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升!
奉天殿的门被打开。
一个胖乎乎的老太监从里面出来,捏着嗓子高声大喊。
“上朝~”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按照官位品阶依次入内,不够品级的全都待在殿外,等候宣召。
朱允炆身为皇长孙自然是站在最前面。
而今日,武将一列的最前方,多了一个和他平齐的人。
三皇孙朱允熥。
光是这站位,就昭示着党争即将开始。
对于朝堂之事,朱允熥可谓是一窍不通,所以只能安静的站着,等待敕封。
大明早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是,接见入京离京人员、处理边关紧急要务、处理一般朝政要务、处理失仪官员。
但这任何一部分都与朱允熥无关,他就是个看客。
反倒是朱允炆,因为熟悉政务,外加朱元璋卧榻在床的日子监国了一段时间,在朝堂上侃侃而谈。
几乎每一部分,他都能插话,乃至发表关键性的建议。
闲暇的空隙,朱允炆看了眼一言不发的朱允熥,心中不由得有些得意。
“哼哼!”
“这才是真正的朝堂。”
“你以为党争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么简单吗?”
“朱允熥,你还差得远呢!”
不止是朱允炆,就连黄子澄、齐泰等人见到朱允熥的表现,也都不屑一笑。
皇长孙说得对。
一个不学无术的病秧子罢了。
对朝堂之事一窍不通,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参与党争。
大朝会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且之前因为朱元璋病重卧榻在床,耽搁了不少政务。
所以,今日朝会持续的时间,远比以往要长。
仅仅只是完成一二两部分,朱允熥就觉得无聊至极了。
连带着站姿都开始微微变化。
然而,这一幕,却被朱元璋给误会了
“来人,给三皇孙看座!”
当这话从朱元璋口中传出,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皆是神色一震,呆呆的看了一眼朱允熥。
朝堂之上,还从未有人享受过这种待遇。
赐座?
陛下这是有多么偏爱三皇孙啊!
朱允炆听到这话,也是一阵目瞪口呆,甚至被气得差点喷出一口淤血。
前一瞬,他还在洋洋自得,认为朱允熥不堪一击。
可转眼间,皇爷爷就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上朝的时候被赐座,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黄子澄和齐泰等人的脸色也是变得比苦瓜还要绿,陛下这偏爱的有些过分了。
别说是朱允炆等人了,就算是朱允熥自己,都被朱元璋这一手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
坐着总比站着舒服吧!
“皇爷爷,没必要搞这种特殊待遇的,我能坚持得住!咳咳~”
朱允熥推脱了一下,但还是很配合的咳嗽了两下,甚至连脚步都表现得虚浮了些。
朱元璋依旧坚持。
“既然你知道自己在搞特殊待遇,那就赶紧把身体养好!”
“咱们朱家的子弟,一个个都能上马杀敌,哪像你,一副病秧子的模样,传出去咱都嫌丢人!”
“老老实实的坐着,不要耽搁朝会的进度!”
说完之后,朱元璋便不再理会朱允熥,继续开展朝会议题。
可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却没有完全收回目光。
尤其是看到朱允熥舒舒服服的坐到椅子上时,一个个都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大朝会持续的时间极长。
别看现在流程已过一半,可已经足足过了近一个半时辰。
等所有流程走完,至少还得一个半时辰。
三个时辰,全程都站着。
武将们或许不觉得有什么,可文臣一列,尤其是那些年迈的老臣,扛不住啊!
朝会有序进行。
终于完成了所有流程。
休息好的朱允熥,神采奕奕的从椅子上起来,端正的站立。
等待敕封。
大太监王景弘,双手捧着圣旨。
踩着小碎步来到前方,清了清嗓子后,便打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孙朱允熥谦虚有礼,温文尔雅,逸群之才;更于危难之际救朕一命。着即册封为吴王,建藩杭州,钦此!”
虽然一早就知道今日朱允熥会被敕封为吴王。
但当这道圣旨真的出世时。
朝堂内的文武百官依旧一阵恍惚与感叹。
即刻起,朝堂格局真要开始变化了。
不再是皇长孙一家独大,而是由皇长孙与吴王殿下两人分庭抗礼。
党争一开。
不少中立派都开始犯难。
之前朝堂上皇长孙一家独大之时,他们这些中立派,无论投靠与否,都没什么关系。
可如今有了吴王的加入,短时间内继续保持中立或许没什么关系。
可时间一长定然不行。
若是不选择其中一方加入,那就是将两方都得罪死。
将来无论皇长孙还是吴王登基,保持中立者,都会被清算。
“退朝~”
圣旨宣读完毕后,大太监王景弘便扯着公鸭嗓宣布下朝。
等朱元璋从龙椅上离开后。
奉天殿内的文武大臣开始缓缓离开。
数百官员分为大大小小数十个小团体。
其中围绕在朱允炆身边的人最多,足有二十来个。
光是二品三品大员就有好几个。
这些都是朱允炆这几年积累的班底。
反观朱允熥周围,仅有常升、徐辉祖和李景隆三人。
其他人除了过来恭喜朱允熥被封吴王外,皆是很快就退走,重新回到中立派系的大部队之中。
“哼哼~”
“大家都瞧瞧咱们这位吴王殿下,身边竟然就只有三个武将。”
“刚刚那么多人过去寒暄,还以为被咱们这位吴王殿下给征服了呢,没想到就只是寒暄而已!”
“哈哈~”
齐泰这话一出,朱允炆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似乎毫不在意被不远处的朱允熥听见。
“群臣也都不是傻子!”
“在上朝之前,他们或许对吴王还有所期待。”
“可当看了吴王在朝堂上的表现后,肯定是失望透顶。”
“一个在朝堂上只能当吉祥物的吴王殿下,谁会傻到去投奔。”
黄子澄这话虽然说的几位露骨。
但也确实道出了不少人的心思。
因为朱允熥这些年一直在东宫深居简出,所以文武百官对他的了解几乎为零。
本以为他忽然崛起,甚至是被陛下隔代封王,成为皇长孙党争的对手,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呢。
结果,在朝堂上,他就像个哑巴一样。
这吴王除了有点陛下的偏爱,其他还有啥?
刚刚过去恭喜寒暄的也是以年迈的老臣为主。
他们靠近朱允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知道,后者手上还有没有救陛下的那种药。
他们都已经上了年纪,也想像陛下那样活出第二春。
“吴王殿下没必要将他们的冷嘲热讽放在心上。”
“陛下既然选择了你当皇长孙党争的对手。”
“那定然是看出了你身上的与众不同。”
“至于朝堂之事,你之前有没接触过,两眼一抹黑也很正常。”
“想当年,皇长孙第一次上朝,表现还不如你呢。”
党争已经放在明面上,徐辉祖的话自然不加掩饰,不仅传入了朱允熥的耳中,同样传到了朱允炆及其身边之人的耳中。
“呵呵!”
朱允熥冷笑一声,“犬吠而已,魏国公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哈哈,吴王说的在理,犬吠而已!”
“是啊,犬吠而已!主人尚且还未开口,身边的牲畜就先狂吠了!”
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都是武将出身。
论骂脏话,他们可没怕过谁。
“你们.....”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皆是被气的满脸涨红。
两个粗鄙的武夫,竟然骂他们是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