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上世纪八十年代。
北弯村是芷右县最穷的村,在毕遵市辖区地图里,用放大镜看也只是一个小快。
村子虽小,周边却是青山环绕、绿树成荫,幽静得像个“世外桃源“。
几十户人家,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外面的花花世界、万丈红尘。
像世外桃源可不是真世外桃源,除了山清水秀,耕地面积却很少,即使可耕地也因为沙石的关系,出产并不高。交了上缴,剩下可支配的不多。
好在还能到山里打些猎物,换得一些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灾难深重的北湾村村民就没有能喘口气的时候,朝朝代代、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活过来的。
村民也曾以村为中心,沿着山脚的两边和进山的小路,寻找山的大小。
那时航拍还没在民间普及,多求无果,到底不知山有多大。
在村民眼中,无法预知山的纵深,无法界定山的周际,却提供了许多的飞禽走兽,山珍野味,后来就把它叫无尽山。当然,称之为父亲山也不为过。
易家祖孙是落魄回到家乡来的,易凌霄刚刚两岁,易汉飞已经过了五十。
山还是那些山,不增不减,路还是那条路,不短不长。
易汉飞离家近三十多年,家乡的人事早已模糊。只有后山打猎,留在他的记忆深处,这是他原来作为猎户的营生。
村长和芷右县里来的人把他俩安排在村尾的一栋破房子里,围着小山坡前面几间就是村长家,他们几家公用着一个山头。
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守着几分菜地,在女儿女婿的帮助下,修缮着房屋与埔猎的工具,自己尤其精心维护原来卖的那杆猎枪。
易汉飞外表看上去就一普普通通的老头,个子中上,满面风霜。
老人是个卫生兵,五十年代初从部队复员回黔中省后,安排到黔中省会阳城市三医院工作,多年的辛劳加资历,最终担任管理后勤的副主任。
老人一生,艰辛倍尝。幼年失怙,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世间该有的大痛苦他都遭遇到了。
不幸是没有止境的,在一次特大医疗事故中,他负有连带责任,追究一起,风波不信菱枝弱,除了赔偿患者的损失,同时被开除了公职。
他是亲眼看到医生出事的,那个医生在外一科水平首屈一指。只是医疗行业风险不小,患者来头太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易汉飞这个没有多大责任的后勤副主任也被牵连了。理由是:出事故的那批工具是他采购的。
老人在医院近二十年,清廉度日,加之女儿一家在毕遵市纺织厂收入不高,又有了外孙,他免不了帮衬帮衬,自然没有多少积蓄。现在的爷孙两个,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打不到猎物,谈不上吃肉,打到了猎物,基本上都卖了。
易凌霄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在过生日的时候,吃一顿糖酥粑粑。
刚强的易汉飞,沉重的生活并没有压垮他不屈的腰身,只是面对饥饿的易凌霄,眼馋着别人家里的糖酥粑粑,心里在滴血。
就这样,爷孙两个在北湾村,过着诗人们称颂的,朝出晚归的田园生活。如果诗人们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过,还能写出那么浪漫的诗句吗?
悠悠岁月、蹉跎人生,从喧嚣的都市到了寂静的北湾村,他不愿跟人多打交道。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结果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保持礼貌的有距离的交往,是他多年生活得出的教训。
崎岖的人生无人关注,他也无需别人的关注。面对睁着一双无知的双眼,打量着世界的易凌霄,他才有一种紧迫感。
早年的戎马生涯,中年的职场拼搏,他都是忙碌着而无暇顾及家庭。一双儿女都是老婆带大的,自己根本就没有育儿经验。
老人现在想的,只希望孙子顺顺利利长大成人。
至于长大后干什么,他心里也没谱,反正不愿孙子再去做医生。
有一天,闲着无事,他想测测孙子将来,便采取了古老的抓周的办法。虽说孙子已经两岁了,过了抓周年龄,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好玩呗。
易汉飞一边摆东西,一边问:“霄霄,长大后你要做什么呀?”
“我不知道?“易凌霄抽着鼻涕回答。
“你自己喜欢什么呀?”易汉飞接着问。
“我不知道?”还是懵懂的回答。
“跟山外李家村的李师傅一样,做个木匠好吗?“
“我不知道,木匠是什么呀?”
“木匠就是手艺人呀。”
易汉飞中断了这次对话。小孩的好奇心重,易凌霄会没完没了的问下去。
真是一张白纸,做出什么样的文章,画出什么样的图画,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学一门手艺吧,当个手艺人很不错的,凭体力吃饭,可以省却很多烦恼,易汉飞希冀的想着。
老人指着刨子、锤子、锄头等工具,看着易凌霄,想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易凌霄对这些东西毫无反应,当他回头看着后面柜子时,老人的目光有些慌张,藏起来了还不行吗?谁知道这个小东西怎么知道的。
柜子里有个匣子,匣子里有一把银光闪闪的手术刀,这是老人的师傅送给他的。
易凌霄转身打开柜子,紧紧把匣子拿在手里。欢呼雀跃地说道:“爷爷,我要这个,这个给我玩。“
孩子们对着闪闪发亮的东西,有着天然的喜爱,易凌霄也不例外。这真的不能说明易凌霄就喜欢当一个医生,家里就两个人,房子就这么大,你还能挖地三尺去藏起来。
易汉飞却在心里叹息,自己的作弊也起不来作用,这都是命呀。
想起部队里人人敬仰的师傅,有什么比救人一命的医生还更好的手艺呢?就算有风险,吃饭还有噎死人的。冥冥中自有天意,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最后,易汉飞下定了决心。
“孩子,这个东西叫手术刀,是救命的东西,可不是给人玩的。学好它可不容易,你愿意学它吗?“
易凌霄半懂不懂,憨憨地点了点头。
从这天起,老人用泥巴塑造了一个人体模型,对照解剖图,告诉易凌霄,怎么正确的使用手术刀。同时,进山打猎时,也收集了不少草药标本,让易凌霄辨识。
两岁上,易凌霄就与手术刀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五、六岁时,就能又快又准地将一张硬牛皮,解剖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又能将它最美观的缝合起来。
当然,易凌霄使用的手术刀,是老人从医院带回来的旧刀。只有认可了易凌霄的进步,老人才会把那闪闪发亮的手术刀让他玩一下。这把刀,凝聚了他的青春和爱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