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谷 第101章 远燕善谋乡镇事 真真喜筹博物馆

小说:三谷  作者:孤飞如  回目录  举报

不久,省文献出版社的总编辑李湘打电话告诉于志远:《商界精英》一书销售情况较好,出版社付给于志远的稿酬,将超过20万元。由于稿酬结算要在三个月后,除上次预付的5万元税后稿酬外,出版社将再次预付15万元税后稿酬。

两天后,15万元稿酬划至于志远的银行卡。

收到这笔稿酬后,于志远先告诉好友郝克:他打算付两万元指导费、翻译劳务费给刘红秋教授。郝克将此事告诉母亲后,刘教授请儿子转告于志远:谢谢他的美意,她不会接受这笔钱。

最后于志远买了一台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赠送给郝克。

安东东曾为于志远翻译过采访说明与采访提纲,且在于志远对日本企业家进行视频采访时,客串过日语翻译,于志远打算付5000元辛苦费。但安东东告诉他:付费就免了,四位舍友聚在一起吃顿饭,庆祝一下就可以了。

结果,四人喜聚餐馆,痛快淋漓地搓了一顿。

剩下的这14万5千元,于志远打算拿出一半,捐献给观风镇,作为恢复观风山、观风亭原貌的启动资金。如果恢复原貌工作无法启动,这笔钱将转赠观风镇红十字基金会。另一半,于志远打算赠送给魏真真,用于筹办其心目中的“服饰博物馆”。

为求金燕支持,于志远打电话给金燕,将上述打算告诉了金燕。

金燕不愧是扶海首富、“远燕投资”董事长,办事有魅力,出手且大气。与此同时,作为商人,她讲究资金投入的实际效益。作为女人,她做事又特别细心。

金燕对于志远说:那些稿酬全给魏真真,以便她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她将从公司的公益基金中划出一笔钱,资助观风镇镇政府,帮助观风镇恢复观风山、观风亭原貌。为此,她将动用政府方面的人脉,敦请观风镇的镇长与镇政府,立即启动这一善举。至于需要资助多少钱,金燕委托于志远作为自己的代表,与镇长谈一下,谈好后将结果告诉她。金燕提出的商谈原则有两条:其一,筹集资金时,要注意调动社会力量;其二,由于该项目与菜场有关,要尽可能“以商养商”。

晚间,于志远约高必成出来散步。于志远告诉高必成:他的一位朋友将出钱资助观风镇镇政府,让镇政府启动观风山原貌恢复工作,但不知道镇长是否有足够的积极性。如果高必成有人脉,他想请高必成托人了解有关情况,或者就此事与镇长打个招呼。高必成则告诉于志远,上次去葫芦村采葫芦,在观风镇看到观风山、观风亭遗址,就觉得遗址应当恢复原貌,应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对此,他很乐意做点促进工作。

第二晚上,高必成告诉于志远:他的一位亲戚在省纪委工作,这位亲戚已打电话给观风镇镇长了解情况,得知镇长与镇政府早就想启动这一工作,只是由于缺少资金与可行的操作思路,此事一拖再拖。

周末,于志远回到观风镇,去镇政府找到镇长赵启泉后,说明了身份与来意。赵镇长热情接待了于志远。

赵镇长告诉于志远,省纪委的一位领导同志与市政府一位副市长,曾先后来电话询问观风山的有关情况,并建议镇政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快启动原貌恢复工作,为历史为百姓做好这件实事。

于志远请赵镇长预估一下所需费用。

赵镇长告诉于志远:恢复观风山、观风亭原貌,其工程并不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困难在于:观风山原址的南边一半,后来成为“良田”,如今那块地皮成了观风镇的菜场用地。菜场拆迁难度很大,需要很多资金。

于志远问:如今的菜场,上面盖的是简易防雨顶篷,虽然能挡雨雪,但挡不了严寒与酷暑。如果征用一小块土地,为老百姓建一幢两层的菜场大楼,需要多少资金?

赵镇长算了一下,说:如果在路边征地,可省去不少筑路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尽管这样,建双层菜场大楼,加上配套场地,也需要10亩土地。如果按15万元一亩计算,需要150万元。建房费用,大约也需要150万。加上配套设施所需资金与恢复观风山、观风亭原貌所需资金,总费用应在400万元左右。

于志远问,镇政府能投入多少资金?

赵镇长说,镇政府没钱,但他可以去县、市有关部门申请资助,但能申请到的资金,不会超过50万。

于志远又问:新建的两层菜场大楼,能否预收两年至三年的摊位费?

赵镇长突然拍拍脑袋,说:“好办法,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

最后,于志远对镇长说:

“我看这样:你多向县、市有关部门说明恢复观风山原貌的意义,我们也可以帮你说明情况,争取申请到80万左右的政府资助。‘远燕投资’可资助50万。你再发动周边乡镇企业资助50万,发动周边百姓捐款20万。如此可筹得200万资金。镇政府可通过摊位费的预收,再筹200万。您看,这样做行吗?”

赵镇长连连点头。

于志远又说:“我还有一条建议,菜场大楼建好后,应在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嵌入石碑。一边的石碑上注明承建单位,另一边则注明资助单位。资助单位,应按资助数额的大小排序。但‘远燕投资’是发起单位,无论其他单位资助多少,‘远燕投资有限公司’名称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此外,观风山原貌恢复后,也应在观风亭旁边树一石碑,石碑上镌刻捐款恢复观风山与观风亭原貌的个人的姓名。为了防止名单过长,不妨规定一下,单位资助,资助金额不得少于3万元;个人捐款,捐助金额不得少于3百元。”

赵镇长答应后,于志远最后说:

“我会将咱们商定的资金筹措方案汇报给金燕董事长,你也要将这一方案提交镇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审核。等这方案确定后,你得赶紧申请政府资助。政府资助的款项到位后,‘远燕投资’的善款将很快到位。”

谈话结束后,赵镇长带着满满的敬意,与青年才俊于志远握手告别。

回市区后,于志远打电话给金燕,将与赵镇长商谈的情况与商谈结果汇报给金燕。金燕不但非常满意,而且对于志远办实事的能力留下深刻印象。

接着,于志远去马路对面的职业技术学院,找魏真真。

两人坐在荷花池边的石凳上,相依相偎,轻声交谈。

“真真,你还想筹办服饰博物馆吗?”

“我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博物馆的汉语脚本,已写好初稿。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服装与服装图样。这需要不少钱。再下一步,是准备租用或自建博物馆用房。这事儿,我一个人做不了,必须寻找合作对象。让我发愁的是,谁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谁愿意与我这个普通学生合作?”

于志远笑起来:“你‘普通’吗?我认为你不仅不‘普通’,而且很执着。我觉得扶海市的服装公司及扶海职业技术学院服饰系,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为了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这个博物馆也应当有旅游公司的股份。”

“有道理。”魏真真点了点头。

“我刚拿到15万元书稿稿酬,已花掉5千,剩下的14万5千元,都给你吧。”

“真的?我正需要钱啊。”说罢,魏真真抬起嘴巴,在于志远脸上亲了又亲。

亲罢,魏真真又说:“我还要争取爸妈的支持,请他们资助5万5千元。这样,我的启动资金就有了20万。不过咱们先说好,这钱算我借的,将来会还给你。如果你不要,我会送博物馆股份给你。”

于志远则回答说:“你别想那么多,这钱是我赠送给你的,目的是帮你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不要你还,也不要你的股份。”

魏真真固执地摇了摇头,说道:“这不行。还钱的事,以后再说吧。”

“我觉得你可以先向你们学校服饰系的领导汇报一下你的梦想,先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魏真真点了点头。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