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棣的问话。
杨士奇解缙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夏原吉。
要是让他们治国读书他们还行。
要是让他们挣钱,他们还真不行。
夏原吉迈出一步说道:
“皇上,臣以为,要想让大明的国库充盈起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对外扩张,与民休息。”
听着夏原吉的话,朱棣很明显地皱起了眉头。
露出一丝不悦。
“你这话,是说朕劳民伤财了?”
夏原吉摇头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臣的意思是说,国家每年的税收就这么多。”
“想要充盈国库,唯一的办法就是省!”
尽管夏原吉没有承认。
但是朱棣哪能听不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大明这些年来,财政的大头全都投入到军队里去了。
夏原吉不止一次上折子抗议过。
朱棣冷哼道:
“你以为朕喜欢打仗?”
“你去军营里问问,哪一次,朕不是身先士卒,一大把年纪还在马背上拼命?”
“我也想一百年不打仗多好?”
“可是那些鞑子,他们愿意吗?”
“老大,说说你的意思!”
朱高炽听到朱棣点名自己。
连忙说道:“爹,我和夏大人的意思是一样的!”
“大明的家底,经不起这么折腾!”
朱棣看着自己的亲儿子都不帮着自己。
鼻子都快气歪了!
他正要骂人。
余光却瞥到门外姗姗来迟的一道身影。
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看到朱棣眼神中的变化。
众人纷纷循着他的目光看去。
只见汉王世子朱瞻壑正慢悠悠地带着笑意走来。
见到自己儿子迟到了还这么悠闲。
朱高煦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要是放在平时。
朱高煦早就一个健步冲上去,对着朱瞻壑就是一顿亲切的拳打脚踢了!
但是今天朱高煦却没这样做。
谁让自己儿子昨天说出了那样一番有见识的话呢?
好不容易开窍了,再打傻了怎么办?
他只好揪着朱瞻壑的耳朵。
直接大步走进议事厅内。
“哎呦哎呦,爹,别揪了!再揪耳朵就掉了!”
朱瞻壑掂着脚尖被朱高煦直接揪了进来。
众人乐得看笑话,一个个捂着嘴偷笑。
朱高煦看着众人的样子,心里更气了!
对着朱瞻壑就是一顿臭骂!
“你昨天还说今天一定会给出让大明变得有钱的办法。”
“今天拖沓到这个时候,你干什么去了?”
朱瞻壑揉着耳朵嘀咕道:
“我找办法去了嘛。”
虽然声音小。
但是在场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那些个不知道引起这个问题缘由的大臣们看着朱瞻壑一脸的不信。
这位世子殿下什么样子。
他们都是知道的。
资质和智谋只能算是庸人。
这种大事,他能想到?
我们几个老东西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
但是有了昨天的经验,朱棣却没有轻视朱瞻壑的意思。
而是问道:“瞻壑,那你想到了吗?”
朱瞻壑眼神明亮地重重点头。
“嗯嗯!”
“我想到了!”
看着朱瞻壑充满自信的样子。
朱高煦不好看的脸色这才缓和了几分。
自己儿子什么样子他还是十分清楚的。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从不会无中生有,实诚的紧!
既然他说是想到了,那肯定就是想到了!
而朱棣,心中也隐隐有些期待了起来。
放在以前,若是朱瞻壑说出这样的话。
他也只是会象征性地勉励一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谁让人家昨天说出了那些话。
所以他的话,朱棣不但不会忽视,反而愿意认真听听!
朱瞻基向前一步对着朱棣抱拳率先开口道:
“爷爷,孙儿也有法子让大明富起来!”
朱瞻壑闻言。
心里一紧。
直觉告诉他。
朱瞻基肯定也去请教了高人!
肯定是那老和尚!
那老和尚什么能耐,朱瞻壑还是知道的。
要说苏先生的法子能够比老和尚更好,朱瞻壑心里还真没多少把握!
见到朱瞻壑如此,朱瞻基轻蔑一笑。
直接说出了昨天姚广孝的那番话。
“国力之兴,在于百姓。”
“开垦荒田,发放盐引,此乃富国强兵之策!”
“百姓富有,大明何愁不安?”
朱瞻基一席话掷地有声信心满满地说完!
那些大臣全都眼神明亮!
如拨云见月一般!
他们纷纷向朱棣进言道:
“皇上,太孙这法子,确实是大明的富国之策!”
“若是采用,不出五十年,我大明百姓便可人人富足!”
“昔年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够力压群雄,不就是大量开垦田亩,富国强兵的吗?”
朱棣哈哈笑道:“没错!”
“朕决定了!”
“太孙这法子足可称为国策!”
“即日起,鼓励百姓开垦荒田,让户部大量发售盐引!”
户部尚书夏夏原吉连忙拱手称是!
朱瞻壑听完朱瞻基的办法。
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虽然听不太懂。
但是直觉告诉朱瞻壑。
朱瞻基说的,绝对没自己从苏先生那学来的好!
因为朱瞻基说的东西,只盯在了大明内部。
而且富起来的,只是大明的百姓。
大明的岁入,一年该是多少钱,还是多少钱。
想到这里,朱瞻壑不由得搓了搓手,脸上带着笑意!
不好意思了堂哥!
今天你的风头,我抢定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