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从前有座山 十 王大军从柜子里把

小说:从前有座山  作者:斑鸠是鸟  回目录  举报

王大军从柜子里把猎枪拿出来,打上机油,再次擦拭了一遍。

第二天早上8点起床。然后,王大军给向丽打了一个电话。

“准备好没有?”王大军问向丽。

“准备好了。”向丽说。

“我半小时后到黄桷树那里接你。”

“好。”

王大军走出家门,骑上摩托车到超市采购了一点物资。他买了四盒饼干、四瓶矿泉水、四盒鲜牛奶。另外还买了两包1斤装的大白兔奶糖、一包天子香烟和一条龙凤呈祥香烟。奶糖是准备送给江少成家小孩子的,香烟主要是拿来应酬。现在见面给烟的习惯还保留着,如果是一般人,王大军就用天子一支一支地给,如果关系够份,就用龙凤呈祥一包一包地给。

在路上,王大军买了两个包子揣进荷包里。回到家把摩托车停好,王大军上楼,把另外一个更大的背包和猎枪背上。然后就出发了。王大军坐上一辆出租车向城东加油站驶去。到了加油站,远远地,王大军就看到向丽已经在路边等候了。

以前王大军曾经和别人一起去徒步过,还吃过一些亏,其中之一就是鞋子不行。当时王大军穿的是一双高帮回力牌解放鞋,结果走在河滩上或者公路上,脚被鹅卵石硌得不行。昨天和向丽见面的时候本来是记着提醒向丽注意穿一双硬底鞋,但最后还是搞忘了。王大军想,如果向丽在这方面没有准备,就去给她买一双硬底的运动鞋。

车到黄桷树前,王大军特别看了一下,向丽今天穿的是一双底子很厚实的运动鞋。

向丽坐到出租车上。

“看来你还是很有走山路的经验哪!”王大军笑着对向丽说,“还知道换鞋。”

“我本来就是农村人,”向丽努努嘴,“怎么不知道。”

向丽今天上身穿的是一件T恤衫,下身穿一条不短不长的牛仔裙。王大军也和她差不多。上身一件T恤,下身一条牛仔短裤。在这样的季节,这是最合适的穿着,如果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会非常热、非常难受。

出租车向城东郊方向驶去。

从县城到白鹤乡,总的方向是东。因为白鹤乡的面积比较大,上山的路也不止一条。从县城上山,主要有3条道路。一条是从城南郊主公路上,昨天王大军和向丽去的就是这条道路。另一条是从一个叫观音堂的地方上山,是普通山道。再有一条是从城东一个叫双庆场的地方上山,这里正在正在修公路,不过只是刚开了个头,修了1公里的毛路,毛路之后就是普通山道了。

今天上山,王大军选择的就是从双庆场这个方向。

从水泥公路转向一条山道。已经修成的公路已经铺了片石和碎石,但由于铺设的时候材料不足,加上车辆的碾压、雨水的冲刷,不少地方的碎石泥土流失严重,一些石片凸兀出来,一些地方形成了凹凼,很多地方嶙峋丑陋。

“啥子路哦!”出租车司机也忍不住嘟囔。

“没有多远,”王大军解释道,“再坚持一下。”

行驶了五六分钟,车子终于到达了断头点。这里离山脚的水泥公路已经有一百来米的高差。

王大军和向丽下了车。王大军付了车费,出租车就掉头回去了。

“我们具体到什么地方去呢?”向丽问王大军。

“我也不知道,”王大军笑笑,“反正是乱走。”

“你这是啥子计划哟,连目的地也没有!”

“到江少成家。”

“他家在哪里呢?”

“柏树湾哪。”

“你晓得柏树湾有多远?”

“不晓得!”

“哎”向丽摇了摇头。

“上山来就是慢慢走、慢慢耍哎;马上就到,那有啥子意思呢?”

“嘿嘿。”

“你不用担心,”王大军摆摆手,“我不会把你卖了。”

“你如果有那个本事,我无所谓!”

“山里光棍多哟,女人会争哪争地要!”

“嘻嘻,那是。哎,你提着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么长?”

“好东西硬东西!。”

“还神秘兮兮的!”

“必须神秘,因为这关乎违法犯罪。”

“啥子意思哦!”向丽完全搞不明白。

“到时候你就会知道。”

对于山区农民来说,房屋一般都是根据田土的位置而来,田土在哪里,房屋就建在哪里。因为建房的好地方有限,在历史的进程中,就会形成一些聚居点院落。

在断头路右边50米的山崖下,有三四户农家的住房,在农家的周围有一片片田地。断头路的左边是一个大斜坡,斜坡的中间有一大片茂密的树林,树林再往下就是悬崖了。王大军所在的地方是山岭,对对面500米的地方也是山岭,两边的山岭中间是一条大沟壑。站在断头路往远处看,一列列的山岭堆叠连绵,不见头尾,远及天边。在山岭间还有一些雾气,能够明显地看到它们一丝丝、一块块的质感。

