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十年网络歌手:开局得罪蘑菇屋 第16章 雅俗共赏(求鲜花,求评论)

第一部分的歌词演唱完,众人也只是觉着旋律不错。

可歌词所表达的意思,却让捉摸不透。

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听不懂的?

这让一大部分的观众被劝退,无法欣赏雅俗共赏。

而几个乐评人却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时,张风的演唱仍在继续。

“他们说~快写一首情歌雅俗共赏!”

“落笔传神还要容易传唱!”

“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

“就像我一直在找的姑娘!”

“快写一首情歌雅俗共赏!”

“打完字谜还要接着打榜!”

“如果胡同弄堂全都播放!”

“气韵里居然添了些孤芳自赏……”

…………

细心的这观众也发现了,他们虽然听不懂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但这首雅俗共赏全程都在押韵。

结尾全是ang的音,还能做到歌词通顺。

这就让听得懂的观众心里对这首歌有了极高的评价。

现在观众泾渭分明,一波听的太懵逼,一波完全沉醉在雅俗共赏里。

中场结束,雅俗共赏也来到了他的高潮部分。

“谁的故事有营养!”

“大俗或大雅的都在理直气壮!”

“撒狗血或白雪的现场!”

“都邀我观赏!”

“还真是大方……”

…………

“有没有一种生活雅俗共赏!”

“情节起伏跌宕让人向往!”

“满纸荒唐中窥见满脸沧桑!”

“触到神经就要懂得鼓掌~”

“别说一不在乎二没期望~”

“太超脱~中枪中奖感觉会一样!”

整首歌演唱完毕,张风朝着众人鞠了一躬。

刘焕拿起话筒,准备进行点评。

“雅俗共赏,这首歌取的是好名字。”

“这首歌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一流的。”

“我想现场还有些观众没太听懂这首歌是什么意思,对吧。”

刘焕靠着特质的椅子,转过身看向观众。

他们有的正满眼蒙的状态,希望此时有人能来给他解惑。

见此,刘焕也转过身去,再次面对张风。

“这位选手,你的旋律,唱功都是无可挑剔的。”

“你不如给我们解释一下,雅俗共赏这首歌是什么意思吧。”

刘焕的话,也让直播间的观众不停的发送弹幕。

他们有的人是真的没听懂,即便是直播间内有懂哥给他们解释。

但还是听不懂,不如让他们听听正主是怎么解释的。

“快点快点,我一直感觉这首歌不简单,但我又get不到那个点,就很难受。”

“是啊,一知半解的状态真的太折磨人了,很想知道雅俗共赏到底是什的意思。”

“你们啊,想的太多了,雅俗共赏就是字面意思!”

“对啊,你们不要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放屁,这首歌的歌词让人晦涩难懂,岂是那么简单的,不过是你们这些人听不懂罢了!”

“就是,不要在这不懂装懂!”

张风此时点了点头,为在场众人解释何为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这四个字出自明代的孙仁孺先生的《东郭记·绵驹》。”

“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

“形容某些文学作品即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的人都能欣赏。”

“我的灵感来自于前几天吵的沸沸扬扬的那首水手公园。”

张风说到这个事情,在场的众人也都反应过来。

联系歌名,他们或多或少的又懂了一些。

“一首真正的音乐,没有高下之分。”

“每个人都能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感悟,没有必要去计较什么。”

“音乐太雅,又有谁能静音聆听,太俗却没有营养落得俗套。”

“到最后落得孤芳自赏,但也足够了。”

“不需要相互敌视,俗的无畏,雅的轻狂。”

“这些都没有意义,做自己即可。”

“当然,这是我对雅俗共赏的理解,现在听我演唱这首歌的人很多。”

“他们有他们的理解,任何一种理解,对于雅俗共赏来说都是对的。”

“这首歌没有标准答案,任何答案都是能对标雅俗共赏。”

当张风放下话筒后,场内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说的太好了,这让那些还没理解透的观众们也不在想去刨根问底,他们现在这样就够了。

他们听懂了他们现在理解的雅俗共赏,这就够了。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新的理解,那就让时间给出答案了。

后台,导演看着手下人递过来的热度表。

随意的看了一眼,便还给了手下的人。

可他的内心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一千多万人的热度啊,这比上一期还要高出三百多万!

他力排众议,让张风做大轴登场这个选择太明智了!

很快,张风便回到了他的房间,等待着公布结果。

虽然雅俗共赏让有的观众还不能理解,但他也说了,任何答案都可以对标。

他也相信这首歌,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淘汰?不存在的,他的晋级之路是一定的。

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位踢馆歌手和复活赛选手的表演。

在复活赛选手表演完了后,踢馆者选择了山庄黄叽作为对手进行PK。

也是带来一首高难度,极为考验唱腔的歌曲。

张风听完后,也是给了很高的评价,不比山庄黄叽的差多少。

但能否晋级,就看现场观众如何选择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十年网络歌手:开局得罪蘑菇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