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朱元璋大寿,我送四海八荒 第36章 长沙府、南昌府陷落

“殿下,那我们的将士们能够做什么!”

所有事情几乎都安排给了徐友德,周德兴现在还没有任何事情的做。

他堂堂的都指挥使,在这么重大的事情来临竟然没有分配任务,这一点他不能接受。

“周大人,不必着急,你们才是最重要的!”

“难民来了之后社会治安必定慌乱!你们是维持秩序的最重要的力量!”

“同时看好难民和我们百姓接触,尽量阻止和我们百信接触!这些难民看到我们百姓的生活肯定会羡慕甚至是嫉妒。”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紧盯着倭寇动向,我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朱梓的安排下,周德兴回去跟着特种战斗武士和将士们一起训练。

朱梓说了,眼前军营的情况应该是加紧训练,务必在灾民到来之前锻炼出强壮的体魄,和战斗力。

此时整个泉州府的人都在忙碌中。

朱梓这些日子开始大量收取土豆,不仅收自己的还将那些收的赋税也都计量了出来。

统计数量,以备不时之需。

朱梓之所以能够猜到天灾是因为,洪武十五年正是一个灾年,尤其是湖南那边,洪灾之后就是大旱。

而因为他对泉州府的治理,在周边也有了名气,所以他才会做好准备。

“殿下最近这段时间的行为有些让人捉摸不透,这么大张旗鼓的修城墙,建粥棚!是不是哪里遭灾了?”

“不清楚,最近殿下的行动似乎多了一些!”

“你没看到军营里的将士们也都出来巡逻了!”

“老哥们,咱们发财的机会来了!那么多难民,他们最缺的就是粮食,不如……”

泉州府暗中的几个商人开始勾结。

应天府,宣政殿朱元璋听着蒋瓛和于显的汇报若有所思。

“他怎么知道那边有灾情,难道他比他老子还要知道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

朱元璋不相信,文武百官同样也不相信!

胡惟庸有些不解:“即便真的有灾民可为什么不跑来应天府,而是要跑到泉州府呢!”

“于情于理也说不通啊!”

“潭王殿下怕是杞人忧天了!”

“也或许是一个两个地方上的流民而已,不足为虑!”

朱标道:“父皇,八弟虽然做事不正经,但大事面前也不会含糊这事恐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还没等朱标说完,殿外火急火燎的出现了一连串的紧急信。

“报!!!长沙府八百里加急!湖南一月之前洪水决堤,百姓逃难者不计其数!请朝廷救援!”

“报!!!南昌府八百里加急!江西受湖南逃难者影响,整个南昌府几乎沦陷!请朝廷救援!”

“报!!!湖南、江西数以万记的难民涌向泉州府方向!”

三道急疏落下,朱元璋也感到了一丝不可思议。

因为洪水灾害,接连有两府之地受到影响。

并且他们集中全部涌向了泉州府。

“老八说的没错,这是真的!”

“胡惟庸!命你着手调拨户部粮食准备救灾。”

朱标道:“父皇切莫着急,您现在的消息已经是一月之前,恐怕现在带着粮食赶过去怕是已经晚了!”

“标儿的意见是!”

“父皇莫要担心啊,眼下应天府没事,难民全部涌向泉州府,可以让应天府喘口气!调拨粮食不如直接向八弟那里!”

“胡大人,现在最多能调拨多少粮食!”

胡惟庸:“启禀太子,现在户部粮食不多仅有一万石!”

“才一万石?涌向那边的难民足足有数万之众啊!”

“哎!要是有土豆就好了,那玩意产量大,顶饱,有了那些粮食的话百姓到不至于被饿死!”

这话听在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开始后悔集体销毁土豆。

要是当初他将土豆分发下去,粮食这一块倒不用特别担心。

眼下难民集体走向泉州府若是泉州府应对不下来,那下一个就是应天府。

“无论如何都得让老八坚持住!老八无论要求什么,都必须尽量满足!”

朱标应声点头。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地区的事情了,而是全国的事情。

泉州府这一头,朱梓的准备应对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

城墙在朱梓的建议下,已经加厚十米,加高二十米。

整个城墙宛如铜墙铁壁,这样的程度甚至可以抵挡战争。

这是朱梓的要求。

而且城墙之外已经设立好了临时救援点,这样的救援点蔓延城墙边缘,整个一条龙都是。

救灾棚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周德兴已经带领他训练的第一批士兵开始巡逻。

整个泉州府都有条不紊的行进着。

“兄弟你这是要往哪去?”

“泉州府啊!”

“这一路上很多人都去了那边,这是为什么?”

“听说泉州府百姓吃喝不愁,还有余粮交易,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极其富足。”

“是吗,那我也要去!”

这样的场景在前往泉州府的路途上时常发生。

越来越多的难民听到了泉州府可以让人吃饱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去向了那边。

而整个难民的社会流动已经是整个大明朝目前最大的担心的问题。

这些难民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就是地上的草皮、树上的树皮都没有一根式完整的。

更别说是一般的城镇或者村子。

这些也会随着难民的到来变成一样的。

而他们之所以选择一路向东,向着泉州府的方向,也只是因为听说在那里可以吃的饱饭。

倘若现在能够给他们粮食,他们肯定也不愿意走。

山高路远,这一路颠沛谁知道到了泉州府还能活着不。

于是有些商人在其中大做文章,尤其是粮食,在如此环境下,粮食价格大涨。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的紧张,可终究是杯水车薪。

很多商人狠狠地赚了一波钱。

而他们这些行为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他之所以痛恨商人就是因为这些人,发的都是国难财,而且他们没有劳动,就能赚那么多钱,这对百姓是不公平的。

他们心中除了钱没有一点道义。

朱元璋知道之后,直接派人将这批发国难财的人就地正法。

毫不留情。

这是警告,警告那些发国难财的无良商人。

虽然粮食价格大涨,延缓了难民行进的速度,可难民还是一路向东。

目标直抵泉州府!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朱元璋大寿,我送四海八荒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