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修仙县令,被徐妙云赖上了 第6章 朱桢教学:老朱,你得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求收藏求鲜花)

“藩王就藩之地,要不就是在要塞重地,比方说燕王朱棣的北平府。”

“要不就是在山川河流的险要之地。”

“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让诸位藩王镇守其中,自然是为了巩固国家。”

“毕竟大明立国时间不是很长,很多地方还不太平,朝廷的掌控力还不是很足。”

朱桢自然明白朱元璋让藩王就藩的背后意图。

说实话,朱元璋能够想到这些,确实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大明经历二百多年之后,弊端就会逐渐凸显出来。

这也是造成大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听完朱桢的解释,老朱愤怒的表情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之色。

朱桢不简单啊,居然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有点本事。

并不像那些无脑的言官那样,为了虚名,为了喷而喷。

确实是为了朝廷考虑。

徐达摸着胡子,频频点头,心中跟着松口气。

这小子看的真清楚。

瞧着朱元璋脸色缓和,徐达看向朱桢更是透露着几分欣赏之色。

朱桢多多少少是说到朱元璋的心里去了。

徐妙云高兴坏了。

小哥哥确实厉害,居然看透了朱元璋让藩王就藩背后的意图。

朱元璋虽然对朱桢的看法,有点改观。

知道朱桢并非是无脑上书,反对藩王就藩政策。

但是他对于朱桢的说法并未完全接受。

“有一点咱不明白,我的皇子加起来也就是数十人。”

“就算多给他们一点俸禄,多给他们一点封地,也不影响大局吧。”

朱元璋觉得朱桢有点吹毛求疵,言过其实了。

“老朱,你得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现在吃俸禄的藩王就那么几十个,确实无伤大雅。”

“但是三五代之后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到那时候数量不可想象,绝对会是朝廷沉重的负担。”

朱桢纠正道。

他熟读历史,太清楚大明这方面的问题了。

到明末的时候,朱元璋的后代就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了。

确实给国家带来了很沉重的负担。

也是因为压力过大,百姓怨声载道,从而起义不断。

为明朝灭亡,添上浓重的一笔。

听到这里,朱元璋大受震撼,沉默了。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的见地。

眼光格局居然比他这个开国帝王还要独到。

不过朱元璋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

眼下他生了二十五个儿子,看他这情况,日后还能再多生几个。

生三十个儿子应该不在话下。

他一直认为,多生是福,让老朱家的香火旺盛起来是好事。

为此,一直在卖力的耕耘。

假设他这辈子能生三十个儿子。

若是他那三十个儿子,每人都能生三十个儿子。

那就能诞生九百人。

而他这九百个孙子,若是也都能生三十个。

这么一来,就能诞生两万七千人。

也就相当于他朱元璋有两万七千个曾孙。

这才第四代,规模就如此庞大了。

若是再往下,每个曾孙都再生三十个,那就是八十一万了!

若是再往下……

朱元璋额头冒出黄豆般大的汗珠,放在座位扶手上的拳头紧握。

大脑已经快算不过来了。

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

让他产生了一种窒息的感觉。

到那时候,光是供养这些朱家子孙确实会压得大明喘不过来气了。

朱元璋的后背硬生生惊出冷汗。

这才真正意识到,这其中的危害所在。

他只顾着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福利考虑,没有想到数代之后的规模。

朱桢的一席话是彻底的点醒了他。

徐达也在心里默默计算。

按照朱元璋这一代算,估计生三十个儿子不成问题。

第二代……

当他也清晰地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猛地看向朱桢,眼睛涌动惊涛骇浪。

无比的震惊!

好小子!

眼睛真是毒辣,思想更是过人。

居然超越了他们所有人,抓到了这致命的问题。

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的确会给国家埋下很深的祸患。

徐达认为朱桢能够想清楚这些,的确是才智突出。

若是这样的人被拉去砍头,实在是可惜。

一会他得想办法,替朱桢求情,不能让这样的人横尸街头。

不然会是大明的损失。

徐妙云是个聪明的女子,她顺着朱桢的提示。

也已经明白了朱家子孙数量过大,过于优待,会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

进而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危害。

朱桢这一点提的相当犀利,很有价值。

锦衣卫千户李景隆低头掰着手指头,正在算数。

若不是顾及现场有人,都想坐在地上,再掰着脚趾头一块算了。

实在是算数量太大了,算的他头都大了。

虽然他算不大清楚。

但是他明白,朱桢说的是对的。

宗室规模若是过大,的确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不是好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修仙县令,被徐妙云赖上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