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全民升级:四十米大刀,看傻玩家 第七章 谢谢你引来的野怪群!(4/10)

顾珍静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顶。

由于不甘受到天道诅咒只能活到25岁,于是鼓起莫大勇气,在年满十八周岁时出城去杀怪升级,为了活命,她又选择追随暗恋自己且基础属性不差的魏浩德。

初始时,她还以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短短不到几个小时的杀怪中,她如愿升到了2级,成功获得两年寿命。

为此一激动之下,还将肉体奉献给了魏浩德。

但万万没想到,这才是自己噩梦的开始。

当斗志高昂来到2-5级练级区后,她所在的队伍居然遇到了一只状若毛猴的野怪,以为是稀世怪,于是组队去猎杀。

整只队伍拢共八人,本想着胜券在握,结果事与愿违,八个人,被那野怪当场宰了四个。

他们死状极其惨烈,脑袋被啃食,内脏也被挖出来吞食,吓得她肝胆俱寒,被迫亡命逃窜。

结果那原本还垂涎她肉体的魏浩德,居然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生死攸关之际,嫌弃她是个累赘,狠心扔下她去抵挡野怪。

万幸她藏在泥坑中,险之又险躲过去。

无助之下,她又想着去投奔这一批玩家中最强大的何金鑫,结果还没去到,就在森林中撞见让她毕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魏浩德以及剩下两个玩家,被那只古怪的野怪折磨至死,掏心挖肺。

此外。

那只野怪,居然还极具智慧,竟能驱使成百只2级野怪钢牙犬。

在不小心造成声响引起那只野怪注意后,她惶恐之下,仓皇狼狈逃窜。

此时的她,真的绝望了!

为什么自己非要外出杀怪练级?

以自己的基础属性,其实只会和许墨那弱鸡一样,只能被野怪无情杀死吧。

绝望!

恐惧!

早已占据了顾珍静的内心。

可处于求生的本能,她只能咬牙拼命逃窜,盖因身后还有上百只钢牙犬在死死追杀。

若不是她全点了敏捷,恐怕早就被追上了。

但伴随着体力下降,她知道自己距离死亡也仅是时间问题。

“谁能来救救我?”

“求求了!!”

顾珍静痛苦哀嚎。

——

陡然。

顾珍静远远的,看到在森林边缘,竟有一道玩家的身影,好似抓住一根稻草般,她疯狂逃窜过去。

但在看清楚那名玩家后,顾珍静又彻底绝望了。

许墨!!

竟是这个比她还弱的大废材!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还没死,还能偷溜到2级练级区,但毫无疑问的是,撞见这废材,她根本没法得救。

“对了!!”

不得不说。

人在即将面对死亡时,脑子都是特别灵光的。

此时的顾珍静,就灵机一动,想到了拖延获救的方法。

于是她飞奔向许墨,声泪俱下。

“许墨,救救我,求求你救救我啊!”

——

另一边。

许墨自然也早就注意到顾珍静的情况。

不由得眼神一亮。

星眸中闪烁着浓浓的兴奋。

并非遇到顾珍静,而是其身后的一大群钢牙犬。

先前他才惆怅为什么钢牙犬不是群居野怪,害得他要一只只去寻找,升级速度缓慢。

怎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这么一堆钢牙犬,只要全部猎杀,足够他完成第一个分任务了。

至于顾珍静——

这个本就水性杨花的娘们,根本引不起许墨的半点注意。

可惜顾珍静却并不知晓。

她在看到许墨怔愣在原地后,不由心中大喜。

眼神中再次出现一抹求生的光芒。

边跑过来,边楚楚可怜的哭喊,“许墨,帮帮我,只要你愿意帮我,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包括任何的姿势!”

须臾。

顾珍静跑到了许墨的身边。

可她的动作却没有丝毫要停留的意思,反而一个箭步,就要从许墨身边跨过。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无非想着让许墨留下来吸引那群钢牙犬的注意,拖延时间好让自己脱离险境。

当与许墨错身而过时,顾珍静惨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生的喜悦,情不自禁狞笑道,“许墨,别怪我,你这种废物,还是老老实实替我去死吧,大不了以后老娘给你烧几个女纸人。”

说话间,顾珍静面目狰狞,想要急速逃离。

然而——

砰~!

一柄闪烁着寒芒的巨剑,骤然横亘在顾珍静的面前,犹如一睹坚硬的墙体。

来不及刹住脚步的顾珍静结结实实的撞上去,而后鼻子塌陷、颊骨粉碎,殷红血液从七窍汩汩涌出。

一阵天旋地转下,顾珍静软软瘫倒在地。

直至此时。

脸上那如同海潮般的痛感才袭来,让她不断打滚的同时,发出痛苦、凄厉的哀嚎声。

尖锐刺耳的惨叫声,响彻森林!

“许墨~~”

反应过来,顾珍静发出魔鬼般的愤恨嘶吼。

她捂住脸颊,死死的盯着许墨。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废物居然敢这么对自己,刻意将新手钢剑的剑身横亘在前,害得她一头撞上去。

该死!

真是该死啊!

“想让我当替死鬼——如果不是留着你还有点用,你撞上的就是剑刃而不是剑身了!”

只可惜,面对顾珍静的愤恨,许墨却丝毫不以为意,而是看向钢牙犬群,嘴角微微上扬。

嗖~!

下一瞬,他手持新手钢剑,已然迎了上去。

装备10倍巨量化!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全民升级:四十米大刀,看傻玩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