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穿越之有明 第一百七十六章:好几个爽

宁乾贵和吴同知早已熟悉,所以本来并无顾虑。然而,当吴同知进门时,身边还跟着一人,而且从吴同知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位陪同的人地位相当高。这让宁师爷决定自行退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见到有外人,程正心中略感惊讶,不过吴同知毕竟是自己人,他站起身,开口欢迎:“贵客登门,快请进。”

尽管他说了这话,但程正的动作并不急躁。这已经是逐渐适应地位差异带来的礼仪,他早已习惯这些规矩。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吴同知竟然躲开了半步,让身旁的人先行。吴同知的态度和这位陪同的人相比,显然后者地位更高。程正对此心生疑虑,不过,毕竟吴同知是自己人,他笑着说:“吴同知,怎么这么客气,快请进来。”

吴同知的陪同者是刘公公府的官员刘迁。京师内的大太监往往在地方都有自己的宅院,他们的地位虽然高,但对于上层权势的巨头来说,也不得不恭顺相待。这种规矩是官场的一部分,大家都清楚。程正有些好奇刘迁为何到胶州,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通过陆路前来,显然有些冒险。想了想,他展现出礼貌的笑容,走向刘迁,开口问道:“真是稀客呀,刘公公可好?”

刘迁是一位相貌朴实的中年人,尽管穿着得体,却透露出一股农家的气息。他走进院子后,立即行了一礼,随后双膝跪地,恭敬地说:“侄少爷您过誉了,老爷在京师一切安好。侄少爷送来的毡子和皮褥都已收到,多谢关心。如今天气寒冷,老爷正好派了些人把这些皮毛分发给一些过冬困难的老人,也算是稍微尽点孝心。”

此时,吴同知的惊讶之情也难以掩饰,他没想到程正与京师刘公公的关系竟然如此紧密,超乎他的想象。对于这种情况,他也不得不更加恭敬,谨慎地说:“程大人,既然您有要事和贵客相谈,那我就告退了。”

程正笑着回应道:“吴大人可以去找宁师爷,我这边还有些特产要送给您。”

于是,吴同知告辞离开,程正又重新转向刘迁,微笑着说:“既然是自家人,没必要这么客气了,直接说吧。”

刘迁也笑了笑,态度亲和地说:“少爷,您的说话果然快人快语,贴心实在。下人就是下人,没必要太多虚礼,就叫我老刘吧。”

程正轻轻点头,然后举起茶碗喝了口茶,示意刘迁继续。

刘迁继续说道:“少爷,老爷托我送来这封信,希望您能看一看。”

说着,刘迁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递给了程正。然后他又补充道:“这是老爷亲自写的信,内中有详细的陈述。”

程正接过信笺,目光掠过刘迁,然后展开信笺开始阅读。信中详细记载了一些近期的动态,以及刘公公对于局势的看法和计划。看着这封信,程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慨,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对于刘公公的信任感到由衷的敬佩。

刘迁见程正专注地阅读,不敢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等候。

信封合上,程正微笑着抬起头,对刘迁说道:“刘公公的信我已经看过了,他的话,我会认真考虑的。”

刘迁连忙点头,恭谨地说:“少爷,老爷的意思是,如若程大人能答应,我会留在胶州,辅助程大人的事业。”

程正听到这里,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感慨。这位京师刘公公府的刘迁,显然已经看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对自己的抱负充满了信心。

“刘公公的重托,我自当珍视。”程正郑重地说道,“但我有一事相求,希望老刘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刘迁闻言,立刻展现出一副恭敬听命的态度,他微笑道:“少爷请吩咐。”

程正微笑着说:“我听闻京师内外风声紧张,刘公公所言也已点出,局势变幻莫测。我愿意与刘公公合作,共同谋划大计,但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我曾听闻,刘公公在京师有一位亲信,也许可以从他那里获得更多情报,找到那个契机。”

刘迁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微微一笑,表示同意:“少爷放心,我会传达您的意愿,尽力获取情报,为少爷找到合适的时机。”

程正点头微笑,他相信,有刘公公和刘迁的支持,自己的计划将会更加顺利。

他们的对话,言简意赅,却交流着深刻的信息。胶州城内的风云变幻,正吹拂着程正所构筑的新局面。“这是我家老爷要交给少爷的信笺。”

信笺?程正皱了皱眉,反问道:“老刘,你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吗?”

