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里的驻厂工程师,直接对生产负责,主要有几大职责。
第一个是解读制造图纸。
厂里的工人,一般文化水平都不高,制造图纸给到他们,他们是看不懂的。
所以在拿到图纸之后,工程师首先要测算,这个图纸有没有错误,合不合理,厂里能不能生产。
如果不能生产,有没有解决方案,是要采购什么仪器,还是需要什么技术支持。
这些问题,反应给领导,由领导去做决定。
如果以上问题都没有,需要进行生产,那就把图纸拆分开来。
然后直接告诉生产工人,他们需要制作哪些零件,每种零件的规格、数量。
工人负责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生产。
至于研究和画图纸,那是专门搞研究的工程师干的,一般厂里的工程师没那个能力。
第二个就是质量把控。
工人生产处的东西,是不是合格,能不能使用,由他们说了算。
如果质量不过关,就是及时找到问题,让工人进行调整。
也正因为这点,工人怕他们,也有点讨厌他们。
多少有点对立。
第三个,就是机床等设备器械的养护和维修。
养护的工作,一般是工程师提要求,由专人来进行养护。
但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只有他们能够维修。
工人会用已经不错了,你还想让他们维修,想多了。
而且机床很是贵重,大部分的工厂都会明令,除了工程师谁也不准擅动机床。
这几个,就是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其他的还包括材料管理、效率管理、流程管理等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不过都不是主要职责。
就在几人闲聊的时候,一个年轻小伙子风一般的跑进来:
“刘主任,不好了,刘主任,不好了,三车间生产的零件,好多不合格的。”
刘援建骂骂咧咧的道:“曹俊,咋咋呼呼的干什么?你才不好了,能不能好好说话。”
“三车间又出什么问题了?”
嗯,这里有个又字。
曹俊喘着粗气道:“他们生产的产品,尺寸不对,完全无法使用。让他们调整,还骂人。”
刘援建眉头一邹:“数量很多?”
曹俊道:“是不少,易中海和贾东旭他们两个做的,全部都错了。”
刘援建闻言,骂了句:“贾东旭这个小混账,怎么老是犯错,真不知道他的二级是怎么升上去的。”
他没敢骂易中海。
高级工人,在厂里地位挺高的。
虽说和他这个六级工程师没法比,但工人是基础且人数众多,属于强势的一方。
现在的易中海,已经是七级钳工,距离最顶级的八级钳工,仅有一级之差,升上去只是时间问题。
刘援建可不愿轻易得罪他。
厂里的工程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时间够久,级别也差不多达到自身极限,没有什么奔头。
资历够老,工资也还行,就呆在厂里占个坑位。
技术层面的事情,倒也能处理。
但最主要的就是摸鱼混工资,啥事都不发生是最好的。
一旦出了事,先把锅甩出去,别影响到自己,然后再考虑其它的。
刘援建就是这一类。
第二类,本身能力有限,想要靠水平升级,可能性不大,他们留在岗位上最大的目的,就是熬级别。
是的,熬!
这种人处事圆滑,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即便心里MMP但脸上永远都笑嘻嘻。
深知做得多错的多的道理,除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多的事情半点也不会做。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唯一的目标是把级别熬一熬,把工资提一提。
李青就属于这一种。
第三种,充满干劲,一门心思想要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提升级别。
这种人大多以刚进厂子的愣头青为主。
但结果往往不是很美妙。
瞎冲一气,职业背锅,两边都不讨好。
领导看你像个笑话,工人恨不得宰了你打牙祭。
那些个实习生里面,应该不缺乏这种人。
刘援建在第三轧钢厂厮混久了,早就失去了那股子工程师的锐气,最怕遇到这种事情。
李青同样是滚刀肉,更不会主动去掺和。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其他实习生,倒是有勇气,但没方法。
刘援建眼睛转了一圈,看着李青把头转向一边,叹息一声,对姜辰道:
“这易中海师徒两已经不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了,错了又不改,说了还不听,听了又不做,做了又做错。”
“我们和他们都是熟面孔,太知根知底,反而不好处理。姜辰,你是新来的,要不你去试试,说不定还会起点作用。”
他是两世为人的穿越者,可不是19岁的愣头青。
刘援建这话的意思,他心里明镜似的。
刘援建自己不想去,或者说去了也起不到作用。
而李青,意思很明显了,这事别找我。
但这事不管结果如何,总得有人去处理。
于是,他就将目光盯上了自己。
不过他没有拒绝,点点头道:“我去管可以,但需要工程科给我背个书,我是代表工程科去处理这件事情的。”
“有了这个前提,我才好处理。”
易中海被戏称道德天尊,极端爱惜自己的名声。
有爱好,就有缺点,姜辰领先几十年的思维,那还拿捏不了一个文化不高的易中海,那就枉为穿越者。
刘援建点点头:“这是肯定的!去吧,工程科就是你的坚强的后盾。”
姜辰摇摇头,后盾倒是面前算得上,坚不坚强那鬼才知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