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老爷子,年纪大了,熬夜不好。”
说罢朱瞻坦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内。
朱棣看着朱瞻坦远去的背影。
“这小子,没大没小的。”
不过对此朱棣倒是并不在乎。
次日清晨。
朱棣给这个村子的百姓留下了一点钱财。
便继续游历民间。
这一次他看到了自己的大明将士身死。
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
看到百姓虽不至于饿死。
却骨瘦如柴。
一年种的粮食本就不多。
勉强糊口都是问题。
还要面临沉重的收税问题。
现在的税额已经很小了。
北伐时期的收税可是要多好多。
这条路越走下去。
朱棣心中对于自己以前北伐的信念。
便越来越动摇。
心中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大明百姓生活富足。
北伐已经不在是朱棣心中唯一功绩的目标。
治理好国家。
等国力强大起来。
在北伐也成。
“你们说我要不要学汉武帝那样?”
“搞一个罪己诏?”
朱瞻基听见这话,直接甩了自己一巴掌。
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吗?
罪己诏?
这东西他自然是清楚。
晚年汉武帝昏庸。
造成了巫蛊之祸。
大汉王朝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国本遭到了动摇。
倘若不是汉武帝醒悟下达罪己诏。
并且减少用兵,开始转为富民之策。
不然汉武帝恐怕就是大汉覆灭的转折点了。
巫蛊之祸牵扯的人,多大十万人之众。
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朝廷官员,皇室等等。
“爷爷,不至于吧?”
朱瞻基有点不敢相信的说道。
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基。
随即目光朝着朱瞻坦望去。
“你举得呢?”
朱瞻坦看了一眼朱瞻基。
回应道:“大哥说的不错。”
“爷爷虽有错,不至于下达罪己诏的程度。”
“况且有我爹在给爷爷擦屁股,问题不大。”
“您只要少骂我爹就行。”
事实上,就算是朱棣不管朝政。
大明都不会出现问题。
有朱高炽在。
朝廷就不会出现问题。
毕竟朱高炽的治国能力有目共睹。
能支持朱棣北伐这么多年。
国家却依旧照常运行。
朱棣病逝后,还开创了仁宣之治。
朱瞻坦也明白。
不论是永乐盛世,还是仁宣之治。
衔接人物都是自己这老爹。
毕竟后来的朱瞻基很多政策。
也都是在朱高炽的理念上改进的。
朱瞻基的性格也深受朱高炽的影响。
仁宣之治,也是大明朝最为巅峰的时期。
当然,谁让朱瞻基的儿子不景气。
六十万大军全部折在了瓦拉手里。
直接将洪武,永乐,仁宣四代的积累。
一次性败光了。
有句话说得好。
土木堡之战,就是让狗来。
都不至于全军覆没。
六十万大军一字排开。
临时变道,都是千古难得一见的骚操作。
毕竟军队出征,都要在沿途设立粮仓。
变道后,六十万军队没了后勤。
首尾不能相顾。
差点打断了大明的脊梁。
朱棣并不知道未来的事情。
只是笑道:“哈哈哈,允了。”
“我这年纪,也老了。”
“是时候享享清福了。”
随即,朱棣便下令道。
“回应天。”
朱瞻基看着朱棣的笑容。
对着朱瞻坦树了一根手指笑道。
“二弟,厉害。”
朱瞻坦笑了笑。
“过奖。”
……
应天府内。
此时距离朱棣消失已经有段时间了。
东宫内。
朱高炽一脸悠闲的坐着朱瞻坦给自己新做的椅子上。
一旁则是一众文官。
“太子爷,您真不知道皇上去哪了?”
朱高炽眼皮稍微一抬。
“老爷子的行踪怎么可能会告诉我。”
“况且这次老爷子是临时变道。”
“我又不像是老三,手里有锦衣卫。”
“走走走,别烦我。”
朱高炽摆了摆手,驱赶着文武百官。
其实朱高炽知道他们找自己的目的。
他们得知老爷子要微服私访。
就套到了老爷子大致路线。
然后在沿路打造出永乐盛世的模样。
百姓安康富裕。
谁曾想,朱棣突然变道。
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这也是为什么会来找朱高炽的原因。
朱高炽对此也是不想管。
在驱赶了文武百官后。
朱高炽算了算时日。
朱棣走的也有些时日了。
按理来说早应该回来了。
但到了现在都还没有回来。
难不成真的是去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了?
……
汉王府内。
“老三,这老爷子到底去哪里你知道吗?”
朱高煦对着朱高燧询问道。
老爷子突然消失,说什么微服私访去了。
“二哥,你问我,我哪知道?”
