已经倒到太子那边去了。

要是再照原先的计划行事,将会弄巧成拙。

而且李琩最近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让武惠妃渐渐放心。

就算她不再介入太子位置之争。

凭着李琩的个人能力,也能够斗得过太子的。

李隆基这会儿反而有些好奇了。

“爱妃。”

“这可有些不像你了。”

“你怎么变得像是要琩儿远离权力中心一样?”

武惠妃眼中马上淌下泪来。

“臣妾……是因为发现如果琩儿露出了觊觎太子之位的想法,就有无数人想害他。”

“臣妾现在就只有咸宜和琩儿是亲生的了。”

“如果琩儿是天命所归,臣妾无话可说。”

“如果他不是的话,臣妾希望他能够平安康乐一直到老。”

“请皇上成全!”

李隆基动容地说道:

“爱妃。”

“你的心思朕懂了。”

“吃菜!这些菜可是琩儿孝敬的,不趁热吃就不好吃了。”

从武惠妃处离开后。

李隆基正在处理正务,却见高力士捧着一份奏折走了进来。

“皇上。”

“洛阳令有加急密折送到。”

李隆基接过密折看了一遍,他很快将密折拍在龙案之上。

“岂有此理!”

“真是岂有此理!”

“吐蕃人太猖狂了!”

“他们居然屡次三番要伤害朕的十八皇子?”

高力士在旁边吓得不敢吱声。

因为劝说李隆基召杨玉环进宫一事。

高力士和李隆基之间已经产生了一些隔阂。

现在但凡是碰到寿王李琩的事情,高力士都不敢多嘴。

“传朕的口谕,召杨国忠、牛仙客前来议事。”

“是!奴婢这就去!”

在等两位宰相前来议事期间。

李隆基又接到了一封信,还有一张小钢弩及十枝小钢箭。

看了信之后,李隆基不由得大喜。

“琩儿果然不仅关注民生,还关注军中兵器的改良啊!”

“来人,给朕竖起箭靶子!”

李隆基一声令下,马上有太监照着做了。

等箭靶子竖好了以后,李隆基站在一百米外,用小钢弩瞄准,射出一枝小钢箭。

嗖!

小钢箭离弦而出,直接穿透了靶心,射到对面的宫墙上!

穿透力惊人!

而且所需要花费的力气可比拉硬弓小多了。

真如李琩信中所说的那样,把这样的小钢弩装备到边军和折冲府兵,做到人手一张的话,那大唐的军威将会更加浩大。

而且李琩提供的炼钢法,能够有效提升弓弩的硬度,还可以避免生锈!

这简直就是强国强军的秘密兵器啊!

李隆基直接让人召来了兵部尚书、工部尚书。

这两位来了以后,李隆基让他们上手试验了一下小钢弩。

“两位卿家。”

“你们觉得这小钢弩威力如何?”

两人此时还处于震撼之中。

“陛下。”

“这小钢弩的威力实在非同小可!”

“只是这钢材,应该怎么炼制,臣实在不知!”

“若臣知道的话,一定炼制出足够多的钢材,打造出足够多的小钢弩、小钢箭交给兵部尚书派发给所有的将士们。”

工部尚书一边说,一边很好奇,民间怎么会有人制造出这等神兵利器?

李隆基哈哈大笑。

“这是寿王研制出来的。”

“他特意向朕献出了炼钢妙法。”

“而且他提议让工部炼好钢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足够数量的小钢弩、小钢箭,用来装备大唐每一位将士!”

工部尚书、兵部尚书都目瞪口呆了。

这会不会是陛下在欺骗自己?

以前寿王不是嚣张跋扈、不学无术的吗?

现在居然能够为国分忧了?

李隆基看着两位尚书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现在你们把图纸、样品拿去研究。”

“朕希望在三个月内,大唐所有将士,能做到人手一张小钢弩!”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吾父唐明皇,吾妃杨玉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