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说三天就三天。
朱允熥自认干得出谋朝篡位的事,也算不上什么正当行径。
但也还不至于骗一个七岁的孩子。
当然他特意引导不算。
瞧,只是宽宏大量的容忍朱允炆装疯卖傻赖在东宫不走。
既收服了两个兄弟的心。
又彰显了自己仁心。
还让老朱暗中吃了个憋。
最是无情帝王家,宫里的小孩子如果不得宠爱,就会早早学会察言观色为自己打算。
他自己也是这样,所以朱允熞的表现在他预估范围内。
当时送苏成过去不过是留一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在老朱身边派上用场。
没想到朱允熞没直接求见他,而是选择了朱元璋。
不知道他第一选择是朱元璋,是因为他觉得他不喜欢他们也不会管他们。
还是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野心在。
无所谓,朕会出手。
就算老朱真的想练两个新的小号。
年纪太小了,朱允熥也实在没办法把他们当对手。
老老实实做皇兄施恩的工具人不好吗,虽然无权,但可以荣华富贵一生。
“精忠。”
“臣在。”
“你说……”
朱允熥顿了一下。
“罢了,你让人去催,两天之内务必启程,只许带三两件换洗的布衣,吕氏思儿心切,施恩特许她一并前去,赐封静心师太,静思己心。”
“以后就别回来了。”
“遵旨。”
真不知道吕氏那个脑子怎么想的。
朱允炆都废了还不知道笼络两个小儿子,封王以后将她接到家里做老封君不好吗。
想到之前暗卫送来的调查结果。
他娘的早逝,只能说是各方的不作为。
不然他娘身为将门虎女,自幼身体就好,怎么可能生第二个孩子就撑不住了。
吕氏在其中也不过是起了一个催化作用而已。
“来年年头挑个不打眼的日子,安排她病逝吧。”
“是。”
————————————
沐英的葬礼在两代帝王默契的不搞事的情况下办的十分顺利且隆重。
太上皇亲自出席更是打破了坊间对太上皇已经被新皇暗地杀害的传闻。
朱元璋没有任何搞事意图,让人盯着沐春的人也说老朱没联系沐春。
让朱允熥还有点意外。
葬礼一结束,沐春马上面见朱允熥,以‘云南事大’为由,请旨离京。
兵仗局近几日昼夜不停的赶工,在朱职守毫不吝啬的加工钱鼓励下。
总算在出发之前做出了一批有所改进的火箭炮。
朱职守以副将的身份随沐春率军征讨缅甸。
宁林就是在朱允熥在城墙上目送朱职守离开的时候,跟朱允熥说起登基大典的事情。
“礼部已经呈上来的吉日和国号,还有追封事宜。”
“陛下近日选好就命礼部开始准备了。”
宁林说的轻巧。
只字不提自己那日到礼部以后是怎么被顾左右而言他。
又是怎么被礼部和钦天监推三阻四气的当场发飙。
他只把最后的成果奉上,由陛下裁决。
朱允熥可有可无的点点头。
他对登基的日期不是很在意。
或者说,他对钦天监那套就不是很重视。
有系统在,无论哪天都会风和日丽。
朱允熥转头提起朱樉和朱棣那边的事情:“二叔和四叔他们速度也太慢了。”
“犹犹豫豫扭扭捏捏。”
“毕竟陛下明旨下发,无诏起兵视作忤逆,违令者斩,也不是所有藩王都想参合进来。”
死士向来喜陛下之所喜,厌陛下之所厌。
朱允熥从隐藏自己对朱棣的厌恶。
宁林言语间也就自带恶感:“比如臣所知蜀王等几位藩王称病不出,燕王气到在家摔茶杯呢。”
“兵部将四川军的前因后果整理成文书,快马加鞭下发到各地方守军处。”
“就算底层士兵也是有脑子的,要掂量掂量一家老小。”
朱元璋搞得黄册那一套,虽然死板教条,把人都规定在固定的地方框死了。
可不得不说,这个时候也是有些用处的。
比如军户,一人参与进谋逆之事全家遭殃。
这可不是有些人不成亲不生子就可以的。
明朝律法里面规定军户必须在规定年纪成亲生子。
在他们还不知道的时候,四川军就被常升当机立断的镇压,本就是一种震慑。
两年劳役,一个国公人头落地。
上头皇位做的是谁,只要能准时发军饷,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时代劳役可是要死人的。
朱允熥思量了一番,勾着嘴角:“那就去给他们添把火,朕都等不及了。”
ps:求鲜花求收藏求评价票求各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