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叶松讲得正激动时,一道犀利的目光从旁边射出,而也正当叶松察觉到那道目光的瞬间,它就消失不见了。
叶松此时这才发现身边已经多了好多人了,这些也都是路过此地被叶松吸引来的,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从其他帐里被叫来的。
而且人还在不断地增加,叶松也没有说什么,让这些起义军们多了解一些对他们也有极大的好处。
可惜周围的人听着叶松的话都入迷了,如果回过头就能看见。
身后站着的正是军中极为勇猛的徐达副将。
原本徐达只是经过,突然听到了叶松对于蒙古人要完的言论。
他不禁冷哼,自己征战这么多年都不敢这么说,他一个黄毛小子也敢口出狂言?
内心直言,不是我徐达看扁他,如果让他穿戴上盔甲,他可能连矛都拿不动。
这肯定又是哪来个书读多了的呆子想要指点江山。
战争可不是那些废纸上点的几个墨点,战场是生死一念的地狱,可不是让他玩笑的地方。
徐达还在想着等会儿弄清楚他是哪个营的,到时候转进自己营下。
“教教”他什么才是真正的战场,什么人才可以议论战局。
结果却大大出乎了徐达的意料!
“机动性”!!!
徐达研究蒙古骑兵这么多年,在每一个彻夜难眠的暮色里苦心钻研才得出的结论。
想不到竟然和眼前这个不知名的小子不谋而合。
这可是徐达亲身经历的研究多少个日夜的总结。
可眼前这个人才多大啊,竟然能对此做出如此精准的评价!
徐达早没有了刚开始的蔑视,安静地等待着叶松说完。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蒙古军队的武器也比南宋更先进。
他们天才地发明了当时最为可怕的弓。
其射程可达三百米,无论多厚的铠甲都难以抵挡。
只有最精锐的南宋军队装备的神臂弓才能与之相比。
但战争中,武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作战的士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听到这里,一旁一直的沉默的徐达眼睛里突然泛起光亮,好像发现了很不一样的东西。
这些话在一众小将领里掀不起什么太大的浪花,但在徐达心中却翻起来惊涛骇浪。
徐达是谁?他可是被朱元璋倚之为“万里长城”,后世亦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
他深深地明白治兵之道,早在先前他就看清了这一点。
可是这些从叶松口中说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才多大,洞察力竟能如此优秀。
想到这里徐达脑中突然蹦出一个疯狂的想法,如果收他为徒如何?
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将叶松带在身边,凭自己一身治军经略,将来这孩子一定绝世!
随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徐达看向朱昭阳的眼神火热起来。
“我要收这孩子为徒。”
“不,我要收这孩子为义子!”
徐达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久久不能忘怀。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叶松给众人科普了蒙古军的发展巅峰在到衰落。
最后发出振聋发聩的结论
“元朝灭亡,天下一统!”
众人都惊呆了,纵使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纵使起义形式严峻,纵使元朝衰落了!
但是,它还在,这个统治了他们百余年的国家机器还在运转。
几乎踏遍整个大陆的铁蹄在他们心中留下来深刻的阴影,那份恐惧还留存在他们心头上紧紧盘旋。
人们默契地避开这个令人窒息的东西,然而就在今天,一个文弱的书生将它拿了出来。
不仅将它拿出来了,还将它放在拿在手上堂而皇之地议论。
他是凭借着的是什么勇气,如果让他披上盔甲他能跑多远,他能杀死几个骑兵?
但是他能面对众人说出这种话,顿时,有人看向叶松的眼神中多出了一份敬佩。
整个帐内安静极了,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所有人都在好奇这个年轻人心中在想着什么。
叶松内心可是后悔极了,恨不得将能用上的词给自己骂一遍了:
“真该死,装什么逼?抽什么风。
原本只需要安安静静地等到战争结束,找个赚钱的买卖好好地发一笔大财。
赚够一辈子荣华富贵。
现在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叶松真的欲哭无泪,如果被朱元璋知道了自己怎么办!
“那叶先生……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旁边的一位姓王的千户像是听见了叶松的心声故意跟他作对,接着问他。
也许是因为医生当久了,每次面对这种期待的眼神都不忍辜负。
原本不想接着讲下去的叶松做出了让步。
“我先说好,这算是我们大家的闲聊,今天讲的话不可以外传。”
众人只当是小事,都痛快答应了。
叶松调整一下姿势,将位置调整到了最佳。
一看到战士们开心的笑容,就全然忘了先前的担忧,精神抖擞地讲起来了:
“那我要先给你们讲讲什么是兵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