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饭,江晚舟去了大哥大嫂家,跟大哥大嫂提起了老爹江大山过大寿的事情,还有三天就是老爹江大山60大寿了。江晚舟想明天去城里,买买初八做席的各种菜和配料,亲自掌勺,给大家做一桌。然后请县里的梨园戏班子,唱两一大戏。前世的时候,这个戏班子,参加央视春节目,可谓是一戏成名,请唱的都得排队。
80到90年代,农村的娱乐节目不多,即便是有电影下乡,翻来覆去的,也就那么几个片子。
像《地雷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地道战》等,尽管大人小孩都可以讲述故事梗概,也还是乐此不疲。
看电影算作是大节目了,每当放电影的时候,几里外的人们都是乐颠颠的来看电影。
但美中不足的是一年中,也就那么几次,根本无法满足80年代到90年代人们的精神需求。
除此外,还有唱京东大鼓和说书的,也算是大节目了。多是外地来的,讨口饭吃!给他们一个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的都不为过,在那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
一村有唱京东大鼓和说书的,附近乡邻的两三个村子乡邻都会赶来,哪怕是黑咕隆咚的晚上,也愿意来凑个热闹。
一到夜晚,乡间路上熙熙攘攘的都是人,都是戏迷,或是书迷。
说书是一个传统的节目,有大鼓评书,一个人左手拿了两块半圆的铜板子,叮叮当当地敲击着,声音也是挺悦耳的。
尽管都是一些耳闻能详的段子,人们依旧乐此不倦。像《大明英烈》、《杨家将》、《七侠五义》,之类的,凡是上了岁数的,都能够扯上那么几段。
人们的记忆里,听到的最多的是单老师的《白眉大侠》,《乱世枭雄》还有刘老师的《杨家将》和《岳飞传》。
书里面说的人物,多是长得俊的,美的,说到了人丑,那就是奇丑无比,凶神恶煞的。
看到的和听到的,入了迷,都会一起被带入到故事里,说到了杨六郎大坏臣潘仁美陷害,便会唏嘘短叹。说到了锦毛鼠白玉堂死在铜网阵里,被乱箭射死,都会义愤填膺。诸如这般的故事情节,不管男女老少总是要在底下说一番的。
有的时候,为了吸引人,让故事情节更为吸引人,这些人也会加些自己元素,人们也会哄堂大笑,最是开心了。
孩子们都是不在乎什么节目,多是喜欢热闹,打打闹闹、哄哄笑笑一场。但是,这样的热闹也是很短的,多的也就是十天半个月,少的则是五六天而已。
还都是家家用麦子,供养说书人,算是那说评书唱大鼓的口粮。有的不愿意给麦子的,也就分摊下钱。
大家都是过苦日子,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自然不能长久。对于村里人来说,这便是难得的娱乐了。
相对于说评书等节目,人们还是喜欢看大戏。也像是说评书一样,大队牵头,家家凑麦子,招待戏班子。
多是上面省里或者市里里派下来的戏班子,连续七八天,算是空前的热闹事儿。
到了近几年,县城有了自己的戏班子,那就是梨园戏班子了。
班头王平,五十多岁,是原来的省里戏剧团科班武生出身,一身的真功夫。他的戏班子算最早自负盈亏的,不仅没亏了,还火了起来。
现在年龄大了,就是教徒弟,也很少出场了。
戏班子里最是受到欢迎的,还是他的师妹唐梅,二十来岁,一亮相,咿咿呀呀地唱上几句,就会使得场子热烈起来,迎来掌声不绝。人年轻,长得也好看,扮相也好,更有得一副好嗓子,可是十里八乡的名角儿了。
当然献殷勤追求的年轻小伙子也不少。送个鲜花或水果之类的,也是常见的事儿。
第二天,江晚舟早早起来做好饭,自己吃了一口,去支书家里借了自行车,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去了县城。跟着前世的记忆来到梨园班子。巧了,今儿没演出,王班主在剧团。
“是王班主吗?”
“我是,你是?”
“我江家屯的,是这样的,初八天是我家老爷子60大寿,想请咱戏班子过去,唱一天大戏。”
“行,没问题,大后天就是初八,一天。正好也排开!不过价钱是一天200,你得先给100块钱定金。”
“这样吧王班主,一天,我管一天饭,200块钱我现在一次给你结清,明天下午就让人搭戏台。”
“小伙子,就冲你这爽快劲儿,事儿我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看着钱,江晚舟有点肉疼,但给老爹过大寿值得。
江晚舟跟刘班主说道:“明天你们直接去江家屯,我叫江晚舟!到了屯里一问就知道!”
