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诺丁初级灵导师学院只是初级阶段的教育机构,但对学员的纪律要求却异常严格。这所学院不仅仅关注学员的灵力培养,更重视学员的品德和纪律教育。学院的管理者们坚信,只有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学员们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习和修炼。因此,即便学员的家近在咫尺,也必须入住学院,接受统一的管理与规范。这种规定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学员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学院的规章制度严格到连学员的日常作息都有详细的规定,从早晨的起床号到夜晚的熄灯时间,每一步都必须遵循学院的规定。早晨的起床号通常在黎明破晓时分响起,学员们必须迅速起床,整理床铺,然后前往操场进行早操。早操不仅有助于学员们保持良好的体能,也是培养他们早起习惯和自律精神的一种方式。早操结束后,学员们会回到宿舍进行短暂的休息和清洁,然后前往食堂享用营养均衡的早餐。
早餐后,学员们会按照课程表前往不同的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学院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灵力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实战技巧的训练。在理论课上,学员们会学习到灵力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何正确运用灵力。而在实战技巧训练中,学员们则会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灵力技能的练习,比如灵力感知、灵力控制和灵力防御等。
在主教学楼的一层,教务处负责迎接新生的乃是一位看上去年逾花甲的老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岁月的深邃和智慧。这位老者是学院的资深教务人员,他见证了无数学员的成长和变化,对学院的规章制度了如指掌。新生们在报到时,他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解释学院的各项规定,并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学院的生活。他的言传身教,不仅让新生们感受到了学院的温暖,也让他们明白了纪律的重要性。
辅佐他的是两位年轻不足三十的讲师,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对待新生总是耐心细致。这两位讲师是学院的新生力量,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扎实的基础,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他们善于运用生动的例子和互动式教学,让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员们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此外,学院还非常注重学员的身心健康。学院设有专门的医疗室,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负责学员的日常保健和紧急医疗需求。学院还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员们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教育措施,诺丁初级灵导师学院致力于培养出既有灵力天赋又具有良好品德的优秀灵导师。
大师轻轻地将一份证明文件放在了桌上,然后转向那位资深的讲师,语气中带着一丝尊敬:“苏主任,这是今年从遥远的神灵村庄送来的工读生,我恳请您为他办理相关的注册手续。”苏主任听到大师的话后,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他客气地回应道:“大师大驾光临,真是难得一见的贵客,请您稍坐片刻,我这就为您安排。”大师轻轻摇了摇头,然后对文炳指示道:“你在此处办理注册,这几位讲师会为你详细解释整个流程。我先行告退,稍后自会来找你。”文炳恭敬地点头,然后恭谨地告别:“讲师再见。”
大师露出和蔼的笑容,轻抚文炳的头顶,仿佛在传递一种祝福和鼓励,然后他转身离开了。苏主任看着大师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意。随后,他转过头来,好奇地问文炳:“年轻人,你称呼大师为老师?据我所知,他并非我们学院的教师。”文炳回答道:“但他是我师傅。”苏主任听后一愣,脸上流露出一种古怪的神色,似乎想笑又忍住了,他接着问:“你拜大师为师?”文炳反问:“有何不妥?”苏主任连忙摇头,笑言:“没有不妥。只是没想到大师也收徒了。不过,你仍是我们学院的学员,今后也需恪守学院的规章制度,明白吗?”文炳点头确认,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并会遵守学院的规定。
在文炳的视野中,苏主任的办公室布置得井井有条,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学术书籍,墙上挂着学院历任院长的画像,显得庄重而有历史感。苏主任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册子,开始为文炳讲解学院的规章制度,从课堂纪律到宿舍管理,从学术诚信到课外活动,事无巨细。文炳认真地听着,偶尔点头或提出疑问,苏主任则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谈话的过程中,文炳了解到苏主任不仅是一位资深讲师,还是一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者,他的课程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都渴望从他那里学到知识。苏主任对文炳也表现出了特别的关注,他似乎对文炳的背景和大师的教导充满了好奇。在注册手续完成后,苏主任还特意为文炳安排了一次与学院其他教师的见面,以便文炳能更快地融入学院生活。
随着注册流程的结束,文炳感到自己即将开始的学院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挑战。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段学习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练。而这一切,都始于大师那和蔼的笑容和轻轻的抚摸,那是对文炳未来道路的祝福和信任。
苏主任身旁的两位年轻讲师显然缺乏苏主任那种沉稳的修养。其中一位,看起来年纪稍长一些,拿起文炳手中的魔灵殿证明,只是随意一瞥,便带着一丝轻蔑的笑意说道:“文炳,作为我们学院的讲师,我必须提醒你,师傅并不是可以随意认的。在我们灵导师的世界里,不管一个人是否出身于学院,他只能有一位师傅。否则,他将会被整个灵导师界所不容。你真的认为这位大师适合成为你的师傅吗?”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讽刺,似乎对文炳的选择并不看好。