9月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最忙、最辛苦。现在谷子已经基本成熟了,稻穗弯弯地低垂着头,清风吹过,能够闻到一丝丝的稻香。之前,农民主要是在采收包谷。他们先要一背背地把包谷背回家,然后晒干、脱粒;有的暂时不脱粒,会把包谷的壳剥开来,然后尾部相系,再把很多包谷绑在一起,最后把它们悬挂在房梁上,很多包谷串就这么垂吊着,形成了非常好看、充满农家味的包谷帘。

因为今年干旱严重,包谷杆失水严重,生命结束得更快,山坡上、平地里、路边全是大片大片枯黄、焦黄的包谷杆。因为采收就已经很费劲儿了,很多农户包谷采摘完后,就会把谷杆留在地里。如果家里养得有牛羊的,会把这些包谷杆聚拢在树干上、电线杆上,形成一个包谷垛,这样包谷杆就腐败得慢点,牛羊吃的时候营养就多一点。

“你晓不晓得为什么农民会把这些包谷杆依靠在树上?”王大军指着一垛包谷杆问。

“知道哎。”向丽说。

“那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为了防止风吹倒哎。”

“算你聪明。”

向丽摇了摇头。

“那我问你,”向丽也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包谷垛就那么孤零零地伫立在地上呢?”

“因为包谷地附近没有树哎。”

“那它不怕被风吹倒啊?”

“吹倒就吹倒哎,吹倒了也在地里。”

“那你还是不懂哎,你看有倒在地里的包谷垛吗?”

“那是为什么呢?”

“非常简单你想想。”

但王大军还是想不出。

“想不出来啊?”向丽歪着头看着王大军。

王大军摇摇头。

“真笨!就是拿几根不扯哎,其他包谷杆附着在它们上面就行了。”

“哦真的。”

这确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妙招。包谷的根比较粗,扎得也比较深。拿四五根包谷不扯,这几根包谷就像建房的桩基一样,把包谷杆围拢在这几根桩基上面,再用葛麻藤等捆绑一下就行了,一般的风也吹不倒。

王大军突然觉得自己很笨。

在断头路的边上,有一条上山的山道。山道向上延伸,前三四米还有个道形,再往前,就被树木遮挡了,山道消失在了树木和灌木丛中。但王大军知道,从这里上山,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

“这个大包我背,”王大军对向丽说,“这个小包你背。”

“你真的把帐篷也背上了啊?”向丽问。

“是哎,说话算话!”

向丽没有说什么,她接过王大军手上的小包背在背上。然后,两个人开始上山。向丽现在是少妇,因为职业的原因,大概用过一些科技和狠活儿,T恤罩在身上,该突出的部分显得很挺拔。向丽有两条很性感的大腿,伴随着走路,臀部在紧绷的牛仔裙里面一瓣一瓣地扭动,好象两个汽车的轮子,推动着整个身子前进。

走进山林里,一种清新迎面扑来。石柱山区高见的高大乔木主要有三种枞树、杉树和柏树。三种树都是常绿,树干笔直,高可达二三十米,形成了山林的基本风貌。枞树的树枝前端繁茂,后端慢慢就变得光秃了。枞树的树叶是细针形,有一两寸长,比较柔软。杉树的树叶很尖厉,树叶对生,密密麻麻,组成一条条的狼牙块。柏树的枝叶好像捏成爪的手指,几百个这样的树爪组成一个大树枝,非常浓密、茂盛。

这些浓密的树枝和树叶散发出气味来。这种气息也是变化的。当你走到枞树林的时候,是丛树林的气味,当你走到柏树林的时候,又变成了柏树林的气味,当你周围是灌木林的时候,又是灌木林的气味。然后一阵风吹来,又变成了一种混合的气味、山林的气味了。

山路两边或者是杂灌林,或者是乔木林。山道的地上覆盖着茂密的野草,到处都是掉落的松针、杉针和它们球形的果实。有一种叫巴儿斯的茅草,有一两米高,到处都是。它的顶端象公鸡的尾巴,泡松松的,像棉花一样柔软,迎风飘舞,好象在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

虽然已经到了夏末,但山岭依然郁郁葱葱,那种衰弱、衰退和衰老的气息还完全没有出现。大自然的生命也处在生长、美好和愉悦之中。

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的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城市建设和工厂用工激增,各地的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劳动力迅速减少。因为大家都外出了,一路上山,走了10多分钟,路上没有看到一个山民。

又走了20分钟,两个人来到了一条林间山道上。山道周围都是高大的枞树和杉树,它们的枝叶铺展开来,把绝大部分天空都遮蔽了。太阳光大部分被阻挡,空间光线就比较暗淡了。

“歇会儿。”王大军对向丽说。然后,他坐到了一块路边的石头上。

向丽今天的眉毛稍微画了一下,略微涂了一点口红。她留着齐肩的长发,头发披散在肩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从前有座山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