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轮,天地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名曰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
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此国临近大海,海上有一座大山,唤作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花果山上有一仙石,上有九窍八孔,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石猴五官具备,四肢俱全,一出生便学爬学走,拜会四方。石猴兴起,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帝。玉帝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查看,二将将石猴之事告之玉帝。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石猴每日食草木,饮涧泉,与从狼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与猕猿为亲。一日,石猴与群猴山中避暑玩耍,于山涧中洗澡,众猴闲来无事欲寻其源流,便顺涧爬山来到一瀑布前。众猴见此瀑布道:“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石猴闻言应声答应,纵身跳入瀑布泉中。石猴发现其中无水无波,有一铁板桥,桥对面是一些是床石凳.....另外还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跳出水外。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安身。群猴也依言拜石猴为王。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自此美猴王习法术,闯龙宫,闹地府,闹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后被如来佛祖降服压在五行山下。
西牛贺洲,灵山大雷音寺。
一日,如来唤聚诸佛,举行孟兰盆会,欲传教于南瞻部洲,观音领如来金旨前往。
贞观十三年,太宗李世民治下。
泾河上一渔夫因每日给长安城西门街一卖卦先生一条金鲤而满载鱼虾。此事被泾河龙王知悉,于是龙王幻化成人前去探访。果真如此,龙王便用计刁难。但事与愿违。龙王听信手下。酿成大祸。望卖卦先生救他一命。先生只说你可去求太宗。于是龙王托梦于太宗。太宗应允。不料太宗未能救下泾河龙王,龙王心生怨念。太宗被地府拘去,因地府判官的关系得以还阳。太宗因在地府所见所闻,广行善举,推行佛法。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玄奘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此时观音菩萨亦在长安,听闻此事,十分欢喜,借此机会,使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唐僧一路收悟空,八戒,沙僧,小白龙,四人为徒,历时十四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大雷音寺取得真经。
如来念唐僧师徒五人传教有功,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刚罗汉,小白龙为八部天龙。
至此西天取经圆满结束。
贞观三十年。
长安城五圣庙。
“阿弥陀佛,愿我佛保佑麟儿今年能金榜题名。”一名身着华服的老者正跪在一尊佛像前虔诚的祷告着。
...
庙内深处的一间屋子里。
“这小老儿,不去文曲星那儿烧香,跑咱们这儿跪着来了,又能有甚用?”
一个猪头人身,穿着青黑色僧衣的僧人,手里拿着一只吃的已经差不多得了的烧鸡,嘴里嘟囔道。
“不许胡言,老施主自是带着虔诚的心来庙里祷告,说此风凉话作甚。”
屋里还坐着个和尚,那和尚宝相庄严,身披锦斓袈裟,手持九锡禅杖,忽的起身,冲着那猪头人身的僧人呵斥道。
“师傅......算了,我还是吃我手里的烧鸡吧。”
僧人拿起手中的烧鸡啃了下去,完事还不忘吧唧吧唧嘴。
“唉。”
那和尚见状摇了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这般模样,如何做得了菩萨。”
“这不已经是菩萨了嘛,哈哈。”
僧人打着哈哈。
“出去!”
和尚生气说道。
“好嘞,师傅。”
猪头人身的僧人慢慢起身,将还没有吃完的烧鸡放下,拍了拍屁股,慢悠悠的推门而去。
“阿弥陀佛,真是孽障。”
那和尚像是见惯了这般情形,说罢便也离开,径直向前殿走去。
那猪头人身的僧人正是成了净坛使者的猪八戒,而那穿袈裟的和尚正是唐僧,如今成了旃檀功德佛,每日在这五圣庙接待那些虔诚的信徒。
......
长安城皇宫麟德殿。
殿内金碧辉煌,太宗正在此大宴宾客。
“大圣,几年未见,越发的超凡脱俗了。”
太宗冲着其左手边一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殷勤说道。
“哪里哪里,托太宗之福,为我师徒修建庙宇,享受香火。相比之下,太宗这几年更是愈加的意气风发啊,哈哈哈。”
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哈哈大笑道。
听到这话太宗不经意间面色一变,随即恢复如初。
“大圣才称的上是意气风发啊,听闻当初大圣闹地府,闹天宫,何等风光!”
“那都是年少轻狂而已,不足道哉,不足道哉。”
那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正是曾经的齐天大圣,如今的斗战胜佛,孙悟空。
“哈哈哈,既是如此。前些时日,西域来使,带了几车葡萄美酒来。今日大圣能受邀来此,特意命人将美酒取来,与大圣一同享用。”
“承蒙太宗抬爱。”
旋即二人端起起面前酒杯,畅饮起来。
席间大圣来了兴致,却将他如何如何闹地府,闹天宫的事眉飞色舞地讲了一遍。
听的太宗是心驰神往。
“大圣果真厉害!”
“非是我如何厉害,只是都是些虚有其表之辈而已。”
“大圣过谦了,来朕再给你满上一杯。”
推杯换盏之间,天色稍暗,太宗又命人唤来几名美艳舞姬助兴。
殿内歌舞升平,气氛好不融洽。
太宗见时机成熟,挥手命舞姬离开。旋即走到大圣跟前,拉住大圣的手说道。
“自大圣与朕弟玄奘法师取回那三藏真经,大唐是愈加兴盛,已到前所未有之盛世,可惜的是......”
“可惜什么?”
大圣问道。
“可惜啊,朕阳寿将尽,江山虽好,可与朕无缘矣。”
“哦?”
“朕亦去过阴曹地府,只是不像大圣那般,将自己从生死簿上除名,脱离轮回之苦,朕阳寿只得到贞观三十三年,如今已是贞观三十年,没得几年好活咯。”
“嗨,说的什么丧气话,太宗如此贤君明主,怎会如此短命。”
“朕只是一介肉体凡胎,当受轮回之苦,朕一生罪孽深重,只望大圣到时能在阎王爷处美言几句,能投个好胎。”
“哼,你说的这是什么话,瞧不起俺大圣?既然如此,俺去寻个长生不老之法教你!”
大圣说罢便起身要去。
太宗心中一喜。却是拉住大圣说道。
“不不不,大圣神通广大,却已成佛,此事不妥不妥。”
“说的是什么屁话,今日俺高兴!定要寻个长生之法教你!”
说罢便跳出宫殿腾云驾雾而去,只留太宗一人留在殿中。
太宗看着消失的和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却说大圣离了皇宫,先是回了五圣庙,正好撞见八戒。
“呆子!”
“哦,猴哥!”
“又胖了啊你!”
“这不都是托师傅的福嘛!”
“哼”
“今儿怎么有空来庙里了啊,猴哥!”
大圣将刚才之事告诉了八戒。
“怕不是那老儿哄你呦!”
大圣听到八戒的话,神色不变。
“出家人不打诳语,既然答应了那皇帝小儿,自是要给他寻个长生之法。”
“啊?猴哥,什么时候你说话跟师傅一样了。”
“你是不是找打?”
大圣作势要打。
“别别别,那你去呗,这种事儿猴哥去办还不是简简单单。”
“那皇帝小儿肉体凡胎,而且再有个三两年就要归西,怎教他长生之法?”
八戒一听,摇了摇头。
“大师兄啊,你忘了咱们取经的时候路过五庄观的时候,是吧......”
大圣一拍脑门。
“对啊,我怎么把这事儿忘了,那五庄观的镇元大仙我还认了他当大哥,行了事情好办了,我去要个人参果来。”
“嗯去吧猴哥,最好给我也要一个,换换口味。”
“滚。”
说罢大圣一个筋斗消失不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