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全体帝王起立,观看人类群星闪耀 23、意映卿卿如晤,火就是火,不需要其他

各朝代都在看着金榜,目睹他们不相信,不理解的。

南宋。

宋高宗赵构注视金榜,眼底带着几分不屑。

清廷面对异族侵占,一再退让,百姓纵然多次抗议,但也仅仅是抗议而已。

“如今天下大势,怎么可能缔造所谓新国?”

大明。

朱棣就站在城墙上,听耳边旗帜,风声猎猎。

“不可能的,三番五次之起义,从未成功。”

“他们还是没看清大势,照搬海外异族之制度,却没有实施的基础条件。”

清朝。

即便天色暗淡,仍旧在处理政务的雍正随意看了一眼窗外,便收回了目光。

“他们不可能缔造出一个国家。”

天空中,金榜盘点继续。

【从谭嗣同变法死,到孙先生多次逃亡策划起义,现在到了鲜血炙烈的时刻了】

【1911年1月18日,孙先生指导下,黄兴抵达港岛,月底,成立统筹部,为领导起义总部,纵览一切,部长黄兴,副部赵声】

【姚雨平为调度处负责人,运动军界,胡毅为储备课负责人,购置运送枪械,赵声为交通课负责人,联络各省,胡汉民为秘书课负责人,掌管文件,陈炯明为编辑课负责人,拟定制度,李海云为出纳课负责人,掌管财务,洪承点为总务课负责人,司理杂物,罗织扬为调查课负责人,侦察敌情】

【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原本选定的500敢死队扩张至800人,专门执行暗杀活动,各地同盟会负责人都奉命积极响应,预定在4月13日于羊城起义】

画面缓缓展开。

1911年初,寒风呼啸。

刚刚从川崎留学归来的,南方人林觉民,他是同盟会成员,他抵达了港岛,眼里尽是振奋。

这是让时代变革的第一步。

跑马街53号,会议桌上,黄兴,宋教仁,赵声,胡汉名等人都在看着国内的形式。

“我等先在港岛安排,做好准备。”

“如今我已经联络好各省,陈其美,孙武,焦达峰等已经开始运动各省新军,巡警,巡防,会党,以及当地工人团体。”

方生洞狠狠挥舞着拳头。

“如今连清廷自己的巡防和巡警都有了革命的意识,可见清廷之腐朽。”

“我等此次起义,在大量的经验下,已经可以看到阶段性的成果。”

“先以暗杀让他们群龙无首,再运动各地,自羊城开始,一举掀翻这个封建王朝!”

林觉民也狠狠点头,看着窗外阴沉天色。

深知如海外各国一般,革命流血的时候来了,尽管残酷,但无人畏惧!

“对了,林兄,听说嫂夫人已经有孕,你......”

林觉民闻言,骄傲的笑着。

“我夫人,亦是支持革命的。”

【1月23日,五汉各界数万人汇聚,抗议鹰租界巡捕房杀力工车夫】

【1月30日,胡北革命党人在五昌成立文社,胡北新军革命团体时常更换名称迷惑朝廷,去年8月更换为振武学社后,人数增长近千,四个月后,振武学社名字泄露,再次更名为文学社,同日,革命党人在五昌黄鹤楼举行文社成立大会】

画面出现。

数十名车夫,力公看着清廷拿出死亡车夫吴一狗之仵作验尸结果,明明被大清打死,结果称系病逝,立刻变了脸色。

“官袒异族!”

“我辈此后在租界谋生,性命何其危险!”

“明日,我鹰租界力工车夫,全数罢工,绝不拉人!”

车夫,土夫,码头工人,数万人罢工汇聚,齐声高呼,誓要为底层百姓谋个交代!

另一边。

黄鹤楼。

文学社成立,也让当朝协统黎元洪暂时失去了目标。

近千名学子目光灼灼,一张张稚嫩面孔下,隐藏着令人心悸的火焰,时刻等待革命之机会,振臂一呼,掀翻这个时代!

与此同时。

-

榜单之下,诸多异族帝王,也在看着。

清朝。

道光皇帝刚刚看完了销毁大烟的奏折,面色阴沉。

“他们就算推翻了大清,又当如何?”

“异族何其强盛,坚船利炮,岂是创建一百姓自主之国,便能抵御?”

“此非我大清之过,实乃难返!”

元朝。

刚刚将马鞭挥舞到欧洲的铁木真,此刻抬头看着金榜。

“他们成不了的,怎么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建造伟大之国?”

