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修仙县令,被徐妙云赖上了 第24章 朱元璋好奇:什么是外卖?(求鲜花求收藏)

因为从小过苦日子的原因,朱元璋对粮食异常的珍惜。

平日里教育子女,更是不准浪费一粒粮食。

如今这孩子如此不懂事,把白面馒头喂狗吃。

朱元璋是心如刀绞。

当年他父母但凡有这么一个白面馒头,就不会饿死。

就在朱元璋准备找小孩的父母,跟他们说说这件事的时候。

一匹马从远处驶来,马身上左右两侧都挂着一个大箱子。

马背上的男子下来之后,赶紧打开箱子,提着一个食盒走过来。

站在小孩家门口,朝里面喊道:“您的外卖已经送达。”

外卖?这是什么?

朱元璋一脸懵逼。

很快门口走出一个男子,正是刚才那小孩的父亲。

他接走了外卖,笑着说道:“今天真快。”

“以后还定你家的外卖。”

就在外卖员准备离开的时候,徐达赶紧拦住他。

一脸好奇询问道:“这外卖是什么?”

“外卖你们都不知道?一看你们就不是江宁县的人。”

“我告诉你们,现在江宁县的生活可好了,餐饮行业发展的相当火爆。”

“大家现在不仅能够吃饱,而且对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还得要求吃好。”

“也是因为此,就诞生了外卖行业。”

“大家可以到酒楼订餐,按照客人的要求,我们会主动把东西送来。”

说着外卖员,拿出三张名片,笑着分别递给徐达、朱元璋、朱标他们。

一看这三个人衣着华丽,就知道是不缺钱的主。

“这上面有我们酒楼的名字和位置,欢迎你们随时前来订餐。”

“话不多说了,我得赶着去给其他人送餐。”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名片,心中仍是很震惊。

半晌喃喃自语。

“江宁县已经富庶到了如此地步?”

在其他很多地方,很多人还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江宁县居然不仅不缺吃的。

还到了,可以自由选择外卖改善口味的日子。

这种强大的对比,让朱元璋有点无所适从。

提着食盒,准备回家的男子说道:“你们是不知道。”

“一年前,江宁县百姓的日子还没这么好过。”

“自打新的县令来上任之后,这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朱元璋一听,眼睛都亮了,赶紧追问道:“你们说,这都跟朱桢县令有关系?”

男子笑着点头,“可不是嘛。”

一名扛着锄头路过这里的庄稼汉,兴奋说道:“新来的县令,能力真是没得说。”

“他刚来,就主张给百姓们分了地,实行包产到户。”

“又给高产稻种,使得粮食产量提高不少。”

“除此之外,又废除人头税等一切苛捐杂税。”

“只是按照承包土地的多少,收田赋。”

“也是因为此,我们这些百姓手中的余粮多了不少,身上的担子也减轻不少。”

“我们感谢县令。”

这位中年庄稼汉激动的热泪盈眶。

四周的人也都在附和,谈起朱桢都是竖大拇指。

没有说不好的。

这时候,附近一名卖水果的商贩也说道:“不止如此,县令大人,体恤我们。”

“还给我们这些小商贩们减免商税。”

“也是因为此,大家都越发好过了。”

朱元璋听着这些,相当震惊。

没想到,朱桢竟然在一年的时间内做了这么多的事。

不仅照顾了地里的农民,废除苛捐杂税。

又照顾了小商贩,减免商税。

但是最后上交的税赋却还是往年的十倍,不可想象。

太子朱标看着现场所有的人都在夸赞朱桢。

发现朱桢竟然是如此深得民心的时候。

倍感吃惊。

朱桢才来江宁县一年,就给江宁县的百姓留下了如此好的印象。

朱桢的能力真是没的说的。

徐达看看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

本来,他还认为朱桢只是个七品县令,官位有点小了。

他女儿将来嫁给朱桢,有点委屈了。

但是看着满城百姓都在夸赞朱桢,徐达认为朱桢是前途无量。

何况这小子现在年轻。

好好历练,日后不愁升不了官。

他对朱桢,还是很满意的。

就在朱元璋准备离开的时候。

用白面馍喂狗的这家女主人走了出来。

看着她丈夫说道:“好好在家里带孩子,我去纺织工场干活去了。”

说完,女子离开了。

她丈夫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抱着孩子回家了。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大怒。

“这江宁县的女人反了天了!”

“三纲五常都不遵守了,女人敢让男人在家里带孩子了。”

朱标和徐达思想上都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此前,他们也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说实话,他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旁边的那位水果商贩笑着解释。

“你们有所不知,工场的女工工资高。”

“每个月能拿十两银子工钱,还有奖金。”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修仙县令,被徐妙云赖上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