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些文官却不愿意了。
一个个对着朱瞻壑就是一顿输出!
什么大逆不道,不当人子。
就连他老爹朱高煦和赞同朱瞻壑的夏原吉也受到了波及。
朱棣看着唾沫横飞的杨士奇等人。
忍不住嘴角一抽。
猛然一拍坐下的椅子瞪眼道:
“都吵吵什么?”
“瞻壑不是说了三策吗?”
“还有两个没说呢,你们就炸锅了?”
“听他说完!”
见到朱棣都发话了。
众人也不敢再造次。
只好老老实实束手而立!
朱瞻壑感觉到了朱棣是在给自己撑腰。
不由得有些扬眉吐气了起来。
“这第二策嘛,就是取缔商贾不得科举、从仕等!”
听见这话,杨士奇等人再次不淡定了!
“商人乃是国之蛀虫,别说重农抑商,就是取消商人,也无不可!”
“商人逐利而流,市侩至极,岂能鼓励这种风气?
听着众人的声讨。
朱瞻壑很明显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朱棣再次开口替他解围道:
“你们好歹让人把话说完啊?”
“一个个的好歹都是读书人,你们的文人风度呢?”
被朱棣这么一呵斥。
众人也都消停了。
“瞻壑,你说你的!”
朱棣朝朱瞻壑努了努嘴。
示意爷爷替你摆平了,快说!
不然一会他们又要闹了!
朱瞻壑连忙说道:
“你们说的那些商人是刻板印象。”
“像街边铺子,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他们为百姓带来便利,怎么就成了蛀虫?”
“鼓励经商,是鼓励各种商货流通起来。”
“只要流通起来,老百姓的腰包就能富,配合上方才增值税法……”
话没说完,
只听夏原吉猛地大吼:“我懂了!”
突入其来的大嗓门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朱瞻基不悦的瞪了他一眼:“夏尚书莫要忘了御前礼仪才好。”
放到平时夏原吉绝对会叩首请罪,此刻他却顾不得那些,双目盯着朱瞻壑激动道:
“世子真乃国之栋梁!”
“这兴商与增值税法一出,不出两年,国库必将翻倍。”
啥?!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怎么稀里糊涂岁入就要翻倍了?
“快讲给朕听听!”朱棣迫不及待问道,他对于这种经济问题实在是一窍不通。
夏原吉连忙道:“诚如世子所言,兴商是为了让各地百姓都能参与其中。”
“怕不是让天下都沾上市侩之气才是。”解缙冷哼道。
夏原吉没有理会,自顾自道:“皇上想想看,假如在场诸位就是商人,臣手中闲置一支笔,一百文钱卖给解大人。”
“则朝廷根据增值税法,要收取十文利税。”
“臣拿着九十文,再向杨大人买入砚台一个,朝廷又要收取九文钱。”
“而杨大人今日嘴馋,去街市上买了一个烧饼,花了三文钱,朝廷收取三分钱的利税......”
听着夏原吉举得例子。
在场所有人豁然开朗……
朱棣险些激动地险些从椅子上直接站了起来!
要真这么做,恐怕大明再也不会因为钱犯难。
这个时代,谁敢为商人说一句话。
那就是官商勾结!
想到这里,夏原吉不由得对朱瞻壑高看了两眼!
朱棣听着这话也陷入了沉思。
鼓励经商,再配合上增值税法,估计不出一年,大明就能挣到现在两三年的赋税!
因为大明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百姓也多。
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百姓也都稍微富足了一些。
而那些商人,被打压日久。
一旦让他们放开手脚,势必会疯狂挣钱。
他们挣得越多,大明赋税就能收的更多!
这两个政策,真是一个比一个让朱棣惊喜!
他开始隐隐有些期待朱瞻壑的第三策了。
不等朱棣开口,夏原吉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世子殿下,第三策当如何?”
朱瞻壑口中轻轻吐出两个字道:
“开海!”
这两个字蹦出来。
不光是杨士奇他们,就连朱棣都坐不住了!
“皇上,万万不可!”
“太祖皇帝在位时,连发四道喻令禁海,祖宗律法不可违!”
“皇上,且不说太祖皇帝有喻令,大明禁海,尚且不断有倭寇骚扰沿海地区。”
“若是开了海,后果不堪设想啊!”
见到他们反应这么大。
朱棣不由的皱了皱眉。
“瞻壑啊,为什么开海?”
朱棣一开口,那些大臣们自然不敢再说话了!
朱棣不理解开海跟让大明富起来有什么联系。
难不成下海捕鱼吗?
朱高煦抢过话头道:
“爹,我知道!”
朱棣气笑道:“哦?你又知道了?”
朱高煦嘿嘿笑道:“那自然是抢嘛!”
“咱们操练一支海军,派他们出海抢银子!
“嘿嘿,小子,好办法!”
听着自己老爹的夸赞,朱瞻壑忍不住满头黑线!
不愧是自己老爹!
当时自己也是这么跟苏先生说。
朱瞻壑摇了摇头,直接表示反驳了自己老爹的观点,照搬苏楠的原话道:
“要是直接抢,那些国家肯定会联合起来反对大明。”
被朱瞻壑这么一点拨,朱瞻基皱着眉问道:“你的意思是出海经商?”
朱瞻壑点头道:“没错!”
“宋朝之所以这么有钱,是因为他们当初不但不禁海,反而还出海经商。”
闻言,朱瞻基开始在心里回想宋朝时的政策。
好像确实如朱瞻壑所说。
朱瞻基反问道:“那且不说太爷爷有喻令尚在,宋朝时,可没有倭寇。”
“只怕是我们的商船刚出海,就被劫了。”
朱瞻基说完,本以为朱棣会直接否定开海这件事。
但是让朱瞻基不理解的是,朱棣竟然在沉思!
作为一个战争狂人。
朱棣连北方这么多的游牧民族都不怕。
岂会怕那些小股倭寇?
所以朱棣不在意倭寇。
带支军队就好了嘛。
不遇见倭寇算他们运气好!
遇见了,直接剿灭!
只是开海,毕竟非同小可!
那可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不得开海!
永乐三年一以来,其实朱棣已经派遣郑和下了四次西洋了。
只不过,那是宣扬国威,所以不算是违背祖训。
但是朱瞻壑说的开海。
很明显是要经商!
一旦开放海禁,百姓势必会争先出海经商。
这才是真正违背朱元璋祖训的地方!
杨士奇连忙反对道:“皇上,汉王世子此三策,看似能让大明富国。”
“但是实际上,皆是不君不臣,大逆不道之言啊!”
听到杨士奇这么说自己儿子。
朱高煦顿时坐不住了!
之前这些老家伙就对儿子没少发难。
现在还来?
他当即怒喝道:“杨士奇,你凭什么这么说我儿子?”
杨士奇根本就不怕朱高煦,跟他争锋相对道:
“王爷,定税制,重农抑商,禁海,解释太祖皇帝定下的律法铁条,祖宗律法岂能改动?”
朱高煦本就嘴笨。
向来能动手就不动嘴。
面对这些文官,他从来只有吃瘪的份。
这次也不例外。
朱高煦张了张嘴,一句话都反驳不出来。
他求助一般看向自己儿子。
只见他的好儿子朱瞻壑,依旧站在原地,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苏先生只教了怎么让大明有钱。
没教我怎么反驳这些文官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