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朱元璋:老六,你咋当皇帝了 第31章:蛮夷之国,需要圣人之道的教化

下了早朝,朱元璋心情很好的去了御花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对于朝廷上的抱团,腐败之风,他早就想动手了。

现在让标儿出使震旦国,刚好是一个好时机。

等标儿回来,他一定留给标儿一个焕然一新的朝堂!

先是去看了一眼水稻种子,已经全部发芽。

直接卷起袖子,裤腿,脱掉鞋袜,提着已经发芽的种子就朝水田走去。

王公公跟在后面,看着朱元璋一气呵成的动作,二话没说的也脱掉了鞋袜。

犹豫着把自己的脚伸进了水田里,丝丝的凉意,就是有些脏。

抬头看了一眼前面的朱元璋,轻车熟路,完全没有一点儿皇帝的威严,咬咬牙,王公公也跟上了朱元璋的脚步。

只见朱元璋掏出一把发了芽的种子,随意的往水田里那么一洒,又继续抓另外一把撒了下去。

王公公有模有样的也抓了一把种子往水田里那么一扔。

朱元璋瞧了一眼王公公的动作,笑了一下:

“王公公,哪有你这样撒种子的?

要像咱这样,丢的随意一下,最好是全部都撒开,可以均匀一些......”

说着朱元璋又继续撒了一把种子,王公公学着朱元璋的模样,再次撒了一把种子。

嗯,很好,又是直接扔成了一堆。

“王公公,你这种地技术不行啊,还没有咱会种地呢。”

“老奴的家乡之前是北方的,只种植小麦,还是第一次见种植水稻,所以技术才会生疏了些。”

王公公解释了一句,又继续说道:

“还是皇上能力比较强,既能处理得了国家大事,又能下田种植水稻。

是老奴这一辈子最佩服的人了,老奴一定要多向皇上学习。”

“呵。”

朱元璋被王公公的话直接给逗笑了,见王公公的模样,突然心生恶趣味,调侃道:

“向咱学习?

是学习治国之道啊,还是种田插秧啊?”

“皇上恕罪,老奴不敢有别的心思,只是想着能够学习了这种田插秧的技术,其他的,不敢妄想啊......”

王公公一听朱元璋的话,干脆利索的跪在了水田里,诚惶诚恐的说道。

心里更是暗暗咒骂自己,说话怎么那么大意,这要是让皇上怀疑自己,起了疑心,头上的这颗脑袋,铁定是要保不住。

“瞧你那出息,咱也就只是说说而已,赶紧起来干活。

最好在中午吃饭之前把这些种子都种完,要不然你就别想吃饭了!”

朱元璋见王公公吓得不轻,随口说了一句,而后继续撒起种子来。

他要赶紧把这些水稻种上,快快的长成幼苗,然后成熟收获,亲眼见证一下,这水稻的亩产量到底是多少斤。

见朱元璋又继续埋头干活,王公公立刻站起来,也加入了干活的行列。

这次他根本不敢再乱说话了,低着头认认真真的撒着发芽的种子。

...

礼部尚书李原名在下了早朝以后,直接和礼部的官员聚在了一起,开始商议出使震旦国的名单。

“李尚书,下官觉得,出使之人,一定得有儒家的人,毕竟震旦国那么远的地方,都是些蛮夷之人。

我们出使儒家的人,可以彰显我们大明的风采!”

“下官也觉得需要有儒家的人,虽然震旦国是武王建立的,但是也是和一群丘八建立的。

那些丘八除了天天嚷着打仗,动不动就用武力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的文家风范,更是缺少儒家的圣人典籍教化。

充其量,也就是一群蛮夷罢了,必须得派一些儒家的大儒去教化那些蛮夷。”

“下官也赞成派遣儒家的大儒去教化他们......”

李原名很是赞同的点点头,如果只是单听使者说的那些话,震旦国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强,甚至实力比他们大明还要厉害。

但他们在心底其实是不相信的。

古天竺远在乌斯藏诸部之外,本身就是一个蛮夷之地。

而武王带着那群丘八打下的江山,肯定也缺少儒家的教化。

一个靠武力统治的国家,一定不能长久。

只有通过儒家的教化,才能走的长远一些。

再说了,如果真的派出去一个儒家的人,教化了震旦国,那就可以直接封为儒家圣人了!

“确实需要派出儒家的人,只是这人选,我们得好好斟酌一下.

毕竟是去教化震旦国,那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学能才识一定是超越众人的!”

“李尚书说的是,这个儒家之人确实需要好好挑选一番。

一定要彰显出我大明之大国的风范!”

确定了要选择儒家的人,官员们又为谁是合适的人选吵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持己见,吵的是脸红脖子粗!

“其实我觉得太子的讲师宋濂先生就很合适。”

有人提出了宋濂的名字,其他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李原名听的更是眼前一亮,宋濂,太子的讲师,身份自然尊贵。

最难能可贵的是,皇上曾如此评价他:

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耳。才思之雄,卿不如祎;学部之博,祎不如卿。

而宋濂的博学多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派他出使震旦国,是再合适不过了。

“宋濂确实合适,可惜他现在已经致仕,无法出使震旦国了。”

就在大家都同意让宋濂出使震旦国时,有人提出了很现实的问题,直接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确实,宋濂现在已经辞官,让他出使震旦国,着实不妥当。

“那怎么办?”

好不容易有个合适的人选,现在又被推翻,一时间,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正当大家都陷入了纠结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了话:

“宋濂确实不可以,但是他的学生方孝孺可以啊。

方孝孺可是把宋濂的本事学了个七七八八,出使震旦国,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方孝孺方大人?”

李原名想了一下,而后点点头:

“确实可以,大家还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可以说出来,参考一下。”

见大家都不再发表意见,李原名直接一锤定音,让方孝孺作为出使的人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朱元璋:老六,你咋当皇帝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