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
电话响起,赵总编看到来电后,脸色严肃起来,按下接听键。
“小赵,作品的事情怎么样了?”听筒内传出来的声音相当威严。
赵总编深吸一口气,“领导,已经找到了。”
对方顿了顿,似乎有些诧异,“是哪个大家的?诗词还是歌赋?后天就是文化节,你可千万别找些滥竽充数的,在这个节骨眼给我捅娄子咯!”
赵总编连忙点头。
“这个我清楚,这个我清楚。”
“只是……只是作者的身份恐怕……”
“恐怕什么?”手机里反问一句后,传来爽朗的笑声,“工人不怕,农民也不怕,艺术文化本身就是大家的嘛,不是一定知识分子的才行!只要作品优秀,一切都没问题。他在哪里高就啊?”
赵总编咳嗽了一声,盯着不远处的校门,“国华高中。”
“哦,老师?”
“不,学生!”
电话里顿了顿,下一秒提高了几个音量。
“学生?”
赵总编连忙对着硬纸板照了张相,发送过去,“领导,我给你发过来了,您瞅瞅。”
“天才!”
“天才!”
“国华高中是吧,赶快去!”
“感谢领导支持。”
挂断电话后,赵总编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脸上有些激动,对周围人说道:“走,跟我去见老校长。”
既然能写出这篇骇世之作。
那在学校的名气肯定不小,与其大海捞针找人,还不如直接让校长找人,找到人的根本意义在于,第一要用于参加文化节评选,第二是询问这首诗是否本人创作,作品是一定要交上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总归是要通知作者。
赵总编带头走在前头,拿出了手机。
“老校长,我是赵新伟。”
“好久没见了,今天特意来跟你叙叙旧,喝喝茶。”
“……”
国华高中,校长办公室。
张国宏挂断电话,坐在皮质沙发上,砸吧着嘴自言自语,“赵新伟来干嘛?”
他实在是有些纳闷。
众所周知,赵新伟向来无利不起早,一般不会跟学校有什么来往,报社里的杂志也是更偏向于公司和企业,总之是那些有油水的地方。
来学校,顶多给他泡几杯茶。
哪怕张国宏作为国华高中的校长,他也不得不承认,国华高中和丰江县其他几所高中差距太大,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备环境等,都远远不如,倘若是纯粹报道,也是去其他学校,难道是来报忧不报喜?
“赵新伟是谁啊?”
一旁的女秘书突然问道。
“一个掉进钱眼里的人而已,名不副其实,说是个文化人,可做的都是赤裸裸的商人行径,真给文化人丢脸。”张国宏唾道。
听到这个评价,女秘书脸上也露出鄙夷之色。
“咳咳!”
“把我的龙井拿出来。”
“啊,拿龙井做什么?”
“招待客人啊!”
“哦哦哦!”
女秘书没有多问,转身离开时,眼里却是闪过一丝疑惑,心里纳闷老校长对一个商人犯得着用龙井交代吗?
要知道,那龙井价格离谱。
一两就要千块。
只有一小罐,老校长像对待宝贝儿似的,没事了擦着茶罐子,却是极少喝。
半小时后。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女秘书准备开门,坐在椅子上的老校长却先了一步,走到门跟前打开了门,看到外面的人后,本来挺严肃的一张脸,直接笑开了花,“赵总编,什么大风把你给吹过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看到这一幕,女秘书整个人傻眼了。
老校长对赵新伟的前后态度,令她有些没回过神来。
抬头一看,那赵新伟个子不高,穿着休闲装,保养极好,一张国字脸相当红润,压根就看不出此人有五十岁的年龄,对方背着手,带着笑容,十足的官架子以及气场,让她感到了一阵巨大的压迫感。
在他身后。
一行七八人,各个俊男美女。
一汪进来后,办公室显得有些拥挤。
“地方简陋,让你们看笑话了。”老校长客客气气地将人引进来,没有吩咐女秘书,转而是自己抓起了茶杯泡起茶来,每个杯子装的茶叶分量十足。
望着校长的恭敬态度,女秘书这才意识到,刚刚校长口中的俗人,分量究竟有多大。
“老校长,你还是这么客气。”
“想你想得急,来也没带什么东西,知道你爱喝茶,就专门带了些茶叶过来,金盆打水银盆装,见谅见谅。”
赵新伟拿出茶罐,放在桌上。
老校长错愕地打开一看,里面茶叶张张如洗,极其清香,好喝茶的他一时之间不由呆住了,“大……大红袍!”
“不愧是老校长。”
赵新伟赞叹,可是心里却在滴血。
当初花了大代价搞到的茶叶,现在有价无市,连打点领导都舍不得。
一旁的女秘书听到‘大红袍’三个字,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周围的编辑们也是向老校长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这一罐的大红袍,不亚于装了一罐的黄金。
“这这不好,这么贵重,不能接,不能接。”老校长将茶罐推了回去,连忙摇头。
“我的老哥,之前我太势利眼了,多有得罪,今天特意过来赔罪,你要是不接,是想让我负荆请罪吗?”赵新伟苦笑问道。
老校长一时愣住。
“那我可就接了。”
“必须接!”赵新伟斩钉截铁。
老校长苦笑一声,将茶罐收了过来,心里则是纳闷至极,之前看不起赵新伟归看不起,可赵新伟此人背景是真的特殊,一家红色家庭,影响力极大,若真要论话语权,在丰江县,除了领头那几个,其余谁的话都没有他好使。
否则,他也断然不可能拿大红袍来招待。
赵新伟不算坏人,但性格却是狂妄到没边。
现在却如此低声下气。
两人又唠了会儿家常,赵新伟终于说道:“老校长,这次来其实是想让你帮我一个忙的,一个小忙。”
“什么忙?”
赵新伟卖了个关子,拿出一张纸板,递给校长,问道:“老校长,您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老校长虽然不解赵新伟的用意,但还是戴起了眼镜,仔仔细细地观摩起上面的字体来,片刻后,道:“字体隽秀,是南宋瘦金体,书法极强,入入纸三分啊!”老校长盯着已经印在背面的墨水痕迹,眼神里发自内心的赞叹。
看老校长这般模样,赵新伟再次对这首诗起了兴趣。
他迟疑片刻,说道:“老校长,倒不是让你评字的,你帮我看看这首诗的价值到底如何?别看我是报社主编,实际上功力退步退得紧呢!你们经常浸淫书法诗歌,想必对这首诗的看法,比我要更深刻些。”
“过奖过奖。”
刚想卖个乖面子话,老校长却见对方情真意切,停了话,转而对秘书吩咐道:“小修,你去把语文老师都叫到会议室,咱们大家一起探讨,人家赵总编如此诚意,我们也要尽尽地主之谊。”
“好的,校长!”
女秘书离开后,老校长看向赵新伟,“那我们移步会议室?”
“走!”
赵新伟大悦,拉起了老校长的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