“没问题小伙子!”
江晚舟也没多聊,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直奔菜市场。到了菜市场,轻车熟路,西红柿,鸡蛋,猪肉,茄子,豆芽,蒜薹,茄子,芹菜,花生豆什么的,还有调味品各买了些,零零碎碎花了100,雇了个牛车,跟着自己一起回江家屯。
这王班主也上了心了,第二天下午1点多就带着十几个人开始紧锣密鼓搭建戏台子,村里嘛,木材还是很多的,没有用多久,就出来了一个结实的戏台子,随时拆随时走的那种。而江家老爷子过60大寿请大家看大戏的事情也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
江晚舟也跟王班主敲定好了戏曲节目,初八上午是《包公铡美案》,下午是《狸猫换太子》,晚上是《卷席筒》晚上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经典戏曲。
“又不知道这个二流子从哪儿搞了几个钱,就在村里臭显摆起来了!”
“你要是有钱,家里过大寿,你也可以臭显摆啊!”
“我要是有钱了,请他唱个五六天!”
江晚舟充耳不闻,搭建戏台的时候也搭把手。
吃完饭的时候,大哥大嫂还有大姐都来了。
“你说你这孩子,请戏班子也不跟家里说,得花多少钱?手里有钱了,那经得起折腾?你娶南宫雨过门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净花冤枉钱。”老爹江大山说道。
“没多少钱爹,请的是咱县城的戏班子,一天而已,钱已经付过了!”
“钱已经付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请戏班子的钱,我跟你爹还有你大哥大姐商量了下,把钱给你,你也别嫌多也别嫌少。”老娘接话道。
“娘,这哪行,我不要。你留着吧!”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就一桌酒席一天大戏嘛,才几个钱,传出去让人说当儿子的连给自己爹过大寿的钱都没有,让人笑话。”
“娘,给出去的钱是要不回来的。”大嫂刘素素说道。
“你们啊,都是败家玩意儿!”
老爹江大山见都定局了,也不再说啥,而直接道:“你们大哥老丈人和你大姐夫也来,咱就两桌,不铺张浪费,叫上你们大婶,大姑,就自己家人,吃个饭,说说话就行了。”
“爹,你放心,我们心里有数,初八那天我来掌勺!”不过就在这时三弟朱刚提了新意见。
“戏班子怎么吃饭?晚上让他们睡哪儿?”
“直接请村里红事儿李大厨来就行,他们锅碗瓢盆也齐全,晚上睡学校里,学生也都放着暑假。事儿后给他们赛50块钱。”
“行,就这么定了,我去跟支书说一声。”
初八这天一大早,大哥大嫂等弟弟弟妹就过来帮忙准备过寿酒席了。
“你们给我打下手,我炒菜就行!”江晚舟拿围裙系好,对挤在厨房的大嫂们说道。
江晚舟亲自掌勺,做了红烧肉,红烧鱼,凉拌护心肉,盐水大虾,京酱肉丝,老醋花生等,满满两桌。男的一桌,孩子和女人一桌。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家长里短,热热闹闹的。
吃过中午饭,乡里乡亲的,一个个搬着自家的小板凳,边走边笑着向戏台子方向走去。
而一些卖瓜子、水果以及各种零食的小商小贩,也是听闻有唱大戏的,也赶来凑热闹,几乎挤满了整个路口。
戏台子搭建在了江家屯奶奶庙旁边,空地上挤满了人群。
甚至,远处看不到戏台子的人,都爬上了老槐树上,还有的在自个儿家房顶上。
而江晚舟早早的在戏台子前为老爹老娘占了一个好位置。
虽然说是江晚舟给老爹过寿请的戏班子,但是不主动去占,其实也占不了什么好位置的。
不过乡里乡亲的也都明事理儿,知道戏班子是人江晚舟为老爹过寿请的,所以在江晚舟给老爹和老娘占据戏台子前最好的位置的时,大家也主动将位置让出来,谁也都啥意见。
这不废话吗?
人家花钱为自己请来的戏班子,你们免费看、免费听就行了。要是还有别的意见,那就实在是有点不懂话儿了。
两点整,锣鼓开场,好戏登场,《包公铡美案》!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她状告当朝驸马郎,他杀妻灭子良心丧,逼死韩琪在庙堂,将状纸押至在了某的大堂上,驸马爷近前看端详,秦香莲状告当朝驸马郎,楞个哩个楞个哩个……”
《铡美案》是我国戏曲的传统剧目,讲述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10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秦香莲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