老刘笑道:“老爷只是让我把信交给少爷,无论少爷如何答复,我只需按照少爷的安排行事。我也不识字,看不懂信的内容。”

这事真有些蹊跷,程正有些困惑地接过信笺。信封上的火漆未被破坏,看来没人动过,这么谨慎,却又没交代清楚。

他撕开信封,取出信纸,却发现信纸有两张。他展开第一张,却吓了一跳。这张纸并非信纸,而是一张欠条。上面写着:今欠胶州程正纹银五万两。这可是一张真正的欠条,底下还有刘福来的签名和印鉴,这种印鉴在司礼监的正式文件中使用,表示文书的真实来源。这样一来,这份借条即便被抵赖,也抵赖不掉。

五万两在这个时代可是巨款,即便是京师的高官,一年的收入未必有这么多,更何况是刚刚上任不到一年的秉笔太监。程正皱起眉头,思考着这意味着什么。

他继续展开第二张信纸,这才是真正的信笺。除了一些寒暄之外,主要内容则是刘福来表达司礼监事务繁忙,工作压力大的心情,然后讲述了他在京师有一项大计划,急需五万两银子的情况。

尽管语气委婉,但也透露出刘福来对这笔巨款的渴望。程正沉默片刻,这可是一笔巨款,该如何处理?

五万两银子在这个时代,可不是小数目。程正心中多少有些为难。刘福来在自己开始扩军练兵的计划中,无疑是个重要的助力,但是否值得花费这么多银子,程正需要仔细权衡。

这次的交往虽然互相帮助,但背后却又是如此复杂的关系。一个地方官员与一位来自京师权势秉笔的太监,这种交情并非简单。

程正的目标已经明确,但要在权谋交织的朝堂上获得成功,却需要更多的支持。他的行动需谨慎,因为既然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提前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挑战。

思虑片刻后,程正深深地吸了口气,毅然决然地站起身,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这里犹豫不决。他折叠好信纸,准备前去找宁师爷商量。

这封信,似乎是一条来自命运的试探,一个新的抉择,将引导着程正走向未来的篇章。黄昏时分,程府内灯火辉煌,宁师爷应程正之邀,前来书房商讨事宜。程正坐在书案前,面容沉静,他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院中静谧的夜色。

宁师爷进入书房,恭敬地行礼后,程正直截了话题:“现在我们手中能动用的现银一共有多少?”

宁师爷心中早有数,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扣除年节送礼和下个月要发下去的饷银费用,咱们手中还有五万五千两现银,主要是打彭家和丘家的战利品。”

程正略微沉吟,表情凝重:“明天你和小海一起,去程家庄园银库提五万两出来,用木箱和皮子妥善包装。”

宁师爷略感不解,但并未多问。然而,程正的下一句话却让他愕然:“虽然我没有明说用途,但实际上,这笔银子我认为是有必要花出去的。”

宁师爷立即明白,这五万两银子的用途绝对不同寻常。他连忙表示担忧:“程大人,手中现银周转困难,我们这边的花销可能会超出预算。特别是年关将近,许多银子还得等到正月下旬才能回来。”

程正的目光坚定,语气坚决:“青盐进项不小,此外,济宁州的香盐铺子还有一些存银。如果不够,就用这些来应急。这笔银子我认为是必要的开支,不必再争论。如果财务部门的人问起,就告诉他们是我有急用,让他们直接找我。”

面对程正的坚持,宁师爷虽然心有疑虑,但最终还是无法反驳。他只能答应下来,然后离开书房,去安排第二天的银钱提取事宜。

第二天一早,小海带领着骑兵和步卒,护送着十几辆大车,载着五万两银子,启程出发。寒风凛冽,道路泥泞,但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宁师爷和小海都知道其中的意义。途中,经过的军镇州县都派出人手协助,确保这笔财物的安全。

而在程庄园的银库,宁师爷和小海亲自将五万两银子装载到木箱中,并用皮子仔细蒙好,确保安全无误。这个过程既紧张又谨慎,毕竟这可是一笔巨款。

这笔银子的流转意义深远,它不仅是程正与刘福来交情的象征,更是他们合作的见证。程正的计划,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这五万两银子将是投资的一部分。然而,他也清楚,这个决定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他必须准备好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时局风云变幻,权谋交织。程正心头涌动着坚定的决心,他的每一步都深思熟虑,为的是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这五万两银子,就是他迈向成功的一步,将为他的大计铺平道路。

黄昏时分,程府的灯火闪烁,宛如星光般闪耀在夜空。(明末时期的五万两黄金换算成2019年的人民币需要考虑通货膨胀和金价的变化。由于明末时期的具体年份没有提供,我们可以以明末时期的平均年份为参考。

根据历史资料,明末时期的黄金价格约为每两黄金相当于约200两银子。因此,五万两黄金相当于约2500万两银子。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根据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数据,从明末时期到2019年的时间跨度内,通货膨胀率平均约为每年2%左右。假设通货膨胀率为2%,则五万两黄金在2019年的价值相当于:

2500万两银子*(1+0.02))小小说明一下,文言文风格太难写了。这章开始还是白话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穿越之有明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