“何况他们国家如此混乱,所谓党派,甚至不曾占据任何一方,不过是无根浮萍,何来发展基础?”

-

【1911年5月,清廷所谓内阁颁布消息,宣称铁路国有,将商办铁路粤汉、川汉铁路强行收归国有,任命端方为督办大臣,但并未选择自行经营,而是转手将之抵押于鹰,发,得,米四国银行用以借贷】

【清廷出卖筑路权,彻底激怒民众情绪,胡南各界群众以铁路公司,咨议局为阵地,掀起舆论风潮,企图迫使当地重臣上奏清廷,更改决定,然遭申斥,工,商,农等各个阶层,首次站在了一起】

【胡北官民发生流血冲突,两广华侨誓死不从,百姓拒绝纸币银票,蜀中乡绅组织保路同志会,参与者数十万人,在清廷强占铁路后,掀起抗粮狂潮,清廷强行杀害数百人,造成保路军攻打蜀中都城,分兵各县,形成全国起义】

随着盘点文字出现,画面也缓缓展开。

有留学的劝说家里乡绅,不要得罪大清,不要保路,该留学生遭遇训斥:“你懂什么,这是我国土地,不是洋人他们的!!!!”

易昌之地,几名年迈的老乡绅留着长辫,穿着清服,目光落在这些新闻上。

旋即,桌面的茶水被一扫而翻。

“畜生,畜生啊!”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大清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这是要把我中华山河卖出去啊,租界之流自不必说,至少还能掩藏,称之为租借。”

“如今这些异族,为了维护朝廷,居然将我等商办之铁路,强行称之国有,乃至抵押给异族,只为借钱买异族淘汰之枪炮,镇我中华百姓!”

年迈的老乡绅第一次站起来,眼眸充血,咆哮着开口。

“走,去找铁路公司,告诉他们,若是他们胆敢将道路给异族,我等就要回成本。”

数十名年迈的乡绅离开了村子,颤巍巍的抵达铁路公司。

如今,铁路公司门口,早已经汇聚了近万工农。

这些人有铁路工人,甚至有附近农民。

老乡绅看到一名少年工人红着眼,高声怒吼。

“国贼,国贼!”

“朝廷强占铁路,这是要让异族占据我中华之血管!”

“中华人中华的路,还要海外异族同意,何其耻辱!”

咨议局也在开会。

“存路救国!”

“今日若是让异族得我中华之铁路,无异于异族掌握中华之命脉,届时中华国将不国,百姓在我中华河山行走,亦需向异族哀求!”

“此乃国耻!”

极多铁路之地,各种恶劣天气,很多人群,纷纷保卫公路,不能割让给洋人!

凭什么!

这一天,暴雨倾盆,各界学生,商人,农民,工人,首次站在了一起,为中华最后之尊严而嘶吼!

罢工,罢课,罢市,拒税。

但迎接他们的,是清廷的枪声。

有乡绅倒在路边,有少年工人拼命冲入清兵阵营,有力工车夫咆哮。

这一刻,他们只能无力而孤独的保护这条路!

画面中的殷红,触目惊心。

南宋。

童贯看着这一幕,莫名觉得骨子里生出了寒意。

“这群百姓疯了吗?”

“为了土地不让异族占据,宁愿向那些刀兵冲锋?”

“只是抵押,为何不知变通?他们明明是朝廷借款,准备发展之资粮,日后自然有机会赎回来的。”

然而这一刻,朝堂上,韩世忠只是叹息着。

“这些人所在之土地,是中华先祖留下,也是他们最后的尊严。”

“若是中华百姓在中华行走,还需要看异族脸色,乃至交钱交税,何其屈辱,他们自然会守护。”

彼时。

-

金榜盘点再次出现。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亲自率领120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第十次武装起义两广起义】

起义爆发,

120名敢死队员短兵相接,纵然面对清兵密集火力,仍是不肯放弃。

黄兴眼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倒下,猩红的眼眸带着怒火,手指已经被打断,还在拼命扣动扳机!