他继续说道:“更何况,你还是一个天生魔导,这本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可惜的是,你的魔灵竟然是仙灵艾。”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讲师们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仙灵艾,这个名字在灵导师界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代表着一种极为罕见且强大的魔灵。然而,当他们听到文炳的魔灵是仙灵艾时,惊讶转为了惋惜。
文炳困惑地看着面前的讲师们,不解地问道:“有何不妥?”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疑惑,显然并不明白为何自己的魔灵会引来这样的反应。
苏主任看到这一幕,瞪了那位年轻讲师一眼,示意他不要再继续说下去。然后,他转向文炳,耐心地解释道:“大师虽然性格独特,但在魔灵领域的确有着‘无敌’的声誉。既然你的魔灵是仙灵艾,拜他为师也无不妥。好了,事情就这样决定了。这是学院发放给你的物品,你将住在宿舍七号房。那里的负责讲师会安排你作为工读生的职责。去吧。”
文炳接过苏主任递来的物品,恭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转身走出了教务处。苏主任给他的是一套标准的诺丁初级灵导师学院校服,洁白的布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给人一种纯净无暇的感觉。文炳走出教务处时,耳畔隐约传来之前那位年轻讲师的笑声,那笑声中似乎夹杂着一丝不屑和讥讽。
然而,文炳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气馁。他知道,自己的道路还很长,而这位大师,不管别人怎么看,对他来说,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导师。他将校服紧紧地抱在胸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知识的渴望,坚定地走向了自己的宿舍。
大师的确被誉为“无敌”,但那仅在理论层面。他那些理论若能化为现实,方能成立。在魔灵界,大师的理论被广泛讨论,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其深奥之处。主任,我仍记得大师曾提出的魔灵十大核心竞争力理论,实在荒谬可笑。他声称,魔灵的十大核心竞争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智慧、魔法、感知、适应性、资源控制、战略思维和领导力。然而,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显得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对应的实例。
“够了,大师是院长的挚友,不可妄加评断。虽然无人证实他的理论正确,但也无人能证其错误。在魔灵界,大师的名声不容小觑。”主任试图平息这场争论,他深知大师在魔灵界的地位,以及他与院长之间的深厚友情。大师的理论虽然饱受争议,但他的影响力和声望却是不容置疑的。
“主任,恐怕世人只当他是个笑话吧。”文炳步伐稍缓,旋即继续前行,嘴角露出一抹轻蔑,并非针对新认的师傅,而是对教务处内的讲师们。他心中暗想,这些讲师们总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们对大师的理论嗤之以鼻,却从未尝试过将其付诸实践。
仅从一份证明中便能辨识出他是共生魔灵,并推断出另一个魔灵的强大,如此人物怎会是笑话?文炳回想起大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的表现,他仅凭一张魔灵的证明文件,便准确地分析出其共生魔灵的属性,以及与之共生的另一个魔灵的强大力量。这种洞察力和分析能力,绝非一般人所能及。
理论上的“无敌”?他现在最需要的正是理论。师傅的力量无法直接传授,传授的是知识。这些讲师连这都不明白,还算是学院的教师吗?文炳心中充满了对这些讲师的不屑。他认为,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不是空谈理论。他决心要将大师的理论深入研究,找出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之道,以此来证明那些讲师们的无知。
宿舍楼仅此一栋,位于学院的东北角,其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诺丁城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栋宿舍楼不仅易于寻找,而且成为了学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学院的学员及教师们均居于此,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的学术社区。正如老约翰所言,能成为灵导师者寥寥无几,尤其在诺丁这等偏远城市更是如此。学院的学员与教师人数并不多,一座宿舍楼足以容纳所有人的生活空间。
学生宿舍仅七间,分布在宿舍楼的上层区域。由于初级灵导师学院的学员年纪尚幼,便于统一管理,故同年级学员居于同一宿舍。诺丁初级灵导师学院每届学员约四十人,他们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训练和教育,以期未来能够成为合格的灵导师。宿舍楼下三层便设有七间宿舍,每间宿舍都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讲师负责,他们不仅教授知识,还关心学员的日常生活。
七号宿舍在七间宿舍中颇为特殊,条件也最为简陋,专为工读生而设。毕竟,学院并非慈善机构,工读生的学费虽减免,待遇自不能与普通学员相较。七号宿舍也是唯一一个混龄宿舍,无论年级,所有工读生均在此居住。这样的安排旨在鼓励工读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文炳刚至七号宿舍门前,便听到里面传出的声响。笑声、谈话声、还有偶尔传来的争论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宿舍文化。文炳推开门,看到一群不同年级的工读生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自的学习心得和生活趣事。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的来自繁华的都市,有的来自偏远的乡村,但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和友谊。
在这个小小的社区里,工读生们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从学习上的困惑到生活中的小确幸,无一不成为他们交流的话题。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使得七号宿舍成为了他们心灵的避风港。尽管条件简陋,但这里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每个工读生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