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科考试,我算是出尽了风头。那种被人当成神仙一样崇拜的感觉,说实话,还挺爽的。
第二天,进行的是“卦”科和“术”科的考核。
“卦”科,考的是卜卦问事。考核方式也简单,主考官孙正阳当场出了三个题目,分别是“寻物”、“问运”、“测姻缘”,让我们三百多名考生,用自己最擅长的卜卦方法,当场起卦,并将卦象和解卦的结果写在纸上。
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天衍宗的衍术,本就是卜卦算命的祖宗。我甚至都不需要用铜钱或者龟甲之类的工具,直接心念一动,运转衍术,答案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了脑海里。
“寻物”一题,问的是孙正阳三天前丢失的一枚随身玉佩的下落。我推演出,那玉佩并未丢失,而是被他自己忘在了炼丹房的丹炉下面,被一块砖头压着。
“问运”一题,是给一位金字辈的执事长老测算未来一年的运势。我看出他今年命犯太岁,流年不利,尤其是在秋天,会有一场不大不小的病灾,需要提前预防。
“测姻缘”一题,则是给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弟子看姻缘。我算出她的正缘就在教中,而且不出三个月,两人就会因一场误会而相识,年底便可喜结连理。
我的答案交上去之后,再次引起了轰動。
孙正阳当场派人去炼丹房查找,果然在丹炉底下找到了那枚玉佩。
那位金字辈的长老,也承认自己最近确实感觉身体不适,时常头晕乏力。
而那位年轻的女弟子,更是羞得满脸通红,偷偷地看了我好几眼。
“卦”科考试,我又拿了个第一。
这下,整个总坛都轰动了。“王演冬”这个名字,彻底成了神机妙算的代名词。现在,就连那些正字辈的长老看我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敬畏了。
下午,是万众期待的“术数”之争。
“术数”,也就是衍术,是今年新增加的科目。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掌教孙正齐特意为我这个亲传弟子加的。大家也都想看看,我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天衍宗传人”,到底有几斤几两。
考核的地点,依然是在那个大广场上。
但这次,广场中央只摆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老孙头亲自走下主席台,来到了广场中央。他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很古老的龟甲,龟甲上刻满了密密麻麻、我根本看不懂的符号。
“诸位,”老孙头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传遍了整个广场,“术数一道,深奥无比,乃是窥探天机、衍化未来的无上法门。今日之考,不比其他。只出一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我的身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此题,便是推演我正一教,未来百年之运势!”
轰!
老孙头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推演一教未来百年之运势?
这……这怎么可能!
一个人的命运,尚且复杂多变,难以捉摸。一个传承了上千年的庞大教派,其气运之复杂,牵扯之广泛,简直就是浩如烟海!要推演出它未来百年的运势走向,这已经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了,这简直就是神仙的手段!
所有人都被这个题目给镇住了。
别说是那些普通弟子,就连主席台上的几位太上长老,也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们活了几百年,也自问做不到这一点。
“掌教,此题……是否太过艰难了?”孙正阳忍不住开口说道,“推演一教气运,稍有不慎,便会遭受天机反噬,轻则道行受损,重则……性命不保啊!”
“无妨。”老孙头摆了摆手,一脸的淡定,“此次考核,只看推演过程,不问结果对错。各位只需将自己的推演思路和方法,写在纸上即可。谁的思路最清晰,方法最高明,谁便是胜者。”
他这么一说,大家才稍微松了口气。只写思路,不问结果,那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但即便如此,这个题目也堪称是地狱难度。大部分人连从哪里下手都不知道。
“此题不限时,各位可随时开始,随时交卷。”老孙头说完,便将那古老的龟甲放在了桌子上,然后退到了一旁。
三百多名考生面面相觑,一个个愁眉苦脸。
我看着桌上那个龟甲,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我知道,老孙头这是在给我搭台子,让我唱一出独角戏。这个题目,就是专门为我准备的!
他想看的,不是我能不能推演出结果,而是想通过这个题目,向所有人展示我天衍宗衍术的博大精深!
同时,他也是在试探我。试探我到底有没有能力,去承载那份“天命”。
我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迈步走出了人群,径直走向了广场中央的那张桌子。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我的身上。
我来到桌前,没有去看那个龟甲,也没有拿起笔,而是闭上了眼睛,整个人进入了一种空灵的状态。
天衍之术,悄然运转。
我的脑海中,不再是具体的卦象和符号,而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我看到了正一教的过去。从祖师爷张道陵在龙虎山结庐炼丹,到历代天师的传承发展,兴盛与衰落,荣耀与屈辱……千年的历史,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
然后,画面一转,我看到了现在。我看到了龙虎山的总坛,看到了广场上的每一个人,看到了他们每个人身上那或强或弱的气运之线。这些无数的气运之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络,笼罩着整个正一教。
这就是正一教现在的气运。看起来虽然庞大,但在某些地方,这张网上,却出现了一些细微的破洞和裂痕。
我知道,这就是危机的征兆。
我的心神继续下沉,试图去看清未来。
然而,未来却是一片迷雾,混沌不清。我只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那片迷雾的深处,隐藏着一个巨大而恐怖的黑影。那黑影散发着毁灭和绝望的气息,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
那应该就是祖师爷所说的“劫难”!
我试图看得更清楚一些,但一股强大的阻力传来,我的脑袋一阵剧痛,仿佛要裂开一样。
“噗!”
我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师弟!”
“王演冬!”
广场上一片惊呼。张演书和几个相熟的弟子,立刻就要冲上来。
“都别动!”老孙头厉喝一声,制止了他们。他的脸上虽然也带着一丝紧张,但眼神里,却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我擦了擦嘴角的血,强忍着脑中的剧痛,睁开了眼睛。
虽然没能看清未来,但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拿起桌上的笔,蘸饱了墨,开始在纸上书写。
我写的不是具体的推演步骤,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卦辞。
我写的,是一个故事。
一个关于“树”的故事。
“千年古树,根深叶茂,庇护一方。然,树大有枯枝,内生蛀虫。蛀虫啃食树心,致使树木渐渐衰败。外有狂风暴雨,欲将其连根拔起。此乃内忧外患之局。”
“然,古树气运未绝,得天地垂青,降下一粒奇种。此种若能生根发芽,与古树融为一体,则可驱除蛀虫,抵御风雨,焕发新生,再续千年辉煌。”
“若奇种枯萎,或被蛀虫所食,则古树必倒,万劫不复。”
写完之后,我扔下笔,将那张纸递给了旁边的一位执事弟子。
然后,我转身,目光直视着主席台上的老孙头,朗声说道:“掌教,弟子才疏学浅,无法推演百年之运。但弟子相信,我正一教之未来,不在天,不在地,而在……人心!”
我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整个广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我的话给镇住了。
他们可能看不懂我写的那个关于“树”的故事,但他们能听懂我最后那句话。
“好!说得好!”
突然,主席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太上长老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说得好!我正一教之未来,正在人心!”
紧接着,掌声雷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