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生产跟不上进度上
这次,张宇除了培养关系之外,自然是想抓住一些商机。何涛之前答应过,再给张宇一些内饰板业务的料号,张宇一直牢记在心。
“何厂长,我们洲九摩托车配件厂的内饰板加工效率越来越高,工人的技术也越来越熟练,即使我们接到的内饰板订单再多,我们也能胜任。”张宇解释道。
何涛笑道:“小张,你一直在惦记内饰板的事吧?好吧,我再给你几个零件号。”
何涛没有食言。他确实又给了张宇几个零件编号。张宇代表洲九机车配件厂与何涛签订了韶山6型电力机车内饰板订单,增加了4个零件号,共计30套。订单总价值超过二十万。
加上之前的订单,洲九摩托车配件厂目前共有9个型号的韶山6型电力机车。
拿着订单走出采购中心,张宇心里一阵幸福。二十万以上的大订单,对于洲九摩托车配件厂来说是很少见的。
现在的张宇想要努力赚钱。1996年,未来20年将是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制造业将出现整体显着提升,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产品和装备。张宇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有了钱,有了足够的资金,他就可以扩大经营规模。他心中的许多想法,终于可以变成现实了。
钱。
他需要钱。
张宇非常需要钱,但他却缺乏直接赚钱的方法和手段。一组彩票号码他都记不住,股票方面他也玩过。但他的股市知识仅限于21世纪,对90年代中后期的股票并没有太多了解。
出售技术信息也许是可行的,但具体卖哪项技术,卖给谁,张宇还没有确定。目前,他的重点是把洲九摩托车配件厂办好,争取赚更多的钱。
张宇高兴地查看完刚刚签署的订单,将其揣进口袋里,出了采购中心的大门。出了大门,他再次遇到了李小丽。
李小丽从外面进来,两人相遇的时候,她看着张宇,惊呼道:“是你!”
张宇自我介绍道:“我是张宇,有兴趣和我一起去散步吗?”
李小丽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可以,但是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我得去送一些文件。”
李小丽是个新人,还在实习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跑腿,比如送文件之类的。
两人并肩走出采购中心,沿着前面的小路漫步。他们边走边说话。
李小丽问道:“张宇,你怎么认识我的?”
张宇笑了笑,“那是秘密,我不仅认识你,还知道你的很多小秘密。”
张宇对于李小丽自然是很熟悉的。他不仅知道她喜欢吃什么、穿什么,还了解她的一些生活习惯。
李小丽好奇道:“那你告诉我,你知道我的哪些小秘密?”
张宇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李小丽俏皮地挑眉,“不洒就算了,谁在乎呢?”
李小丽并没有生气。两人一边悠闲地走着,一边聊天,时不时,张宇还分享一些未来的网络笑话,逗得李小丽哈哈大笑。
张宇很了解李小丽。经过这次谈话,李小丽觉得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她对待张宇,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年轻人那样,表现出忌惮和抗拒;相反,她感觉到了一丝善意和一丝好奇。
大约十五分钟后:
李小丽惊呼道:“天哪,我差点忘了时间了,张宇,再见,我要回去工作了。”
众人挥手告别,看着李小丽高高兴兴地回到采购中心。看着她曼妙的身材,张宇忍不住笑了。
回到洲九配件厂,张学文已经等在那里了。张宇一进车间,父亲就开始提问。
“阿宇,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了?”
张宇说道:“爸,事情很顺利,五个工作日内钱就会打到我们工厂的账户上。”
张学文很高兴,“宇,这是我们洲九摩托车配件厂收到的最大一笔钱了,以前一个月顶多能赚几万,全靠内饰板了。”如果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内饰板订单,那就更好了。”
张宇笑了笑,戏剧性地从口袋里掏出了签完字的订单,道:“爸爸,你看一下这个。”
张学文立刻认出这是东兴厂的订单,仔细查看起来。他的表情变得愉悦,带着一丝兴奋。
“阿宇,这是哪里来的?四个设计号,三十辆车,二十万多块钱。”
张宇给父亲简单说了一遍过程,张学文道:“宇,干得好!你干了件大事,有了这些订单,我们工厂接下来两个月就不愁缺工了。”
见父亲心情不错,张宇抓住机会说道:“爸爸,你有没有想过把洲九摩配厂做大做强?”