【起义失败,黄兴负伤逃回港岛,喻培伦、方声洞等被捕杀,死难者多达86人,其中72人遗骸被收敛于红花岗,后更名黄花岗,本次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其中在黄花岗起义中,南方人林觉民自川崎抵港岛,参与黄兴发起的起义活动,4月24日,风声走漏,深感此去再无生还,林觉民写禀父书,与妻书诀别家人】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参与起义,进攻总督衙门,受伤被捕入狱】

随着盘点文字隐没,画面终于展开。

监牢中,潮湿的恶臭似乎在向自己的伤口钻去。

林觉民目光落在昏暗空间中,火把的光芒上,怔然看着。

胸口的烙铁让他不时疼的发抖,腹部和后背因为遭遇酷刑而导致的皮肉翻卷,已经逐渐泛白。

但他却没有在意,只是回想起那一日。

4月24日的寒风,似乎格外刺骨。

夜色里,怀孕的妻子已经睡着了,自己就坐在书桌边缘,用手帕写上遗书。

是的,遗书。

他从没打算活着回来。

“意映卿卿如晤,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充否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哭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眼泪滑落在手帕上,随后,决然走出家门。

牢狱中,林觉民低声喃喃,念出声来。

他笑着,面对朝廷官吏让他招供同党,许诺放他离开,林觉民只是说:“大清诛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

绝食了数日后,这一天,他要被砍头了。

林觉民抬头,天上的乌云很厚重,甚至看不到一丝阳光。

他垂下眼睑,低声开口。

“意映,你在看吗?”

【林觉民,早年留学川崎,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林觉民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进攻总督衙门,不幸受伤被捕,入狱后进行绝食斗争,后被清朝杀害,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另一边。

林家,林觉民妻子陈意映…看着遗书在默默念着。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看着书桌前的手帕,上面还带着泪痕,陈意映泪如雨下。

彼时,窗外,厚重的乌云再也承受不住炽烈阳光的烘烤。

这一刻,大雨倾盆。

-

这一刻。

金榜之下,大秦。

嬴政看着这一幕,忽然沉默了。

内心深处的情绪格外复杂。

国家大义,儿女情长。

世上本也不曾有两全之法。

所以,这就是那个世界里,为中华争一线生机,至死不渝的风骨吗?

另一边。

大唐。

李世民不再背负双手,而是低垂眼睑,深深叹息着。

他为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这些人前赴后继的姿态,让这位被异族成为天可汗的皇帝,第一次感到了惊心。

他开始等,等那个所谓的真正大国,建立起来。

似乎,真的有可能。

西汉。

卓文君目光落在金榜上,怔然良久。

她一字一句的念着,连声音都不知不觉带着几分颤抖。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不知不觉,她早已热泪盈眶。

“好风骨!”

-

金榜盘点一刻不停。

【1911年,在异国文科学习的杨毓麟,因两广起义失败,革命者牺牲巨大,格外悲痛,七月,杨毓麟深感国事无望,脑疾复发,最终蹈海殉国,杨昌济对老友逝世极感悲痛,亲料后事,著《蹈海烈士杨君守仁事略》,以志纪念】

画面展开。

杨昌济沉默着,以泪洗面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自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数十名仁人志士罹难,他和好友杨毓麟嚎啕大哭了数日,那些天,想到中华昏暗压抑的难熬,想到那么多人的牺牲竟然连一丝可能都换不回来,他们近乎崩溃。

此刻,港口处,有人迎风而立。

杨毓麟捂着头,脑海中传来剧烈痛楚。

“怎么办呢?”

“怎么办!”

杨毓麟脸上带着绝望,凄然。

起义,失败,起义,再失败。

明明那么多人已经全力以赴,奋不顾身了。

难道泱泱中华,真的没救了吗!

水声响起。

一道身影,杨毓麟绝望中沉入海底。

得到消息的杨昌济先祭拜好友,难受至极,之后他沉默的看着中华传来的新闻,悲恸至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看着外面灰暗的天色,似乎永远都笼罩着这片看不到阳光的阴霾,这一刻,他想到了老师。

他的老师,谭嗣同。

当年老师亲自用自己的血,掀起了一场思想的斗争与革命。

如今,一代代人前赴后继,依旧在继续。

老师说了,革命没有不流血便成功的。

良久,他终于悲伤的开口,目光跨越重洋,看向远处的中华。

“不急,不要急。”

【光芒尚存,前路灰暗】

【那些自愿革命的人从来想不到后来这个国会多伟大】

【因为革命的过程太苦太累了,其实抗争胜利不是必然的,建造伟大的中华不是必然的,不做亡国奴也不是必然的】

【那些革命者说着我们一定会胜利,他们不知道,真的会成功】

【他们前赴后继牺牲,只是为了此路】

【为此这些胜利,伟大国家创建之路,将会变成必然的】

【火就是火,不需要一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全体帝王起立,观看人类群星闪耀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