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朱元璋大寿,我送四海八荒 第46章 应天府百官慌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泉州府。

来到泉州府做生意的人几日见也变的少了。

不经常在街上流动。

他们不一定是离开了,也可能是躲在某处准备窥探一二。

虽然大家在生活上看起来井然有序。

但谁都知道,他们现在心里慌的一批。

上次灾民来的时候,正好又有了倭寇歼灭的消息。

也才安抚了百姓的心情。

可是现在,没有哪个倭寇过来让你提振百姓的信心。

一时间人心惶惶。

有些胆小的人甚至都卷铺盖走了。

“殿下,浙江的百姓距离应天府比咱们泉州府近啊,也不好说他们去到哪里!”

徐友德这样询问倒也没问题。

杭州府距离应天府确实很近,路途上比泉州府要近上不少。

他的推断倒也合理。

“可是徐大人可不要忘了,泉州府现在已经是美名在外了!”

“相比于让大家吃饱一顿饭的现实情况,那个虚无缥缈的应天府到底能给什么,他们可能不敢赌。”

与此同时,此刻最为紧张的还是应天府。

应天府在今年收取赋税的时候杭州府就发现了浙江出现了缴纳不上的地步。

可是当时的杭州布政使为了隐瞒这个消息,愣是从各地买粮上缴,让朝廷误以为今年的浙江依旧是丰收。

这也导致了朝廷的重点根本没有在浙江这一块。

延误了一些时机。

等到这次大旱终于二茬的粮食都在地里不长了,百姓真的颗粒无收了,浙江大旱的情况才没包住。

而现在应天府早已乱做一团。

浙江大旱的消息迟迟没有禀报,直到百姓大面积出走,才上报。

丝毫没有给朱元璋任何准备的时间。

而杭州府距离应天府最近,浙江出现灾民,应天府首当其冲。

虽然应天府是全国储备最多的地方。

可是那人数丝毫不次于应天府的浙江,应天府应对起来非常的头疼。

朱元璋在宣政殿上愁眉不展。

下面的群臣一时间也没有办法。

“陛下,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治罪,先处理了杭州府布政使,以泻百姓之愤!”

“陛下不可,臣以为现在应该控制浙江人口外流!只要在浙江内解决了灾民问题,那一切都好办了!”

“陛下……”

“陛下!”

大殿之上,群臣各抒己见,这样本来也是一个好的方式,有不同想法就可以不同解决方式。

可是他们现在吵的朱元璋头痛。

看他们一时间没有办法,朱元璋面露苦涩。

朱标上前两步:“父皇,儿臣那里私藏了一些土豆种子种了一片地,现在收获了,确实能亩产达到四五十石。”

“儿臣本是打算带着先生研究研究之后烧毁,现在既然应天府有难,是应该拿出来救济了。”

朱元璋看着朱标,心中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土豆这种东西,当时自己就是一刀切了,丝毫没有留意这玩意的实用性。

发芽中毒的事情可能发生。

但是也有解决的办法。

当时若是让全国都种上土豆,也不至于现在他们缺粮而拿不出来。

若是当时听了标儿的建议,也不至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朱元璋后悔不已。

朱元璋看着朱标:“标儿,你的那点土豆也只是杯水车薪!现在只能去各地筹措粮食了!”

“当下应该稳住应天府的百姓!你们这些百官更应该抓紧时间筹措粮食!提早准备好应对物资,设立好救助点,做好准备!”

随着朱元璋一道道命令下达。

群臣也都按照这个办法操作。

可是胡惟庸的眼睛里冒出了蓝光。

只要灾民来到了应天府。

应天府必乱!

应天府乱了,那皇帝危矣。

群臣退朝之后,再次聚集到了胡惟庸的府中。

“胡相,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去哪弄这些粮食!”

“是啊胡相!我们本来就拮据,赋税都收不来的粮食我们从哪整?”

胡惟庸的府中,他们也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窜。

“大家不必惊慌!应天府是皇城!我们也是朝廷官员定当为陛下排忧解难。”

“不就是筹措粮食吗?各位你的渠道多着呢,这一点非得我揭穿吗?”

胡惟庸看着眼前这些装的很像的官员,心中笑道:还不知道你们心里想什么?

大家面面相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大家尽力吧!只要挺过了这场灾难,我们毕竟名垂青史。”

胡惟庸给大家打着气。

他必须让灾民来到应天府。

只有这样,应天府才会乱。

到那时候,自己才能有梦想登上至高之位。

群臣离开胡惟庸的府邸,已是深夜。

二虎:“陛下,近数十位朝工从胡大人的府邸离开!”

“他们都说了什么?”

“胡大人在要求各位大人筹措粮食,其他言论没有出现。”

“哦!?”

这胡惟庸现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朱元璋不清楚。

但是单凭他能够笼络这么多官员,并且还能听他的话,这胡惟庸真的是一手遮天。

二虎的话朱元璋还是信的,这胡惟庸倒也真的有些本事。

现在不是处理他的时候,要利用他,利用他渡过灾民的时候再和他一一算账。

胡惟庸的阳谋没有人看的出来。

即便是有人识出来,可是也无话可说。

这个时候胡惟庸就真正的开始动用了手中的力量。

很快,胡惟庸的信件在经过曲折徘徊来到了泉州府西山。

“大哥,怎么办,手下都没几个兄弟了,如何给上面的大人办事!”

聚英洞首领看着来到这里的信件,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些日子他们是最难的。

虽然和周德兴对峙了很久。

现在基本上周德兴那边的人也渐渐撤了。

他们活动的空间也自由了一些。

可是一切都晚了。

山上的兄弟们早就走的走,逃的逃。

基本上都回去种田当兵,只要手上没有人命,都能获得好的生活方式。

时代不一样了。

以前那个悲苦,受官府欺压的时代已经消失了。

现在的泉州府,很安全,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你说他们不向往吗?不可能!

现在这个山洞中就剩下了自己和几个高层,总共不到十个人了。

就这样的人员能成什么大事?

“信上说人手不够的话,出海找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朱元璋大寿,我送四海八荒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