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猛地站起身。
虫鸟篆字刻于正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到宋末、元朝年间销声匿迹。
朱元璋也曾派遣他最信任的徐达深入漠北,对已经远遁的元朝残余势力穷追猛打。
其实那时元朝剩下的那一点势力对大明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了,就利益而言,得不偿失。
当时也有人劝朱元璋百姓陷入战乱多年,应当休养生息为重。
可朱元璋主要目的便是寻找传国玉玺!可惜最后徐达无功而返。
兜兜转转倒是反倒是落入了常遇春手中。
而这个大老粗根本没认出来,只拿去给自家闺女当个玩意儿玩。
又被常太子妃垂危前放进朱允熥的襁褓中。
朱允熥的前十四年,系统就跟死了一样待在玉玺里。
到朱元璋要册封太孙的前一晚才绑定他。
由不得朱元璋不激动,传国玉玺的遗失,多少人暗地里叫他做白板皇帝。
黄子澄见朱元璋情绪激动,连忙质疑道:“三皇孙说是传国玉玺就是吗?自秦汉以来多少假玉玺出现,怎么证明你手中的不是伪造的!”
朱元璋被这一打断也回过神来。
“不错,你说是传国玉玺,有何证据?”
“传国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上纽交五龙,乃是和氏璧镌刻。这世上,和氏璧可就仅有一块,皇爷爷过后大可请人一辨真伪。”
“不对。”黄子澄道,“王莽谋朝篡位只是皇帝年幼,玉玺由太后掌管,安阳侯王舜逼迫太后交出玉玺时,太后说‘欲与此玺俱葬’,三皇孙手中这个没有缺角!这是假的!这是伪造!”
朱允熥不为所动,甚至为黄子澄的执着有些想笑,有点想起来自己那群死脑筋的臣子,口中的话确实刻薄极了:“怪不得你会从状元变成探花。”
这是黄子澄一生之痛,黄子澄是洪武十七年的乡试第二名,次年会试考中进士第一名。
然后殿试的时候太过紧张,以至于朱元璋问他年龄他说三十四岁,再问他哪年出生的,他就答不上来了。
朱元璋觉得他心理素质太差,不堪大用,由此本该是状元被点成了探花。
不过他是万万不敢怨恨皇上的,自从皇上让他做了东宫的太常寺卿,便巴结着朱允炆这条通天路。
到太子死后,他更是觉得机会来了。
可皇上爱极太子,他不能表现出分毫喜悦,只是更加尽心竭力的为二皇孙筹谋。
眼看大势已成,三皇孙却跳出来做拦路虎,这他怎么能忍。
众人眼见三皇孙一句话就将黄子澄气的脸色涨红。
“好吧好吧,消消气,你要是气死了多难听。”
朱允熥说着消消气,说出来的话却比谁都气人。
“谁来给他背背汉书·元后传是怎么写的?”
无人敢应。
最后还是朱元璋给翰林院示意,方才有人回话。
“这……”
“臣在。”
“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
“这里面可有一个字说传国玉玺被摔破留下瑕痕?”
“并无。”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玉玺是真的,又如何?朕还活生生站在这里呢,岂是你拿一个不辨真伪的信物能动摇的。”
朱元璋语重深长的对朱允熥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对不听话孙子的谆谆教诲。
“皇爷爷真的有那么不在乎吗?”
“如果皇爷爷真的不在乎的话,如今已经叫锦衣卫将我拿下了吧?”
玉玺不过四寸,巴掌大的玩意儿,他贴身佩戴十四年,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
朱允熥将玉玺拎着手中随意晃了晃。
引得朱元璋和朝臣一阵惊慌,生怕他手下不稳,真的将玉玺摔到地上。
朱元璋心里远没有脸上表现的镇定自若。
他想要玉玺吗?
当然想。
朱允熥抬头看向御座上的老人:“昔日皇爷爷亲自立下规矩嫡长子继承制,惟嫡子嫡孙方可继承大统。我大哥去世以后,他虽然勉强算是长子,但到底是吕氏妾时子。即使吕氏后来被扶正,也到底不过一个伪嫡庶子。”
黄子澄再次开口插话道:“太子妃是皇上亲自下旨册封,名正言顺是三皇孙母亲,您这般直呼姓名,乃是不孝。”
“母亲?我母亲是开平王嫡长女,我外公配享太庙,吕氏?吕氏是个什么东西?”
朱允熥一席话算是把朱允炆的面子扯下来放地上丢,一时间脸色气的涨红:“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三弟自幼养在深宫,却一身草莽气息!本宫不堪为伍。”
ps:求收藏求鲜花求各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