“你不是有老爷子的锦衣卫吗?”
“你也知道那是老爷子的锦衣卫,我只是个干活的。”
朱高燧身穿飞鱼服,不悦的说道。
这次老爷子突然变道。
也让他没有想到。
这下所有人都不知道老爷子去哪了。
“我说二哥,你好好的赚你钱不行吗?”
“关心这事干嘛?”
“我这不是怕老爷子出意外,那自己赚钱还有啥用?”
毕竟赚钱是为了太子的位置。
到时候万一老爷子出意外。
钱还没有赚够,不就是给太子做嫁衣吗?
“行了,再过几天老爷子差不多就回来了。”
“你还是快点赚钱吧,我还等着二哥你当太子呢。”
……
很快,朱棣便带着朱瞻基和朱瞻坦回到了应天府。
回到应天府的第一件事。
朱棣便召见了太子朱高炽。
御书房内。
朱棣坐在灵析木椅上。
下面则是朱高炽,朱瞻基和朱瞻坦三人。
“老大。”朱棣轻声道。
“儿臣在。”
“以前你不是老劝我要与民休息,施恩天下吗?”
“现在朕允了。”
听见这话的朱高炽愣了愣神。
有些呆住。
朱高炽第一时间还以为朱棣受到了什么刺激一样。
然而经过在三确定后。
他确定没有听错。
老爷子居然真的要与民休息。
闻言,朱高炽大喜。
“你先别急着高兴。”
“朕要你在明日早朝之前,拿出一套完整的治国方案。”
“能不能做到?”
朱高炽猛地点了点头。
“爹,您放心吧,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朱棣打算在明日早朝上。
改变大明的一些政策。
减免赋税,减轻徭役,迁民屯粮……
朱棣点了点头。
“嗯,明天我要看到你的奏折。”
“行了,你们下去吧。”
随即朱高炽便带着朱瞻基和朱瞻坦回到了东宫。
“瞻基,瞻坦,你爷爷这是怎么了?”
“你们这路上是遇见啥了?刺激这么大?”
朱瞻基微微摇了摇头。
“就看了看民生,这事还得多靠二弟。”
“瞻坦?”
随即朱瞻基便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
朱高炽将目光朝着朱瞻坦望去。
“行啊,儿子,能劝谏你爷爷!”
朱棣是啥性格他们都明白。
其他的事情还好。
但对于北伐这种事情。
朱棣是不会听任何人的劝谏。
一意孤行,就算是所有人都不同意。
都没用。
他是皇帝,他说了算。
朱高炽也没有想到。
出去了一趟,朱棣就如此大的变化。
事实上,朱棣的变化其实都来自日记里。
朱标的最后一句话。
……
次日早朝。
朱棣便宣布了意见朝野震惊的事情。
那就是削减军队,迁民屯田。
身为战争狂魔的朱棣。
居然会削减军队。
这事让文武百官都没有想到的。
并且朱棣还按照朱高炽给的方案。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减免赋税,卸甲归田,抚恤灾民……
……
一个月后。
【叮,连续些日记一千天,奖励穿越可带活物!且时间线扩展到唐朝!】
【穿越机会:1(可带活物)】
看着这条消息,朱瞻坦有些惊讶。
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奖励。
自己这个穿越能力。
一般情况下。
都是不允许带活的东西。
现在没有想到连活的东西都能带了。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带人。
这些天,朱瞻坦一共穿越了两次。
两次都是朱标。
现在又有了一次机会。
朱瞻坦还准备去看看朱标。
毕竟是大爷爷,至于朱元璋那边的话。
朱瞻坦准备下次再说。
……
洪武十五年。
奉天殿内。
朱元璋脸上刻印着沉重的黑眼圈。
手里的笔杆却并未停下。
马皇后病逝给朱元璋的打击太过庞大。
一时间让朱元璋几月都未能缓过来。
“皇上,您的身体要紧,休息一下吧!”
朱元璋身边的太监阿德劝谏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
“无碍,太子那边怎么样了?”
“咱听说太子每过十天,就会面见一个奇怪的人。”
“这个人的消息你们查到了吗?”
“回禀皇上,未曾,此人来无影去无踪。”
“根本查不到任何消息。”
闻言,朱元璋眉头紧蹙。
浑身上下开始散发一股杀气。
眉宇间,开始略带不悦。
这种不被自己掌控的东西。
必须清楚。
“时刻监视标儿的动静。”
“倘若此人敢伤害标儿,蛊惑标儿,就地格杀。”
“咱倒是要看看,什么人敢在咱眼皮子地下作乱。”
PS:求数据,求鲜花评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