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在殿内缓缓踱步,沉声开口道:
“面对如此大的洪灾,所有的城市,乡县必然都会出现大量灾民。”
“人员聚集,加上刚刚爆发洪水,极易滋生瘟疫。”
“所谓分,就是将灾民分而化之,灾棚不可超过百人众。”
“这样既能预防瘟疫,也能很好的抑制刁民生乱。”
嘶..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皆是面面相觑,都对朱允熥另眼相看。
有些不懂什么意思的武官,也都询问身边读过几天书的同伴,听完后皆是恍然大悟。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畅快的大笑道:
“不愧是咱的孙儿,类咱,哈哈哈!”
听到这话,文官们又是一顿夸赞;
“殿下所言,让臣等恍然大悟。”
“殿下有经天纬地之才,乃是大智慧也。”
总之什么好的都往上夸赞。
蓝玉也非常欣慰的说道:
“我这个大老粗虽然不懂什么治国之道,但听完殿下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还可以这样。”
“要是太子还在,他定然欣慰。”
朱元璋原本还很开心,听到自家刚死去的儿子,马上呵斥道:
“蓝小二,你给咱滚蛋,哪壶不提开哪壶。”
“非得提咱的伤心事?”
蓝玉本就是个大老粗,说话没把门的,但此刻也知道说错了,旋即嘿嘿傻笑道:
“陛下,臣有罪,臣有罪。”
说完他还打了打嘴;“臣这个嘴,应付娘们还可以,对这件事臣确实不行。”
这话一出,引得武将们哄堂大笑。
朱元璋都有点被气笑了,这群武人就是这样,说话三句离不开女人和娘。
文官们一个个咬牙切齿;
“蓝玉,你个粗鄙的武夫,这是奉天殿,你岂敢说出如此污秽之言。”
“陛下,这等武夫您应当治他大不敬之罪。”
“真是粗鄙不堪。”
自古文武难两全,文官和武官都是互相看不顺眼。
武将觉得文官一个个和鸡崽子似的,手无缚鸡之力,只知道什么儒家,巴拉拉一大堆,恨不得一拳锤死他们。
文官觉得武将一个个,粗鄙不堪,只知道女人打仗,逛教坊司,简直就是败类。
面对文官们的口诛笔伐,朱元璋也是很头痛,他摆摆手说道:
“都给咱安静,听听咱的好大孙儿怎么说。”
他对于朱允熥的改变,确实非常高兴,没想到居然有这么高深的见解。
所以说起话来,都带着几分欣喜。
朱允熥也是第一次上朝,没想到是这个样子,他吞了口唾沫继续说道:
“所谓赈,就是赈灾。”
“但是,孙儿认为的赈灾,是以工代赈。”
“不能一味的让灾民全部聚集在灾棚,要让他们清理残留的淤泥,建设房屋,巩固河道。”
“以工代赈的人,不仅粥食提高,每天再许几枚铜板。”
“人一旦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甚至生乱。”
“让他们可以吃饱,还能赚到铜板,这样他们对未来就会有希望,就不会生乱。”
嘶....
听到这里,朱元璋猛的拍了下龙椅,大声说道:
“好!”
“朕之皇孙,竟有治国大才。”
“咱以前面对饥荒,就是没吃的才会起事,现在不仅有吃的,还有铜板拿他们定然会感恩戴德。”
自从朱标时候,朱元璋就没这么开心过。
因为他既要每天处理各地的奏折,还在思考培养谁做接班人。
这件事让他非常头痛,以搞不好就可能出现八王之乱,骨肉相残的局面。
朱允熥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正在飞速提升。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物百官们也齐齐赞叹,总之什么好话都说了一遍。
最后朱元璋笑着说道:
“熥儿,和皇爷爷说说,你所说的建,意义为何。”
朱允熥听到皇帝对自己的话语,逐渐变得温和。
他知道自己做对了,朱元璋就是喜欢有治国之才的人,并且还要有霸气。
接着继续开口道:
“皇爷爷,所谓建。”
“就是规范建设房舍,建设防洪堤坝,组建长江防洪队。”
“如今黄河沿岸的堤坝年年溃塌,年年洪涝,必须要建设更坚固的堤坝,这样才能护大明国土无恙,让大明子民不再被洪水所侵害。”
“如今许多乡县,城市的房屋倒塌,正好可以建设出更加规范的房舍,孙儿这里有城乡和堤坝的设计图。”
说到这里,朱允熥顿了顿,从袖口拿出几张超大的黄纸;
“皇爷爷,这是孙儿历时三年,夜里挑灯画出的防洪堤坝,和城乡建设的图纸。”
其实,这两个图纸,是朱允熥从系统里兑换的,每张图纸100点声望。
非常物超所值。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