“更大更强?”张学文很快就明白了张宇的意思。他摇摇头,说道:“小宇,要把工厂做大做强,没那么容易,这个领域水很深,不值得尝试。就像我当年高利贷二十万,做大做强一样。”开始这个内饰板业务时,我们几乎破产了。”
看得出来,张学文已经变得警惕起来,对扩建工厂没有兴趣了。他现在寻求稳定。对于现在每个月几万块钱的情况,他已经知足了。
果然,张学文继续说道:“小宇,我准备再工作几年,等积蓄过百万了,我给你买房、买车,帮你找个好老婆。”
作为一个父亲,张学文感到强烈的责任感,很早就想到了这些事情,准备给张宇提供房子和车子。
张宇知道,短时间内要改变父亲的想法是很困难的。做大做强洲九摩托车配件厂更是难上加难。只有他亲自接手工厂并管理才可行。
但这更具挑战性。
到了8月中旬,张宇继续拖延到东兴厂汇报工作。相反,他在自己的洲九摩托车配件厂度过了日子。这个时代娱乐节目匮乏,没有网络,张宇根本无法宅在家里上网浏览新闻。于是,他每天都去他的小工厂。
今天,张宇正在张学文的“办公室”里闲逛。虽然说是办公室,但本质上就是一个独立的房间,里面有一张旧桌子、一个柜子和几把椅子。
和生产车间一样,办公室里也有些杂乱。在那个时代,管理方式还相当原始。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刚开始进入国内,主要局限于沿海地区的一些外资或合资企业。清江等内陆城市仍沿袭旧有的管理方式。
今天,办公室比平时干净整洁。张宇花了半天的时间打扫、整理。他把不需要的东西去掉,把必需品摆放整齐,放到合适的位置。
完成任务后,趁张学文不在的情况下,张宇摊开一张画纸,抓起铅笔、丁字尺等工具。他开始画素描。
如果有电脑的话,张宇肯定会用它来画画。但由于没有电脑,他不得不采用这种更原始的方法,手工精心绘制每一根线条和笔画。
他并不是为特定组件或产品绘制蓝图;而是为特定组件或产品绘制蓝图。这似乎是工厂的布局图。随着订单的增加和业务量的扩大,大家都感受到了压力。工人们已经开始晚上加班。
张学文出去外面办事了。他感受到了生产的压力,想多雇几个人,扩大工厂的规模和产能,缓解生产压力。
在张学文看来,如果能购置一两台半二手生产机就更好了。但购买装备并不是那么简单,也不是几天之内就能完成的事情。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雇用更多工人,也许是两到三名熟练工人。
20世纪90年代,人才市场还不规范、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江青市并没有完善的人才市场。一切都必须通过人脉关系和调查来完成,既费时又费力。
果然,张学文离开了,直到中午才回来。
进门后,他拿起桌上的水杯,连连喝了大半。看到父亲满头大汗,张宇赶紧放下手里的铅笔,打来一盆水,沾湿一条毛巾,递了过去,说道:“爸爸,你先把汗擦一下。”
张学文接过毛巾,点点头,擦了擦汗,然后把毛巾放在盆里冲洗干净,拧干,挂在毛巾架上。
今天旅行结束后,张学文感到很疲惫,尤其是天气炎热。如果只是疲惫的话还好,但压在他身上的却是他的努力所带来的微乎其微的结果。
张学文心里叹了口气,心想:“明天我再试试,一定要增加人手,否则就赶不上东兴厂的交货期了。”
他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但他也意识到自己努力的局限性以及扩大小工厂的挑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